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经济林发展途径探讨
2021-12-02李景峰
李 莹 李景峰
红松经济林发展途径探讨
李莹1李景峰2
(1汪清县林业局大兴苗圃吉林延边133200;2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吉林延边133200)
文章阐述了红松经济林营造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红松经济林发展途径,旨在促进红松经济林健康生长,实现红松经济林产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红松经济林;林业发展;发展途径
红松是世界珍稀树种之一,主要生长在东北东部山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红松耐干耐寒,喜中性土壤、微酸土壤,且具有耐腐蚀、纹理直、木材轻、质地细等特点,可为家具装修、房屋建筑、枕木桥梁提供优质原材;其树干可采松脂、树皮,可取栲胶;红松种子既可入药、食用,又可用于榨油、工业制造。因此,探讨红松经济林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红松果林的种类及特点
红松果林的培育目的主要是生产红松坚果。在培育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的繁殖方法,红松果林也被分为实生果林和嫁接果林两种。其中,实生果林是指基于原有红松林木进行定株疏伐,使其可以满足获取果实的要求。嫁接果林是选择质地优良的树木,进行采穗嫁接。简而言之,红松果林是一种源于自然,介入人工,以增长红松综合效益为核心的林分,这两种红松果林各有利弊。其中,实生果林也可细分为兼用林和果实林,兼用林不仅需要获取红松果实,还需获取红松木材。果实林是专项获取红松果实。相对而言,实生果林经营技术简单、投入成本较低,但该果林产量低、结实晚,实生果林综合效益较低。嫁接果林有较明显的高产量、早结实的现象,尤其是东北地区,嫁接果林的产量通常是实生果林产量的2倍以上。
关于红松嫁接果林的方式,主要有本砧嫁接和异砧嫁接,其中,本砧嫁接是选择优质的红松种条进行内部嫁接,这种嫁接方式性能可靠、亲和力强,对于红松分布甚广的东北地区较为适宜。异砧嫁接也被称作种间嫁接,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长白松、樟子松,或者油松等。异砧嫁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结实早、生长快,尤其是黑龙江省域,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培育,红松果林长势较好。但异砧嫁接存在亲和力差、寿命较短的缺点。
2 红松经济林营造技术
2.1 林分选择
根据果林特点,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即介入人工管理,促使红松茁壮成长,成为果材与果林共生的综合效益经济林。通过研究可知,经济林可在资源较好的红松果林基础上进行培育,果业林可在资源偏弱的红松果林基础之上进行培育,进而科学划分现有林业资源。
2.1.1 红松果林
据调查得知,50%以上的林木位于阳坡地带或半阳坡地带,树高约为7 m,胸径约为8 cm,分布均匀,郁闭度在0.4以下。而且,40%以上林木已经完成早期分杈,树冠适中,种植数量为700株/hm2,具备这些特征的红松林区,宜改培红松果林。
2.1.2 无性系果林
选择向阳背风、交通便利的阳坡地带,土层厚度不小于50 cm,土层坡度不大于15°。另外,林分密度要低,最好控制在400株/hm2,同时,种植区域土壤必须有良好的透气性能[1]。
2.2 果林建立
果林建立过程中,可以分为实生经济林与无性系果林两种类型。
2.2.1 实生经济林
红松生长初期,主以主轴结食,不可过早“截头”,待树木径级增大,才可进行此项操作,获得良好的分杈效果。具体来说,待红松胸径长至14 cm,树干高8 m时才可完成“去顶截头”操作,所谓“去顶截头”,即随着红松生长,进入开花结实阶段,此时树龄大约在15~25 a,须在主干、新生区域去头1/2,并修剪轮枝,促使红松分杈有序,得到坚实的冠体,进而开花结实[2]。
2.2.2 无性系果林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嫁接树种,通过抽样接穗自评,确定可以连续、稳定结实的优选树种。通常情况下,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红松最佳嫁接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雨天不可嫁接,气温低于10 ℃或高于20 ℃应停止嫁接。具体嫁接方法是,油松髓心形成层贴接,这种嫁接方法愈合快、好成活、操作简单,因此成为红松嫁接的主选方法[3]。
2.3 果林管理
果林建立后须做好果林管理,包括调控密度、修枝疏冠、切根施肥等。
2.3.1 调控密度
调控果林密度主要在于改善红松林区生长环境,通常情况下,要想保证红松健康生长,需处于70%以上的透光空间。但是随着树木不断生长,枝叶繁茂,所需阳光更多,甚至需要全光条件才可继续正常生长。因此,基于红松生长习性,人工适当移栽植株,有效扩大间距,使红松可以获取良好的光照。具体来说,20 a树龄的红松,可以保持1 000株/hm2;30 a树龄的红松,可以保持600株/hm2;40 a树龄的红松,可以保持400株/hm2。
2.3.2 修枝疏冠
勤于林间管理,做好林分上层修枝疏冠工作,确保主干及枝叶均可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空间。
2.3.3 切根施肥
切根施肥是促进红松根系发育的关键环节,切根需在位于树冠1/2处,采取环状方式,用锹深入20 cm,切断须根,每株施以0.3 kg的硫酸钾肥、0.7 kg的过磷酸钙、0.5 kg的尿素[4]。
3 红松经济林的发展途径
3.1 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红松经济林的发展,需要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种植。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基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三省红松密布。但对于发展红松经济林而言,仍然存在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局部差异,导致红松林带疏密有别、分布不均。因此,基于自然资源,有效介入人工管理,相关单位与人员应展开勘查与调研,做好定株疏伐工作,营造红松经济林;为使红松经济林的效益最大化,优选树种,进而采穗嫁接,完成红松经济林的增值培育;人工介入过程中,基于红松习性,营造红松嫁接油松树、红松嫁接樟子松等经济林。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嫁接经济林应选择干旱荒山或没有遭受鼠害且价值甚微的疏林地与灌木丛,因地制宜、合理种植,促使自然资源基于人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多元培育,丰富种类
红松生长较慢,短则数年,长则十年。因此,营造红松经济林之后,要想最大程度地提高红松种植效益,需多元培育,丰富种植种类,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投入成本。通常情况下,红松种植首选半山荒地、浅山荒坡、部分退耕贫地。基于红松生长特点,种植过程中需要适当放宽植株间距,妥善布局种植密度。因此,红松生长期间,可推行间隙套作,增种其他林下作物,例如,灌木、药材、粮食,有效增加红松种植经济效益。这种多元培育,丰富种类的发展路径,还可基于植物生态属性,更好维护红松生长环境,促使红松稳健生长。另外,“以短养长”,久而久之,既可做好红松林间管理,也可基于短期林下作物的种植效益,稳定红松种植人员生活收入,使其可以安心造林,有效增长育林经验,更加具备创新意识,培育更多林下作物,真正做到十年树木,促使红松经济林得到坚实发展。
3.3 加强培训技术,放宽经营政策
红松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工序多、周期较长。因此,要想发展红松经济林,需培训技术并放宽政策。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掌握种植核心技术,深入一线生产林地,传播新理念、推广新方法、提供新建议,使红松经济林得到科学营造,实现妥善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结合地方区域单位,完善编制技术规程,科学建立管理制度,以此坚定红松经济林种植信念,明确红松经济林种植目标,推广红松经济林种植技术,推动红松经济林长效发展[5]。此外,要想红松经济林得到发展,还需适度放宽政策,目前红松经济林营造过程中主以木材为准,造林密度偏大。因此,基于宏观视角,红松经济林要想得到科学发展,必须合理规划密度,积极实施管控措施,改善林内郁闭现状,促使红松经济林的所有林木结实生长,真正完成经济林替代传统用材林的转变。但是,红松种植中的部分种植区域已经被划定成为公益林与保护区,要想实施管控措施,基于实际需求,相关管理单位需因地制宜,充分尊重育林需要,适度放宽经营政策,给予执行单位权限,使其可以进入郁闭程度较高的红松林区,展开疏枝抚育、展开移栽疏层,促使红松林区向红松经济林迈进,进而基于人工培育,结合自然滋养,缓缓长成高树大树,实现预期种植愿景。
4 结语
红松经济林要想得到优良生长,实现预期发展愿景,一方面需要基于红松习性,建立红松果林,基于现有红松林区实际情况,科学完成林分选择。按照红松果林核心营造技术要求,做好果林管理工作,例如,调控密度、修枝疏冠、切根施肥等;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实现多元培育,培训技术、放宽政策为其主要途径,实现红松经济林综合效益最大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育林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红松经济林将会获得更加长足的可观收益,实现自有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进步。
[1]王长岭,李传启,卫超.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几点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1):19,47.
[2]徐丽云,梁丽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9(3):46-47.
[3]刘元.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以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实验林场为例[J].辽宁林业科技,2019(1):75-76,78.
[4]李海松.关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建设的一些想法[J].农民致富之友,2020(1):1.
[5]邱华,舒皓,吴兆飞,等.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多度格局的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0,40(6):2049-2056.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14
S756
A
2095-1205(2021)11-30-02
李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