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历程、重大成就及经验启示

2021-12-02

滨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宋 佳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山东 东营 257500)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演绎了一部百年思想探索史。在百年的传播实践中,党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使一种原属西方的学说和思潮,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笔者对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作简要梳理,总结其主要成就,探寻其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百年历程

清朝末期,马克思主义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传入中国。十月革命之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和理论开始了自觉传播,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阶段。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了曲折而又辉煌的百年传播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

1.建党初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主体的转变,从全国范围内不同组织的传播转变为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力量进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上升到组织行为,主要特点是传播力量小,传播经验不足,但传播意识明确,传播成果初显。

一是开始自觉成立翻译出版和宣传机构。1921年9月,党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出版发行机构“人民出版社”,制定了出版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共产主义丛书等一系列计划。1923年11月,成立上海书店,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阶级斗争》等著作成为传播的主要内容。

二是通过国内外两个渠道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选派留学生赴俄取经,大批党的干部和学生被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革命及理论宣传骨干;在国内,国共合办上海大学,并在黄埔军校课堂上开设马克思主义的课程,有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由此,马克思主义的翻译、研究、传播工作由公开转到地下。马克思主义进入传播史上最困难的时期。

2.土地革命时期这一阶段,系统的传播机制逐渐建立。一是克服根据地内艰苦的传播条件,用石印、油印、手刻等最原始的方法印刷相关革命著作。二是进步的出版社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国统区与敌占区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华兴书局、北方人民出版社等机构为躲过国民党的书报检查,出版了很多伪装书,以特殊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华岗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二个中文译本。马克思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完整三卷本在中国翻译问世。

3.延安时期这一时期全面抗战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伴随着危险和艰辛,但抗日战场、解放战争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传播主要分党内、革命根据地内和党外、国统区、日伪区内两条战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上升期。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研究机构。1938年5月5日,党中央成立马列学院,分设培训部、翻译部。在国外,在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中国部,李立三、陈昌浩、谢维真等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传播。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突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结合,创作了《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等重要文献,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内容。

总之,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传播逐渐实现了量的扩张、质的转变、方式的创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和平环境,全党逐渐进入系统的理论学习阶段。1951年5月,党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2]。一是开始系统地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成立中央编译局,比较系统地大规模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等著作及经典著作单行本、选编本等。二是开始逐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1951年,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明确要求,并通过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并于1956年正式成立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三是传播媒体的基本矩阵开始建立。以党报为主体的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通讯社与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电台网[3]等重要的传播媒体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体阵地,并举办各类系列专题讲座进行宣讲。

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在认识上的某些错误,马克思主义传播出现了教条化、片面化、僵化。[4]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非正常状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马列主义著作、毛主席语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传播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更为有利的阶段,但也在破除阻碍改革开放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传播工作有了新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主要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本,将马列著作翻译成蒙、藏、维、哈、朝等多种民族文字,并成立了盲文出版社,出版盲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90年底,新版《列宁全集》第二版60卷全部编译出版。2009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列宁专题文集》5卷本两部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二是系统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2004年,我国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研究工作,通过编译经典作家文集、编写教材、出版著作、发表论文、召开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集中力量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点著作的译文和注释。

三是主流传播媒体充分发挥了作用。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经典书籍等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并探索向新媒体的样态转变。

四是组织传播逐渐走向成熟。党代会、党政干部培训、专题教育活动、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等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运用。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育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又跃上了新台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相继问世。马克思主义在党的传播下,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也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向新时代。一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央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体制机制。2018年,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举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要求,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二是传播方式更加丰富。《马克思靠谱》《马克思是对的》《社会主义“有点潮”》等各类通俗理论节目纷纷涌现;《红海行动》《潜伏》《我和我的祖国》《建军大业》等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浸润着大众的价值观;党充分正视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基础产生的变化,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全面创新,大众化传播软件、平台、交互工具、网站,抢占传播阵地。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类学习网站及平台、适应融媒体环境的“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各类学习软件、微信公众号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进入新时代,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坚持正面宣传、多渠道宣传、强力宣传,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影响力大,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全新阶段。

二、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就

历经百年,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命运和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想,推动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封建王朝末期,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救亡图存成为炎黄子孙之责任。国内先进知识分子曾寄希望于通过和平方式对中国进行改造,认为暴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内现状,“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而且毫无效力”[5]。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要想改变中国被欺压的状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破旧的社会秩序。积极的革命态度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诞生,不再选择避让妥协,主动投身到阶级斗争当中去。[6]之后的几十年,党一直将“阶级斗争”牢牢铭记于心,中国的革命进程与发展最终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发生了划时代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面临富起来、强起来的重大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理论品质指导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找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道路,成功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诞生,指引中国直面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变革。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仍然在中国高高飘扬,马克思主义将继续引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百年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学说和思潮,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被赋予了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理论应运而生。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实现了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理所当然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样本。陈曙光指出,绕开中国样本,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只能游走于世界学术的边缘地带。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主体和主干。[7]

三、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百年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大众化和分层化相结合的传播模式

受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首要问题。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要成为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的思想武器,必须实现大众化。面对新时代理论传播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讲话时着重指出了大众化的问题,必须讲求传播阶层和受众的广泛性。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受众也在不断发生分化,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个性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不同群体对理论的期待、理解、需求有很大差异。正源于此,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明确受众分层特征,认真分析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树立分众传播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众化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基层群众、党员领导干部、青年学生、高级知识分子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进行了差异化传播,成功地将大众化和分层化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理论性和通俗化相结合的传播内容

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学术形态及理论框架,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都通过原汁原味学原文、加强经典著作翻译出版发行、进行学术研讨等形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高高在上的精神权威,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8]467-468党在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百年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理论话语、政治话语向群众话语的转变,以符合人民群众思维方式的形式,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通过翻译编辑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探索常识政治的传播话语、对先进典型进行通俗叙事,发挥大众文化的艺术鉴赏效应等方式,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形象化的阐释,使人们发乎情止乎礼,获得文化熏陶与精神洗礼,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三)坚持包容差异和正视挑战相结合的传播方向

党和国家虽然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特殊历史时期,但百年传播至今,党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塑造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宽松氛围,通过搭建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构建了有利于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沟通交流的机制,使各种利益诉求得以表达,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型研究,以新的问题和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和解释。社会思潮是关系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党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同时,斗争仍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地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斗争中发展和传播的。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生命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真理愈辩愈明,党通过积极批判和抵御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中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坚持研究和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传播路径

理论传播的最终归宿是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社会热点难点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回应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建设成为时代主题时,在“把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还是迅速转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选择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文化大革命”后,在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选择上,党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的再认识,通过“真理标准讨论”,改革扬帆起航。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坚持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党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深入人心。进入新世纪,在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上,党通过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今天,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发展又一次作了科学回答。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部伟大的思想探索史,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更是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未来,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传播下熠熠生辉,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学习中心组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