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品种韵两优332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2刘少武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米质秧苗杂交

刘少武

水稻品种韵两优332高产栽培技术

刘少武

(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福建永安366000)

韵两优332作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高产品种,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充分分析韵两优332高产水稻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韵两优332栽培过程中的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对水稻品种韵两优33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水稻;韵两优332;高产;栽培技术

韵两优332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福建省西北部稻区作为一季中稻种植。从具体表现来看,韵两优332杂交水稻的茎秆粗壮并且穗大粒多,抗逆性比较强,同时相比其他水稻品种,韵两优332不仅产量比较高,而且米的品质比较优良。韵两优332是由深圳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韵2013S与W332杂交而来的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96008。

1 韵两优332的特征和特性

韵两优332作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主要种植范围在长江流域,同时在福建北部、浙江中部和河南南部等稻区也有种植,在这些稻区,韵两优332适宜作为一季中稻种植。除此之外,韵两优332还适宜在广西桂南、福建南部、海南省以及广东省(粤北稻作区除外)等地区作为双季晚稻种植。

1.1 长江上游流域韵两优332种植特征和特性

在长江上游流域水稻种植区,韵两优332从育种到收割的全生育期一般在155 d左右,略长于该区域种植的其他水稻品种。韵两优332的株高一般会达到111 cm以上,穗长更是达到了25 cm以上,以亩为单位进行测算,韵两优332的有效穗数一般不少于15万穗,每一穗的总粒数一般为200粒以上,稻穗的结实率一般不低于80%,千粒重在26 g以上。

从抗性方面来看,长江上游流域水稻种植区的韵两优332的表现一般,尤其是在病虫害抗性方面,比如对稻瘟病、穗颈瘟、褐飞虱等的抗性不高,尤其是对褐飞虱的抗性更弱。同时,该区域种植的韵两优332在抽穗期的耐热和耐冷性方面也表现非常一般,都为5级。

从米质方面来看,长江上游流域水稻种植区的韵两优332整体还是不错的,其中韵两优332整精米率在71%以上,垩白粒率在10%左右,垩白度为2.6%,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5%左右,胶稠度一般在60 mm以上,长宽比为2.8。整体上而言,长江上游流域水稻种植区的韵两优332米质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1.2 不同种植区域韵两优332种植差异

种植区域的不同会对韵两优332的特征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都位于长江流域,上游与中下游也是存在差别的。首先从全生育期方面来看,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韵两优332的全生育期一般在138 d左右,比长江上游的种植全生育期短17 d左右;其次在株高方面,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的韵两优332株高一般在128 cm以上,高于长江上游,而穗长大概在27 cm左右,每亩的有效水稻穗数一般在16万穗以上,每穗的总颗粒不少于207粒,结实率高达81%以上,但是千粒重在25 g左右,低于长江上游的种植水平。

从抗性方面来看,上游与中下游的韵两优332在抵抗病虫害方面的抗性水平基本相当,但在米质方面,长江中下游种植的韵两优332米质要低于长江上游种植的韵两优332米质,特别是在整精米率这一指标上,长江中下游种植的韵两优332仅仅达到了60.4%,与长江上游种植的韵两优332整精米率相差10个百分点。

从产量方面来看,韵两优332属于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亩产基本维持在600 kg左右,但不同地域种植的韵两优332产量差别不是很明显。

2 韵两优33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种技术要点

韵两优332播种之前要对种子仔细进行筛选,经筛选之后的优良种子可以放置于玻璃器皿之中,温度保持在15 ℃左右,同时可以使用湿毛巾等对种子进行覆盖,以达到催芽的目的。

韵两优332的播种要适时,对于不同的种植环境,具体播种的时间也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来说,在福建中西部中低海拔地区播种在4月中旬至6月初最为适宜,具体的播种技术要求为稀播种匀播、培育壮秧。由于韵两优332的粒重不高,因此每亩大田的稻种用量应在1.5 kg左右,而每亩秧田播种量应控制在8 kg~10 kg左右。为了有效提高韵两优332的发芽率,在韵两优332播种之前,应对种子进行平摊晾晒,时间应以2 h~3 h为宜,并且播种之前,要用强氯精对稻种进行浸种,洗净之后进行催芽。值得注意的是,要定期观察种子的成苗率,当韵两优332的成苗率达到85%以上时,才能够进行播种。

2.2 移栽技术要点

韵两优332秧苗在福建永安市上坪乡中低海拔村的移栽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开始,在移栽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移栽时间,做到适时移栽,二是在秧苗行距和株距的控制上要严格。对于移栽时间,一般水育秧秧龄应控制在30 d以内。而对于行距和株距,由于韵两优332秧苗的分蘖能力比较强,所以行距和株距都应以20 cm为基本标准,即行距、株距都不能少于20 cm。每亩栽1.25万穴,每穴应插2粒谷苗,每亩所移栽的基本苗应保持在6万株以上。这样能够确保韵两优332秧苗之间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对于提高韵两优332秧苗的成穗率以及减少病虫害都是非常有利的。

2.3 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3.1 田间施肥技术要点

由于韵两优332的分蘖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对韵两优332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要坚持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的原则,在韵两优332的施肥总量中,基肥和分蘖肥所占的比例要进行严格的控制[1]。

以亩为单位,韵两优332对纯氮的需求不低于13 kg,对纯磷的需求不低于8.5 kg,对纯钾的需求不低于13 kg。在施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施底肥和施足底肥,对于分蘖肥要尽早施,在韵两优332秧苗孕穗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穗粒肥的适当补施,在补施穗粒肥时,要以磷肥和钾肥为主,氮肥用量在秧苗生长的中后期要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有利于韵两优332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并且籽粒饱满,避免秧苗过度生长而造成果实不够饱满,从而影响韵两优332的产量。

2.3.2 田间灌溉技术要点

韵两优332的田间灌溉主要分为移栽后灌溉、返青期灌溉、分蘖期灌溉、孕穗至抽穗期灌溉四个阶段。韵两优332秧苗移栽之后,要深水活蔸,即秧苗移栽要深水灌溉,具体来说,水深应保持在秧苗的三分之二处以上,以确保移栽之后秧苗的正常生长;返青期应浅水灌溉,水深应保持在秧苗的三分之一处以下;分蘖期应薄水灌溉,以达到促蘖的目的,同时要及时落水晒田;孕穗至抽穗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浅水层,但是如果遇到高温或者低温的天气,可以往稻田适当加水,尤其是在韵两优332灌浆的时候,稻田应时干时湿,这样有利于秧苗壮籽,在孕穗至抽穗后期,稻田不能过早断水,否则稻田会由于缺水而造成早衰或者米质不够优良。

2.3.3 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总体上来讲,韵两优332的病虫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韵两优332常见病害主要有稻瘟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等。所以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容易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以保证韵两优332的高产[2]。

以防为主,即在韵两优332种植的初期,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植物防疫等工作,最大程度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稻感染病虫害,则需要立即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治理措施。总体上来看,韵两优332水稻的病虫害防治,需要把握住三个关键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播种时期,第二个阶段是移栽前期,第三个阶段是破口抽穗期[3]。

在病害防治方面,应重点关注稻瘟病、纹枯病等水稻易发病害,具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首先,要对韵两优332的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比如在浸泡种子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药剂,以降低发生病害的概率;其次,在韵两优332移栽的过程中,要对水稻秧苗进行检查和清理,剔除一些生长状态不好的秧苗,避免栽植之后秧苗发生病变;最后,韵两优332秧苗在移栽到大田之前,还要进行一次药剂喷洒,药剂可选用康宽悬浮液(2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5%)、春雷霉素水剂喷雾(2%)等,这些药物对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针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进行药物防治。尤其是在韵两优332的播种、移栽及破口抽穗期,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防治,特别是在这三个时期如果遇到特殊环境变化,比如长期的阴雨天气,可以适当增加药物防治的次数,也可以适当增加药物的使用量。以韵两优332移栽后的返青期为例,每亩可以使用40 mL~50 mL 5%的啶虫脒与15 kg~30 kg的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如遇特殊环境,可以适当增加啶虫脒的使用量。

当然,在韵两优332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在稻田中利用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果条件不允许,要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则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把握好防治药物的选用,尽量以高效、低毒的药物为主。总之,韵两优332的病虫害防治,要在贯彻绿色种植理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

3 结论

韵两优332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适宜在福建永安地区作为一季中稻种植。但在韵两优332的种植过程中,要想实现高产,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栽培管理工作,科学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在育种、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够保证韵两优332水稻品种真正达到高产高质。

[1]黎宾.关于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4):147-148.

[2]房富荣,丁宝.杂交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9(6):264-265.

[3]洪丽梅.云南七河镇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8(5):44.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30

S511

A

2095-1205(2021)11-65-02

刘少武(1972- ),男,汉族,福建永安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米质秧苗杂交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农民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