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史·网络文学·经典化

2021-12-02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纯文学网络文学战争

周 荣

网络文学是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现象,相应的,网络文学研究也渐趋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谱系。对网络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首先是文学史的视野,即如何在百年新文学史的视野中定位、评价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在百年新文学史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次是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即网络文学给当代文学带来了哪些新的元素,提供了哪些新的经验;最后是具体网络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何在,即一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与失在哪里,在整个网络文学和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中,它具有怎么样的独特性。

新文学发生已有百年,当下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格局在新文学发生之初已经奠定。现在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群体大体可以划分为两拨:一部分是搞纯文学创作的作家,一定程度上说,这部分作家是占有或获有文学资源和文学权力的群体。他们从事的文学创作被称作纯文学。从等次上说,他们站在文学创作的塔尖上,下面是通俗文学等等。研究纯文学的群体一般来自于高校和社科院,作协、文联也承担一部分研究功能,纯文学研究在文学研究群体中也站在塔尖上。换而言之,研究纯文学和写作纯文学的是一拨人,在一个群体之内。与纯文学创作相对应的是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网络文学作家是与纯文学作家完全分隔的一个群体,位于文学金字塔的中下部。但是这个群体的创作又有着最广大的读者数量,我看到一个可能不太准确的统计,全国网络文学读者大约是五个亿。今天的纯文学作品卖到一万册的销量就已经不错了。对比这个等次和数量很有意思,一方占有写作金字塔尖上的文学权力和文学声誉,另外一方占有庞大的市场和读者群。在网络文学研究方面,最初是单打独斗的个人研究,我最早看马季老师在《文艺报》上的一系列文章,现在由于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学院里面开始重视网络文学了,比如北大的邵燕君老师一直在带领他自己的团队在做,每年推出选本,也有专著《破壁书》等。我看了以后真是非常震惊,这种研究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知识谱系和研究脉络,建立一套评价作品的价值标准。五六年前,在评价猫腻的作品时,邵燕君老师用的评价标准还跟纯文学相似,用评价纯文学的那套话语体系去评价网络文学,但《破壁书》出来了之后,她完全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网络文学研究知识体系。

对于当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整体格局,我的看法是,纯文学创作和纯文学研究相对来说都处于一个平淡期,或者说处于一个沉寂期。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当下文坛很少能找到一个文学现象或一个作品有普遍性的共识。包括50后、60后这些作家作品,出来以后大家都会说不错不错,各种评论文章也会蜂拥出来,但回到私底下又是另外一番评价。新世纪二十年来,我想到的能够引起共同关注的文学现象,一个是新世纪之初的底层文学,一个是“铁西三剑客”的东北叙事。在一段时间里,这两种现象引起了很多讨论,它激起了很多对话和论证,代表了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趣味和意见。但这些讨论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成果,也没有对学术研究建设性的推进。即便这样,近二十年来,这样的讨论也是比较少的。反而是网络文学的兴起和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多样发展、多元共生的蓬勃生命力。这实际上已经发出一种提示或提醒,网络文学可能是推动当下文学发展,打破沉寂局面的一种力量。

这种局面让我想起了新文学发生之初。新文学发生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白话文的出现,白话文在当时就是相对于古典文学的“通俗文学”,白话文发展最直接的原因也是现代报刊的出现。白话文在报刊上连载传播,又继而形成了新的作家群体,用新的文体形式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今天的网络文学不就是新文学之出的白话文吗,新的作者群体,新的媒介载体,新的话语形式文体形式——这其中必定孕育着文学发展新的生机和可能。我最开始阅读网络文学是从痞子蔡开始,这几年看的不太多,但是《法医秦明》直接改变了我对网络文学的看法。我是先是看了改编的电视剧,但是电视剧太短没看够,然后回过头又去看书,真的带给我一种全新的对网络文学的感受。网络的出现就跟白话文出现时的报纸是一样的,都在推进文学民主化的进程。互联网出现后,写作更“民主”,只要有网络,会打字,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写作,没有纸媒发表的限制。这直接带来了作者群体的变化,写作的领域和题材也发生了变化。以《法医秦明》为例,秦明自己就是法医,他写的那种故事和细节其他人很难掌握,即便是专业作家去做调研,也没有办法像他掌握得那么详尽。他在自己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的案子,形成了自己对人性、生活甚至犯罪的看法。又把这种独特的视角和经验带入网络写作中,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作品。这种写作就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很难被复制。网络作家群体中这样的作家很多,即他们有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对某个行业非常了解,然后从事网络写作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的了解带入进去,无形当中实际上拓展了文学写作涉猎的题材和领域。

所以我个人觉得,今天去判断纯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时候,不应该预设壁垒,反而是网络文学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当代文学发展的诸多可能。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因为网络文学的兴起,作家群体和文学生产机制、文学生态和文学表达方式都会有互相的融合。新文学之初的白话文运动呼吁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在这一点上白话文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接地气”,更官方的词汇是“书写时代”,而此时古典文学已经是垂垂老矣,不能及时反映新的社会变化和情感,不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今天的网络文学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读者对象大多是青年人,也是因为它反映一个新世纪全新的社会思潮、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所以我认为,一方面网络文学给纯文学创作提供很多新的生长点和契机,包括学术研究的契机;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作家也必然会吸纳很多纯文学的东西,丰富自己的写作。现在一些纯文学作家也会上网写作,会把纯文学的表达方式带到网络文学中去。一些网络作家也转移阵地,在刊物上发表作品,从事纯文学创作。比如“三剑客”的班宇最早也是在网上写作,他先是在豆瓣上写作并获奖,然后转移到纸媒,他的纯文学素养很好,但是现在他的语言和情节中也是带有很多网络文学的特点,节奏快、对话多、叙事简洁,等等。我们慢慢会很难去断定这种群体是纯文学作家还是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的作家的作品出版,在出版过程中一定也会受到审读审查的制约,一定会因纸面读者群的趣味做出调整,读者对它的接受跟纯粹的网上阅读也会不一样,网络作品的纸质版跟网络版一定会不一样。所以我倒是觉得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我们今天这个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纯文学和网络文学如何互相借鉴和交融。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不管我们怀有什么心态,都不能忽视网络文学这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中带来的变化与可能、交汇与融合,可能才是今后应该被重视的。

第二个方面是网络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发展与分化。最近几年,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数量“激增”,而传统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与网络文学的“二次元”“金手指”“超文本”“玛丽苏”等网文属性大相径庭。在2019年中国作协的专项扶持中,既有为网络文学设立的扶持专项,在传统重点作品扶持专项中也出现了网络文学。在这些立项中,很多“大神级”的作家作品出现在名单中。“专项扶持”既释放出官方对网络文学的重视,也可以从中窥见主流对网络文学的整合之意,以及对创作趋势的引导。这种创作趋势是否会成为网络文学发展史中的一道分水岭也许要在若干年后得到检验。同时,邵燕君在《网络文学的“断代史”与“传统网文”的经典化》一文中提出“传统网文”概念,试图在时间并不长的“网络文学史”中,进一步切分出一个新的文学史阶段,显露出强烈的网络文学“纯粹化”诉求。更新的研究则是把“数据库写作”“梗文”“5G带宽”等加入到网络文学属性的定义中。无论是网络文学研究中主动“内部迭代”的强烈意识,还是不断制造、更新、凸显网络文学区别于纯文学的“先锋属性”,甚至不惜以“否定自我”的“牺牲精神”来凸显网络文学的“纯粹性”与“先锋性”,都显示出网络文学阵营有意维持自身“新型文学形态”,划清纯文学与网络文学分界,试图将传统文学(如现实主义、现实题材)隔离在“纯粹网文”门外的集体情绪。而中国作协出台的这种导向性政策之后,网络作家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配合,相应的会引发写作上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评价标准等都将变得模糊。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我们不把政策性的引导视为桎梏或限制的话,它恰恰也给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视野,一种新的空间。所有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要回应一些现实的问题。在以前的网络文学中玄幻、穿越、历史题材比较多,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成熟和发展,它必定要走出相对封闭的空间,打破壁垒,扩大自己书写表达的范围。网络文学和作家都面临着如何书写时代的重大问题,如何在现实中扩大写作的领域,丰富文学的形态,而不是限制在现有的类型中,这是作家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面对现实书写现实的时候,作家就有了重新选择和调整自己写作的方向。所以,与其说官方政策是一种限制,不如说是在网络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尤其是面临自我“升级”的时候,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如何把题材导向性与网文的基本特质相结合,生成既有市场号召力又能提供新的艺术经验的文本,才是网络文学和作家面临的真问题。

所以我在阅读骠骑作品的时候,脑子里始终有上述两个考量的背景。《硝烟散尽》是一部军事题材或者说战争题材小说,书写朝鲜战争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几乎同时就有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表现这场战争,当时巴金、路翎、魏巍等作家都亲赴战场,回来创作了很多同题材作品。刚开始阅读《硝烟散尽》的时候事实上我是有点小担心的,因为开篇写了很多的战争,一个接着一个,我担心这是一个采取正面强攻的传统式写作的文学作品。之前这样的优秀作品太多了,珠玉在先,如何超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看到故事转到战俘营,我的眼睛一亮,以战俘营为切入口的战争小说确实不多。切入点的转换事实上反映出作者考察战争视角的转换,它不仅是从一全新的角度去解构故事,更重要的是提供不同于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战争表现形式。所以,某种意义上这部作品带给我一种全新的审美经验和阅读体验。我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并不刻意地区分是网络文学作品还是纯文学作品,我更看中的是这个作品是否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呈现出对历史和战争的重新理解。

去年有一部重要的小说是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小说70万字,以二战期间香港保卫战为背景,很有意思。邓一光选取以战俘营为小说展开的“主战场”,书写战争的残酷杀戮,以及对人性和精神造成的难以补救的伤害。邓一光是一个成名已久的老作家,他为了写这场香港保卫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史实。全篇70万字中有差不多一半是史料,以此凸显战争的残酷。但是我对这种写法持疑,因为从阅读的角度上,大量的史料几乎淹没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塑造的整体性,全篇叙述经常被大段大段的史料所打断,阅读起来特别的累。但是另一方面,小说确实提供了理解战争的新的角度和战争观。从这方面而言,《人,或所有的士兵》是近二十年来战争文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所以,当我看《硝烟散尽》的时候是抱有非常大的惊喜和期待的,读到战俘营部分的时候是拿它和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来对比的。《硝烟散尽》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就是作者把所有的材料都给“消化”了,用文学化的方式重新组织了材料,所以没有阅读上的那种沉重感。刚才作者提到为了这次写作采访一百多个人,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但在小说处理上,作者又用一种艺术方式给消化掉了,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的。通过这样的对比也可以发现,网络作家和纯文学作家事实上也并没有严格的壁垒,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好的作品和不好的作品之分。当作家真诚地面对历史,面对人类的共同命运的时候,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思考点其实是共同的,生命、人性和精神世界,是作家共同需要处理的领域,这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近代以来,中国饱经战争离乱,但是却没有产生世界级的伟大战争文学,如《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这点我们和俄罗斯有巨大的差距。一场卫国战争,俄罗斯写了四代作家,至今还在不断地重新书写,重新书写就是重新反思。究其原因,这和我们的战争观有关系。中国的战争观相对比较单一,战争胜负通常是考察战争的最主要视角,这种对战争的单一理解限制了战争文学作品的精神空间。当代文学中曾经出现一些“另类”书写战争的作品,《人,或所有的士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另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战士的心》《初雪》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审视战争。当然路翎也因此遭到了批判,但他毕竟丰富了文学表现战争的维度,给我们带来了认识战争的全新角度。所有战争文学的目的,首先是让人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其次是在让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后,尊重生命,热爱和平。战争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世界没有战争。所以,如果文学作品中再丰富一下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深化一下我们的战争观,我觉得这部作品会更饱满。

猜你喜欢

纯文学网络文学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被风吹“偏”的战争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他们的战争
重启“纯文学”的社会属性
——论作为观念的“纯文学”及其可能出路
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