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腹泻性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1-12-02姜少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卧地荚膜毒血症

姜少敏

(河南省伊川县畜牧站 471300)

近年来,随着羊养殖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发展,养羊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迈进。市场对羊肉、羊奶、羊绒等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羊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羊养殖业得到了良好态势发展。在羊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羊群疫病依然是危害羊群健康,阻碍羊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养殖规模、不同饲养方式的羔羊都有腹泻病的发生[1]。羔羊腹泻病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疫病,由于羔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免疫力较低对疾病的抵抗性不强,或因饲料调制不当、管理管理不科学、致病微生物入侵体内或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只可诱发羔羊发生腹泻。为此,加强展开对羔羊腹泻病的病因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羔羊常见腹泻病病因分析

1.1 羔羊痢疾

1.1.1 病原

该病是由B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初生羔羊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1.1.2 流行病学

在生产养殖中本病主要侵害刚出生7d 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羊发病最多。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或创伤感染。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和哺乳不当,导致羔羊体质瘦弱,营养不良,进而抵抗力降低可诱发本病;或当饲养环境没有做好消毒工作,产气荚膜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哺乳、羊的粪便进出扩散传播[2]。还有就是在饲养生产中当突变饲料或是气候寒冷,羔羊受冻也可诱发该病发生的概率。

1.1.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2d,患羊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迟钝,卧地拱背,不想吃奶,发生腹痛腹泻,排恶臭粪便。所排粪便先如面糊状一样黏稠,之后很快又排除稀薄如水样粪便。病羊逐渐虚弱,出现卧地不起,磨牙流涎,四肢瘫软等症状,体温也会持续下降,若不加紧治疗在几小时内就会死亡。

1.2 羊肠毒血症

1.2.1 病原

本病是由D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羔羊后,在羔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羔羊发病的一种急性毒血症。D 型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和芽孢。

1.2.2 流行病学

D 型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污水中,当致病菌进入消化道内可引起发病。一定数量的D 型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内除了大量繁殖外还会产生大量毒素,从而改变肠道通透性,引起全身毒血症,患羊发生死亡。

1.2.3 临床症状

患羊表现为抽搐,肌肉震颤,磨牙流涎,步态不稳,磨牙流涎,卧地不起,反射消失,腹泻,倒地数小时内就可死亡。对病死羊进行解剖,主要肉眼可见的明显病变在消化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

1.3 羔羊球虫病

1.3.1 病原

羊球虫属直接发育型寄生虫,无需中间宿主,生活史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3 个阶段。

1.3.2 流行病学

不同品种、年龄的羊都能感染球虫病,兽医临床表明,羔羊极易感染球虫,当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死亡,成年羊一般是带虫者,存在携带和散播病原的威胁,是羔羊球虫病的重要传染源。

1.3.3 临床症状

当羔羊感染球虫后,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腹泻[3]。患病羔羊会排出黄色、糊状、腥臭味粪便;当严重感染时粪便会呈现番茄酱色。患病羊肛门周围或后股内侧被粪便严重污染。病重时羔羊精神萎靡,不饮不食,消瘦。病死后的羊尸体干瘪、皮肤无弹性、皮下脂肪消失。

1.4 其他致病性细菌

1.4.1 致病性大肠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感染初生后1~8d 的羔羊,该类型腹泻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母羊乳房不洁净,带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菌,羔羊在吃奶时会将细菌直接引入到肠道,如再加上产羔房环境阴冷、潮湿,卫生环境条件差,会导致羔羊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

羔羊在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后会表现出粪便变稀并伴有恶臭味,有的所排粪便会出现气泡,严重时可排血便。羔羊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尖叫。发病初期食欲饮欲减退,精神萎靡,卧地不起,体温会也会逐渐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羔羊会因虚脱休克而死。该类型腹泻病程为1~2d,病死亡率可达50%。

1.4.2 沙门氏菌

由沙门氏菌感染羔羊发生腹泻主要发病在刚出生2~3h 羔羊,羔羊一旦患有该病症,会出现明显的败血、下痢等症状。羔羊在7~15d 发病,主要是因为出生后消化系统发生感染。自病羊和带菌母羊是诱发羔羊出现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体温升高、下痢明显、粪便带血等属于该病症的主要表现,并且该疾病的粪便还有严重的腥臭味,日常食欲降低,身体逐渐消瘦,2~3d 后死亡。

2 羔羊腹泻行疾病的防治对策

2.1 加强科学管理

羔羊发生腹泻主要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有直接关系。在养殖生产中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做好该病的防治。适时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科学把握饲养密度,保证圈舍有适宜的光照、湿度、通风良好。保证圈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选用合理的消毒药物和正确的消毒方法对圈舍及器具进行消毒。对羔羊合理注射疫苗,做好预防性的驱虫工作。

2.2 加强科学喂养

饲料对羔羊生长和发育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饲养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饲料质量和营养搭配,选择新鲜的青草或干草,实现营养的科学配比,各类饲料要精确搭配,适当补充一些含豆饼、玉米、食盐、矿物质等配料组成的饲料,严格按照科学方式定时、定量的进行饲喂,一定要做到少喂勤加,避免羔羊在采食过程中诱发其他疾病。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一些中草药、酶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以提高羔羊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猜你喜欢

卧地荚膜毒血症
一生的长度(四章)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奶牛卧地不起防治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羊肠毒血症的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