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百年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辉煌历程与基本逻辑

2021-12-02戴业强

滨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 春,戴业强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滨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202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比上年净增132万名,另外还有1899.2万名入党申请人、902.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68.1万个,比上年净增7.1万个,增幅为1.5%。[1]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第一大党呢?习近平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2]5-3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其初心和使命?我们认为,要理解这一点,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码“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

习近平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在多个场合多次论及这一问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考察北大时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171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曾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4]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70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深刻认识、理解并且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才能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到哪里去”。进而,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地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从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来:带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近代历史中诞生

习近平指出:“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3]169-170甲午战争后特别是庚子事变后,中国更是陷入空前的亡国灭种危机。与此同时,面对危如累卵的民族和时代危机,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为了救亡图存、奋发图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对国家的前途和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早期开明人士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大力引介西方知识,开始改变人们对西方的认知。自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开矿山、修铁路、编练新陆军、创建海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甲午战后兴起的维新思潮和维新运动,主张通过效法日俄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动中国由“器物革新”向“制度革新”转变。庚子事变后,清廷主动开启新政和立宪改革,试图挽救王朝灭亡危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君主专制旧制度,效法英美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试图通过彻底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使中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一些爱国人士也提出或践行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以上所有这些变革和探索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或流产或碰壁,既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更没有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因而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虽然如此,仁人志士的不屈精神和探索精神激励了后来者。在新文化运动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一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全新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新的一页。

(二)中国共产党从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主要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初步显示了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我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与此同时也开始发动农民参与革命斗争。1923年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暂时进入低潮,中国共产党积极联合中国国民党开展革命斗争。1924年1月,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初创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大革命洪流。1926年7月,国共合作后建立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但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进行所谓的“清共”“分共”,国共合作因此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打破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身陷苦难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但党内“左”倾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及时解决组织和军事上的“左”倾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把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结束了十年内战的局面。在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促成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并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改,使农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领导了长达三年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解放战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基本的前提。

(三)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向新辉煌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进行了以下工作: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反运动,基本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使人民政权拥有了相应的经济基础;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进一步巩固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初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自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走上了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到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并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主要标志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以此为基础确立的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之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出现了严重困难。之后虽然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但由于“左”的错误没有得到彻底纠正,自1966年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的挫折和损失,使全国人民艰苦创建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拉大了同一些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5]752

但是整个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依靠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依靠全党同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际环境逐步改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以及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等不利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全面开启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勇于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过程中诞生、发展、壮大,不断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未发生改变,从未动摇。

二、中国共产党从世界近代历史中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日益融入世界

费孝通先生在21世纪初提出“问题的全球化”[6]8,周有光先生强调:“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7]28。他们都强调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势来审视中国发生的事件或变迁。从这一点出发,不难发现,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中国自近代以来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切变化和事件无不带有世界性色彩,当然也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因此,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任何事件、任何变化都应将其放在世界视野下来进行考察。对 “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这一问题也应作如是观。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于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现代政党是世界进入工业化、现代化时代之后才产生的历史现象。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政党,对其产生首先应置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

有学者认为,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巨变,它使“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8]1-4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各个民族或国家基本处于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15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爆炸、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所提供的的客观要素,现代化不能不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张性质”[9]2,世界各国因此相互牵引着进入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之中,人类也由此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激烈竞争、工业化迅猛展开的时候,清王朝统治者的愚昧使中华民族长时间沉醉于农耕文明的旧梦中,而对世界发生的巨变反应极其迟钝,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西方强行拉上现代化列车的。因此,中国显然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国家。

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现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致力于“自强、求富”的近代工业化运动——洋务运动开启的。洋务运动大力办洋务、采西学,制造厂局、新式海军、外交机构、新式学堂、翻译馆、铁路、工矿企业等新事业陆续兴办并卓有成效。洋务企业中成百上千雇佣工人体现了近代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在洋务企业出现之后,才有数量意义上的整整一代产业工人的产生。[10]112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据统计,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新设厂矿379家,平均每年63家,新投资本8580万元,平均每年1430万元,年平均设厂数和投资额均比此前19年间增长一倍以上。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16%增至1920年的22%[11]30。随着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也在发展,据统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约10万人,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11]32与产业工人同时存在的还有约4000万手工业工人、运输业的苦力、雇农等非产业工人。这些人与产业工人一样处于社会最底层,靠出卖劳力活命。中国的无产阶级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思潮的影响下,迅速地觉醒并成长起来,并很快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到中国无产阶级身上”[11]34。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开始时主要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在坚持斗争,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高潮时达到10万多人。上海工人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各地的罢工风潮,很快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最终使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的领导阶级。发展壮大的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组成与旧式会党、行会完全不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司令部领导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斗争。

在世界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率领中华民族投入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是赶超式的,它的目的是使中国由落后的农耕文明转变为现代商工文明,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1949年取得民族独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开始了实现现代化与实现民族富强、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国历史也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融入世界,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力量。

可以说,没有融入世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中来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其产生、发展还应置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

无产阶级政党是在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的。早在16世纪初,当近代资本主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等人就以不同寻常的睿智,怀着对底层民众同情的良知尖锐揭露资本主义生产交换体系的罪恶。当然,他们这种揭露,情感成分较为浓郁,还比较缺乏对这种生产和交换体系的理性思考,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罪恶的发展中实际上蕴含着人类进步,是新的文明体系产生的契机,是社会实现历史转型的必然代价。

到了17世纪,当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的学者们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农耕文明残余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政治制度,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鸣锣开道的时候,欧洲空想共产主义者如英国掘地派领袖杰拉德·温斯坦莱、法国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却将批判的长枪刺向财产私有制度本身,主张建立一个“普遍幸福的”“人人平等的”社会。而这种同情底层民众、批判私有制的思考又为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代表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万恶之源,是人反对人的战争,是贫富分化的极端,是商业欺诈的乐园,是道德败坏的温床,进而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理想社会。

19世纪的欧洲兴起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化运动。工业化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在工业化过程中得以发展、强化。资本主义法律制度虽然表面上赋予所有人平等的权利,但资本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的强势阶级,不断侵占无产阶级的利益,劳资之间形成贫富两极分化,劳资关系也扭曲为强者与弱者的关系。这种状况的不断恶化便使得弱势的工人阶级因难以生存而奋起反抗。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发生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与资产阶级相抗衡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并处于这一舞台的中心地位。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奋起抗争,这一客观形势促使工人阶级需要成熟的理论和政党代表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抗争理由、去宣告自己要求的正义性。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武装,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宣言》 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完备的纲领,提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建学说,也因此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典篇章。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411,因此,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2]413。无产阶级政党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奋斗使命,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成为切实的行动,并从一国走向多国。可以说,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初心使命内含于共产党的理论基因和实践基因之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也是在共产国际(苏俄)的支持下,中国工人阶级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伊始,就把“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确立为最低纲领,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不管是最高纲领还是最低纲领,其本质都在于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与政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指明方向,并始终英勇地站在最前线。中国共产党以其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中国最有远见、最富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政党。

从政党的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理论基因和实践基因,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实践就是把这一初心使命转化为切实的行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这一初心使命践行的历史。

三、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中来: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首要保证

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政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中民众走向组织化的一种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这些阶级、基层或者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按照特定规则而采取共同的行动,为获取、参与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活动的政治组织。”[13]14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组织,其形成、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因而,还需要从党与人民的关系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和初心使命的生成。

(一)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的结果,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明确指出,作为劳动者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体,离开劳动人民,整个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支撑。恩格斯说:“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从来没有过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没有劳动阶级而存在的……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14]315马克思对劳动者阶级地位的论述明确表明:既然社会和历史都不可能离开劳动人民的支撑,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劳动人民的政治组织,自然更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更要扎根于人民之中。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关系的论述非常丰富。他曾用大海来比喻人民群众,认为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在人民群众中毕竟是沧海一粟[15]695。因此,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16]28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先进政党,必须将自身发展的根基牢牢立于人民群众之中,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正因如此,“为了为群众服务和代表他们正确地意识到的利益,先进队伍即组织必须在群众中开展自己的全部活动,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这样,也只有这样,先进队伍才能教育和启发群众,代表他们的利益,教他们组织起来,使群众的全部活动沿着自觉的阶级政策的道路前进”[17]41-42。否则,无产阶级政党必然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谈不上什么先进性。无产阶级政党要获得政权并长期执政,更应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此,列宁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8]57,而且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执政根基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因为“正是劳动群众才应该是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19]166。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毛泽东对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阐述。他曾把共产党与人民比作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20]1162。共产党应该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21]809,而“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22]864。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必须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出发,对此,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23]899同时,毛泽东对列宁的观点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党扎根于人民,但同时党也需要教育人民,二者又存在伦理上的双向师生关系。他指出,共产党人“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24]47这种双向关系的揭示更加深刻地阐明:中国共产党是永远扎根于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

习近平同志也特别强调人民主体的地位,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2]135,因此,“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5]40。他也曾经形象地将百姓比之共产党人的父母,以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枝根关系。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26]

《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否则,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重宣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因此,毫无疑问,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永远代表和实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

列宁指出:“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27]147列宁实际上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党的理论、纲领、政策等必须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否则,党就会失去群众。

毛泽东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下多次深入阐明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主张。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强调:“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28]13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因为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29]1128,因此,共产党的责任就是要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29],“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0]1096,“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30]1094-109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142,“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367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

这种代表性之所以可能,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真实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种“代表”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代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仅仅代表一部分人或阶级的利益,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为了各自所代表的群体的私利而相互倾轧,从而损害国家或社会大众的整体利益。而且,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所组织的政府因为时常被利益集团所绑架,几乎都面临新制度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所说的“软政府”问题,“软政府长于清谈,短于实干,执行能力极弱,无休止地推诿扯皮,被各种既得利益绑架,国家现代化举步维艰,人民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31]。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不是西方模式下的“清谈俱乐部”。

因此,不同于西方政党,无产阶级政党贯彻始终的纲领和行动就是承诺并致力于“服务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力量来自人民

马克思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2]103,因此,“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33]107。回顾历史,恩格斯也曾经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他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34]325马克思、恩格斯都对人民的力量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评价,在他们看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普罗大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自然将人民视为力量的源泉。

列宁对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也有形象而深刻的认识。他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35]53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力量,就在于它启发和觉悟了有力量的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成功组织和动员了有力量的人民群众。

正因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和领袖的毛泽东才斩钉截铁地断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0]1031也正是基于此,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36]324。如果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人民,就会像希腊神话中离开了大地母亲的安泰一样失去力量,中国共产党只有不脱离人民群众,才能够获得生命源泉、保持勃勃生机。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5进一步来讲,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因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夕,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赶考”。所谓“赶考”,就是中国共产党即将面对建设新中国、实现长期执政的考验。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考题”,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支持,牢记“人民是阅卷人”,才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四、中国共产党从党员严格的党性修养中来: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内生动力

党是抽象的,而党员是具体的。作为抽象的组织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即“党员”组成的。群众对党的认知、评价就是来自对党员的认知和评价。所以,党员什么样,党就什么样。党员的党性直接决定党的形象。党的宗旨、原则等就具体体现和落实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行为实践之中。没有具有良好党性修养的党员,党就失去了战斗力的基础,党就不可能存在、发展。

(一)重视党性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特定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因而,所谓党性就是政党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所谓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没有政党像马克思主义政党那样重视党性修养,也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高度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用“党性”一词,但对“党性”的内涵有深刻论述。他在《哲学的贫困》中用战斗的语言表明了自身的政治态度、阶级立场,把唯物论由自然领域延伸到了社会领域,公开地、充分地展示了自身的阶级性、批判性和战斗性,也就是党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员宣言》中明确宣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2]307显然,这种观点和意图就是指“党性”。恩格斯最早使用“党性”一词。[37]列宁较早也较多地对“党性”问题做了阐述,他认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38]273,“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39]672同时,列宁认为,发展和维护党性不仅仅是为了斗争的需要,也是维护党的纯洁和群众利益的需要。他说:“正因为我们维护党性是有原则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是为了使他们摆脱资产阶级的各种影响,是为了最明确地进行阶级组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并密切注意使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见诸行动。”[40]109

中共党史上最早论述党性修养的领导人是刘少奇[41]2。1939年7月,刘少奇发表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等。他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我们的道德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4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以最高尚美德为特征的党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与剥削者不同,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使别人同享幸福”的基础上,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的斗争中解放自己,来消灭少数人的特权,这是共产党人的高贵、伟大与被人尊敬的基础,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43]因此说,“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44]224-225。

《中国共产党章程·序言》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是中华民族所有先进分子的集合体,也决定了每个党员必须具有普通大众所要求的良好品德修养,更要具有先锋队特质所要求的良好党性修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具体体现为党员的坚定思想信念和先锋模范行为,体现为能自觉认同和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充分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特质,革命领袖毛泽东要求党员不能仅仅在组织上入党,还必须在思想上入党。

(二)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

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其内在的需要,也是其存在的标志。为此,组织必须能够保持原有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也同时必须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组织。政党作为政治性组织也同样如此。党组织需要党员能够忠诚于组织,服从组织管理,保持党组织的团结,为了党组织确定的目标而努力。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党员需要具备忠诚的政治品质。忠诚如何来体现?除了首先具备为党牺牲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对党纪的自觉维护和遵从。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45]135-136在列宁看来,党员的忠诚和觉悟是最为重要的纪律,也是最为重要的党性修养。如果党员没有起码的组织忠诚,这个组织可能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存在并发展。

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因此,党纪修养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纪律严明。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46]131比较来看,资产阶级政党一般组织涣散,党员人数不固定,大多数党员并没有固定的政党归属,一般以其投票倾向来确定,甚至有时候党员自我宣布其政党归属;政党的领导人物朝秦暮楚、组合多变,主张变化不定,都几乎谈不上什么组织纪律。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党特别强调组织纪律,特别重视纪律建设和党员的纪律修养,不允许有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之所以能团结一致不断取得伟大成就,靠的就是由党员良好党性修养所形成和保障的统一强大的意志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毛泽东指出:“在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强调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多数服从少数,这个少数是代表多数的)。……只有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集体的智慧,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保证党的队伍的不可动摇的团结一致。”[47]2036邓小平则进一步指出,党员的忠诚和纪律性不仅仅关系到党的团结和统一,更关系到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他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48]341-342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考验和风险,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2]531在新的考验和风险面前,如果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加强,忘记了初心使命,党就会失去生命力,“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甚至可能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2]531。而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2]538。因此,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把党建设成为经受起风险考验并持续发展壮大的执政党,广大党员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必须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

(三)党员的良好党性修养使党更有力量

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就是推翻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无产阶级的先锋政党必须具有强大的力量,而力量的来源从根本上讲来自人民,但党作为无产阶级中最富革命性的集团,要领导和教育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要获得人民的支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领导力。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49]526但这种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不是凭空产生的,首先来自其成员本身具有良好党性修养所塑造出的先锋队特质,从而对人民群众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领导力,这是党的力量的基础。

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强调党必须具有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力,唯有如此,才能承担领导重任,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这种力量怎样才能产生呢? 1945年2月,毛泽东在《时局问题及其他》一文中指出:“我们要不要胜利,要不要在全国胜利?如果要的话,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50]261进一步来说,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是如何锻造出来的呢?显然来自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党是人民中优秀分子的结合,大家是自觉地愿意受约束,就是承认党纲、党章,服从党的决议案,愿意自我牺牲。”[51]337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965年,邓小平指出:“既然要搞革命,就要建立一个有战斗力的党……一定要照列宁所说的,建立有最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党。一定要有列宁所说的铁的纪律,否则党就没有战斗力。马列主义的党既然要战斗,就一定要是一个战斗性的组织。”[52]254习近平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53]765如果党员不具有组织纪律性,党在组织形态上就会陷入软弱涣散,更不可能有力量。如果党员不具备牺牲精神,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先锋队组织,也不可能有力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强调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而党的自我革命就具体体现在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使命,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员最根本的党性修养。只有时刻不忘初心使命,时刻加强党性修养,党员才不会失去信仰和方向,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也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结语

树高千丈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不断求索求解的伟大命题,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用实际行动进行的永恒接力。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