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海云杉林木良种选育方法

2021-12-23杨银礼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陇山云杉样方

杨银礼 孟 丽

浅谈青海云杉林木良种选育方法

杨银礼1孟丽2

(1.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甘肃天水741300;2.甘肃省武山县果业发展中心甘肃天水741300)

通过确定优良林分,从优良单株母树上采种后,进行播种育苗,苗木生长达到国家造林苗木质量要求后,选择不同生态区域,以一般林分种子苗作为对照,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和推广造林,造林3年后采用样方调查树高、胸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抗逆性等指标,以确定优良林木种源种子。

青海云杉;林木良种;选育方法

青海云杉(Kom.)为我国特有树种,产自祁连山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青山海拔1 600 m~3 800 m地带,常在山谷与阴坡组成单纯林,喜寒冷潮湿环境,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可耐-30 ℃低温,耐旱,耐瘠薄,喜中性土壤,忌水涝,幼树耐阴,属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

1 选育品种的亲本来源及特性

首先从滩歌林场栽培的青海云杉优良林分中选择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比群体均值高10%~15%的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在初选生长性状优良单株的基础上,选择树冠圆满、尖削度小、树干通直、无病虫危害、抗风力强,具有发达根系的单株采种。播种育苗后,选择不同生态区域,以一般林分种子苗作为对照,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和推广造林[1]。

2 选育过程

2.1 选育区自然概况

滩歌林场位于西秦岭北坡,渭河流域上游,东经104°41′~104°58′之间,北纬34°27′~34°39′之间,地处武山县西南部,东邻武山县沿安乡、四门镇,南接岷县锁龙乡、马坞镇,西与黑虎林场毗邻,森林覆被率40.8%,海拔在1 650 m~3 120 m之间,坡度一般在24°~36°之间,主要河流有榜沙河流经马力森林经营管理所并与黑虎林场为界,小南河流经南沟森林经营管理所,大南河流经龙台森林经营管理所。

2.1.1 采种林概况

20世纪70年代,小陇山滩歌林场利用祁连山种源的青海云杉种子,在滩歌林场播种育苗,在本区域营造有大面积青海云杉人工林,面积达9万亩以上,已经开始结实。2008年对已有的人工林通过踏查和线路调查,初步选出优良林分,在踏查的基础上进行样方调查,根据样方调查结果,选择了2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在群体均值10%以上的林分作为优良林分,分别位于南沟森林经营管理所管辖的大黑沟、小黑沟,面积1 600亩,分布在海拔1 800 m以上的沟谷、山坡地带,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土壤厚度30 cm以上,郁闭度在0.7~0.8之间,已进入中龄林或近熟林,林分平均树高13.8 m以上,平均胸径23.2 cm左右,均已进入结实盛期[2]。

2.1.2 育苗地概况

育苗试验选择在滩歌林场苗圃进行。滩歌林场青海云杉育苗地隶属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下辖缸厂苗圃、清水坪苗圃、上河峪苗圃,分别位于滩歌镇南沟村、龙台镇上河峪村。辖区内最高气温32 ℃,最低气温-18 ℃,年平均气温8 ℃,年降水量550 mm,无霜期125 d,相对湿度60%,土壤为棕壤、褐土。因气候、土质独特,苗木根系发达,主根短、侧根发达,顶芽饱满,抗病虫害能力强,树形美观,适合绿化,造林成活率高,得到业内一致好评。

2.1.3 苗圃地管理

(1)土壤改良

1)公交刷卡乘客上车站点识别包含2个模型,基于IC卡刷卡时间识别(模型2)相较于基于GPS时间识别(模型1)存在明显缺陷,部分站点缺乏刷卡数据或部分乘客刷卡时公交车辆已经驶离站点,这些缺陷会导致下车站点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 并且利用实际数据试算时发现采用模型2识别,站点序号基本对应不上,而模型1站点识别率高达98.31%,所以最终选取模型1为识别模型.

对不适合苗木生长的苗圃地进行换土,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加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微量元素,调节土壤酸碱度,对偏沙土壤结合整地、深翻掺一些黏土或者腐熟的农家肥,偏黏土壤可以掺一些沙土。在栽植苗木之前,结合整地、施肥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善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2)浇灌设施

为保障苗木正常生长,适时对苗木进行灌溉,修建蓄水池、埋设灌溉管道及排水设施、建修泵房等,采用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方法进一步保障苗木生长中对水分的需求。

(3)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滩歌林场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监测站点,确定监测对象,划定责任区,落实监测人员,推行监测网格化管理。针对不同病虫害种类及时进行药物、人工防治。

(4)苗木越冬管理

进入冬季,采取麦草覆盖和冬灌等防寒措施,使苗木安全越冬。第2年4月左右,待天气回暖后揭去麦草等覆盖物。

2.2 选育过程

2.2.1 选育技术路线

图1 选育技术路线图

2.2.2 选育技术

选育技术主要为选择育种,选择育种就是基于当地分布(引种)的品种、种群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经过人工选择经济价值高、速生丰产、结实量高、抗逆性适应性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品种,并通过严格的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区域内,其在产量、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即遗传品质,外在质量,即播种品质或质量等级)及其他性状方面显著优于当地主栽树种或品种,是具有生产价值的繁殖材料。基于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技术和选择程序,青海云杉小陇山种源主要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选择。

首先制定选育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选育技术培训,经过技术培训后,对技术人员进行分组,对滩歌林场青海云杉人工林进行踏查和线路调查,按沟系布设调查线路,在踏查和线路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优良林分标准进行选择,记录其位置、范围、面积。作为优良林分的候选林分,初步选择了滩歌林场白马峪森林经营管理所柒坪里,南沟森林经营管理所南岔沟、小黑沟、大黑沟、马坞沟等16个优良林分。在初选优良林分的基础上,通过布设样地调查,每个优良林分设置2个~3个面积为20 m×30 m的调查样方,调查样方内树高、胸径、活枝下高、抗病虫危害等。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并参照林木良种选育标准,选择平均树高和胸径大于群体均值10%~15%以上的林分为优良林分。

选择结果:确定了南沟森林经营管理所大黑沟、小黑沟2个优良林分。在优良林分选择的基础上,采用绝对生长量法从优良林分中选择树高大于群体均值10%、胸径大于群体均值15%的单株,并采用综合评分法,结合形质、抗逆性等指标,选择树冠圆满、尖削度小、树干通直、无病虫危害、抗风力强,具有发达根系的单株作为采种母树。

观察种子成熟后(一般在9月—10月种子成熟),按照优良单株混合采种,种子采收后通过筛选调制进行雪藏。第2年4月—5月,种子经处理后进行播种育苗,留床3年后进行移植,移植2年~3年,苗木达到国家造林苗木质量要求后进行推广试验示范造林。在试验示范推广造林区域,以一般林分种子苗作为对照,布置对比试验(试验林面积不小于1亩)。造林当年调查造林成活率,造林3年后采用样方调查树高、胸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抗逆性等指标。

2.2.3 推广示范造林

利用采自滩歌林场优良林分的种子,在滩歌林场播种育苗。采用苗龄5 a的青海云杉按照株行距2.2 m×2.3 m,穴状整地,整地规格60 cm×40 cm×40 cm,三角形配置进行推广造林,并采用一般林分种子苗(或其他地区种子苗)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造林当年采用样方调查并结合线路调查造林成活率,以后每年11月份生长结束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采用样方调查(样方面积20 m×30 m,样方数量要有代表性,样方数量不少于6个)并结合线路调查方法,调查保存率、抗旱耐寒性,测定样方内全部保留株数的树高(m)、地径(cm),新梢生长量(cm)等生长性状,与一般林分种子苗进行对比试验。

3 推广试验结果

小陇山青海云杉种源种子试验林在各地推广造林结果(如表1)显示,小陇山青海云杉种源种子苗在试验区当年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5.8%,造林3年时的保存率在92.3%以上,造林3年时的平均树高为106.3 cm,平均地径为4.53 cm,新梢平均生长量为24.7 cm,比其他地区种苗的树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分别高出10.9%、0.75%、10.45%。小陇山青海云杉种源种子苗生长优于其他地区种苗,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表1青海云杉小陇山种源苗区域试验样方调查表

样地号调查株数优良林分种子苗一般林分种子苗增益/%H/mD/cmL/cmPR/%H/mD/cmL/cmPR/%HDLPR 11311.124.6925910.994.66238513.10.68.77.1 31291.054.4624910.944.44228411.70.59.18.3 41361.194.7427951.044.71248714.40.612.59.2 51321.154.7326921.024.7238512.70.613.08.2 61280.994.3822910.914.3521838.80.79.59.6 总体均值1311.064.5324.792.30.984.522.68410.90.7510.458.4

注:表中数值为样地调查树高H(m)、地径D(cm)、新梢生长量L(cm)和造林3年后的平均保存率PR(%)。

4 适应种植范围

小陇山青海云杉种源种子苗适宜在海拔1 800 m~2 800 m、年降水量500 mm以上的温凉山区栽培。

5 结语

林木良种选育工作是国土绿化的保障性工程,承担着工程造林中培育优质苗木、提高良种使用率的主要任务,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林木良种选育的科学管理、统筹规划,选育出高品质良种,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建设。

[1]黄金,幺学华.浅议红皮云杉栽培及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73.

[2]田茂贤.云杉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花卉,2019(16):238.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15

S791.18

A

2095-1205(2021)11-32-02

杨银礼(1987- ),男,汉族,甘肃皋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

孟丽(1987- ),女,汉族,甘肃武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果树种植及果园管理。

猜你喜欢

小陇山云杉样方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云 杉
不同云杉品种幼林苗高的遗传变异研究
携手共筑绿色梦 大山深处著文章——记小陇山百花林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事迹
全国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在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