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1-12-02李宁
李宁
(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266700)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比较多,并且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再加上日常生产中防治疾病用药比较频繁,容易引起耐药性,所以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时用药效果不明显,如果连续使用3~4 个疗程还是无法彻底治愈,就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并且整个生产周期都会伴随疾病发生。因此,做好本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建议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原则。
1 流行特点
各个季节鸡群均可以感染大肠杆菌病,尤其是外界温差较大或寒冷的冬季容易发病。虽然各个日龄的鸡群均能发病,但多在育雏期和产蛋期常见,饲养密度较大、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善等情况下鸡群发病率较高。本病一般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行水平传播,种鸡发病后可以通过输卵管和受到污染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大肠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一旦鸡只体质下降,极易诱发鸡群感染本病[1]。
2 病原
鸡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没有芽孢,有鞭毛,部分有假膜。从生理方面分析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在机体消化道内正常生存,不会给鸡群带来疾病症状,只有在外界温度突变、空气污浊、饲料质量较差等情况下促使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才可以与有害菌群一起产生危害作用。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存活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对高温高压比较敏感,对苯酚类消毒药物很敏感。所以,选用这类消毒药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3 症状和病变
由于大肠杆菌能引起鸡只全身或局部发生病理反应,所以在临床方面表现许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是急性败血症,眼型、卵黄性腹膜炎型、生殖型和脑型也比较多见,皮肤型和关节型和骨髓型不太多见。在此将各种类型的症状和病变分析如下。
3.1 急性败血型
这种类型大多发生在育雏阶段,雏鸡没有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会出现死亡现象。个别病程较长的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量很少或停止采食、闭目呆立在角落,有的排出白色稀薄粪便,肛门周围沾满污浊粪便,鸡群死亡率较高。剖检可见心脏包膜增厚、浑浊、心包积满大量液体,肝脏周围覆盖大量渗出物,呈干酪样物质,腹腔充满红色积液,有的呈纤维素性渗出物[2]。
3.2 脑炎型
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精神很差、眼睛流泪、有鼻液、神经症状、腹泻等症状。这种类型大多因鸡群感染鼻炎或喉气管炎后,鸡群呼吸道黏膜受损、呼吸困难,机体体质下降,诱发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脑炎型症状。
3.3 眼炎型
病鸡表现眼睑肿胀、胶膜混浊、眼睛灰白色、有的积满脓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眼睛胶膜穿孔,发生失明现象,鸡无法看到饲料和饮水,最后极度衰竭死亡。
3.4 生殖型
这种类型往往与卵黄性腹膜炎一起发生,病鸡表现采食量下降、精神状态较差、站立一角、眼睛紧闭、腹部肿胀下垂、站立如企鹅状。剖检可见,腹腔气囊浑浊、增厚,肠道粘连在一起,卵黄液化、出血、坏死,输卵管充血、内部充满大量分泌物。产蛋率明显下降、蛋壳质量变差、薄壳蛋和畸形蛋增加。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坚持全进全出模式
大型养殖场最好选择全进全出式饲养模式,有条件的可以自己饲养种鸡群,通过本场孵化场来孵化雏鸡饲养,避免从外地引进病原体而感染健康雏鸡。在鸡群淘汰后需要将空置鸡舍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最后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封闭24~36h 后再彻底通风,可以将上批次遗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杀灭,减少雏鸡发生大肠杆菌的隐患。全进全出式饲养不仅利于全场彻底消毒处理,还避免小周龄的鸡群受到大周龄鸡群的污染,降低鸡群发病率[2]。
4.2 环境舒适
在冬季保持舍内温度适宜,增加供温和保暖设施,封闭不用的进风口和门窗。在夏季加大通风量和风速,有条件的结合湿帘系统来降低舍温和鸡只体感温度,达到降低热应激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少温度突变给鸡群带来的应激。同时保证舍内湿度合理,减少大肠杆菌繁殖速度,避免鸡群接触大肠杆菌而感染发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鸡舍通风管理工作,将鸡群产生的有害气体尽快排出舍外,避免氨气和二氧化硫等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降到对大肠杆菌的抵抗能力。
4.3 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对鸡群生活环境按时进行清理和消毒,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数量。饲养种鸡时需要及时捡出种蛋,在种蛋温度没有降下来前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及时杀灭外壳沾染的大肠杆菌。种蛋入孵前进行认真消毒,避免种蛋受到大肠杆菌的污染而传播给雏鸡。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按照程序进行熏蒸消毒,尤其在种蛋落盘后每经过8h 消毒1 次,可以有效防止大肠杆菌对雏鸡造成的感染[2]。
4.4 免疫接种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使用抗生素对防治大肠杆菌病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大肠杆菌病发生严重的鸡场建议进行免疫接种。不同地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选择发病鸡只,剖检后采集肝脏病料,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适合本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疫苗,然后给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可以很好地预防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病。当然,鸡群免疫接种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加强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证免疫效果和鸡群的健康状况。
4.5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较多,常见的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黏杆菌素等。有条件的种鸡厂在鸡群发病后应到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并且用药剂量和疗程要合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避免连续使用药物而产生耐药性,还可以降低用药成本,增加养殖效益[3]。
5 小结
在鸡群生产中经常会发生大肠杆菌病,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再加上使用抗生素药物频繁,大大增加了治疗本病的难度。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坚持全进全出式饲养模式,避免上批次鸡群给鸡场造成的污染。加强鸡群管理,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鸡群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减少对呼吸道黏膜产生的损伤。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数量。对发病鸡群进行确诊后,可以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帮助鸡群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