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檀轻型基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

2021-12-02牛红云王先伟艾秋月安广池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质容器幼苗

牛红云,王先伟,艾秋月,徐 繁,侯 俊,安广池

(1.山东省应急救援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2.枣庄市薛城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277000;3.丰都县宏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丰都408229; 4.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枣庄277800;5.重庆丰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 丰都408223)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为我国特有的榆科青檀属植物,其幼枝树皮是制作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主要原料[1-4]。青檀的木材结构致密,材质坚硬,还是优良的建筑、家具、车辆和细木用材[5]。青檀作为石灰岩山地的指示植物[6-7],根系发达,在立地条件极差的石灰岩山地比较容易栽植成活并成长为高大乔木,在干旱瘠薄的石灰岩山地上,青檀一直被视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8]。为探索山地青檀林省工造林绿化的新模式,2016年以来,笔者进行了轻型基质青檀容器苗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1 种子的采集处理

1.1 种子采收

青檀幼苗期耐阴性强,但抗冻性较差,一般情况下进行播种育苗,最好使用本地出产的青檀种子,以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在枣庄市,青檀种子成熟期为9月下旬,适宜的采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种时间过早则种子成熟度不够,影响发芽率;采种时间过晚则种子落地严重,采种难度增加。

不同地形的青檀种子差别较大,同一林分的青檀种子也会因为立地条件而质量不同。所以,在采集青檀种子时,要注意选择林分郁闭度小、树冠圆满、树势健壮、树形直立性好、翅果和种子发育饱满的植株,在不影响青檀植株生长发育的情况下,用高枝剪剪下结满果实的小型果枝,将翅果摘除,集中放入容器。采用高枝剪采集青檀种子,在提高采种工效的同时,也改善了树冠内膛的通透性,完成了对青檀树势的调整,有利于提高今后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在青檀树分布较为集中、地势相对平坦的林分,进入采种期后在树下铺设帆布或者塑料布,任由树上的翅果成熟后自行脱落,间隔一周左右时间收集一次,去除枝叶杂草等杂物,将翅果集中备用。

1.2 种子层积处理

将采集到的青檀果实放在阳光下晾晒,待果翅干透后人工揉搓翅果,风选去除果翅及杂物。再将风选后的种子浸入清水中,浸泡1 周左右,间隔1 天更换1 次清水。手摸种子表皮软化后,再在水中揉搓种子,使残存在种子上的果翅表皮脱落干净。最后,用清水漂洗种子,即可得到纯净度90%以上的青檀种子。

将清洗后的干净种子置于半阴的环境中晾干水分后,装入透气的pvc 编织袋中保存,注意防止鼠鸟危害。青檀种子在保存过程中要经常打开包装透气,必要时要倒出摊放在土地上晾晒,防止种子发生霉变,影响发芽率。

12月中旬前后,将种子浸入清水浸泡7~10 天,捞出沥干水分,将其与持水量60%左右的湿沙充分混合,种子与湿沙的体积比为1:3。混合后将其置于背风向阳处的土坑(深约50 cm)中沙藏,促进种子解除休眠状态,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种子量少时,也可以直接将其置于木箱中沙藏。

沙藏过程中,间隔10 天左右翻动1 次,检查种子有无发芽和霉变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 容器与基质的选择

2.1 容器

经过连续多年的造林绿化,山区所剩下的造林地一般都是难以造林、成林的高坡位、高海拔、土层瘠薄的“硬骨头”,造林地交通不便,苗木运输困难。近几年推广营养钵育苗,但由于营养钵体积较小、苗木根系生长空间受限,栽植后一旦遇到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仍然很低。

为避免因为营养钵过小带来的苗木抗旱性差和栽植成活率低问题的发生,需要适当增大营养钵的容积。经过笔者多年摸索,选择直径15 cm 的黑色塑料营养钵作为容器,为青檀苗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土壤空间需求,当年春季育苗,雨季就能够达到造林苗木质量标准。

2.2 基质

传统的营养钵育苗基质一般采用普通土壤或者园土。一是装填难度大,二是苗木单体重、背负上山难度大,成为山地造林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在容器适量化和基质轻型化上有所突破。经过多次试验,选择了草炭土和腐熟的动物粪肥混合而成的基质,较好地兼顾了营养钵体积和重量的关系,不仅提高了苗木质量,而且降低了运苗上山难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基质中草炭土与粪肥的混合比例为1:1。草炭土选在长度1~2 mm 的园艺型基质,粪肥采用充分腐熟牛粪、羊粪、兔粪等食草类动物粪便。较好地保证了基质的酸碱度、疏松性、持水量和缓效肥力。

3 播种与幼苗主根断根移栽

3.1 播种

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用平底育苗盘,平放在塑料温室地面上,将混合均匀的基质,撒满育苗盘,使用木板将育苗盘上的基质刮平和镇压,使育苗盘内基质尽量保持紧实。

取出催好芽的种子,轻轻筛去湿沙,轻轻撒到育苗盘的基质上面,然后覆土1 cm。播种后使用雾化喷头喷水60~90 分钟,使基质充分吸水湿润,促进种子萌发。

3.2 主根断根及移栽

苗木出土后,当幼苗出现5~7 片真叶时,用小竹片插入育苗盘,轻轻“撬动”基质,将幼苗全部根系带基质一起取出,栽植在事先准备好的直径15 cm 的营养钵中,再将营养钵整齐摆放在1.2~1.5 m 宽的苗床中,精细管理。

4 苗木管护

4.1 绑缚苗干

青檀幼苗生长迅速,苗干极易弯曲或者倒伏,放任管理条件下当年很难形成直立健壮的主干,必须在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前对其进行固定和扶持,才能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

当营养钵中的幼苗高度达到20 cm 以上时,每盆插入高度1 m 的包塑金属杆(兰花类花卉莳养时用于固定花枝的插杆)绑缚苗干,防止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倒伏或苗干弯曲,影响苗木质量。插入的包塑金属杆顶部尖锐时,要立即将顶端弯曲成小钩状,防止管理苗木时戳伤眼睛等部位。

4.2 肥水管理

青檀属于苗期速生性非常明显的植物,笔者试验表明同样条件下播种的黄榆其高度仅有青檀的60%左右。所以对于抗旱耐瘠薄的青檀而言,控制苗期的过旺生长,是培育青檀健壮容器苗的关键。另外,由于在基质配制过程中已经掺入了足够的腐熟有机肥,所以在育苗初期一般不要额外增施肥料,以免造成苗木徒长而降低上山造林成活率。6月中旬以后,间隔7~10 天,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连续喷施2~4次,提高新梢的充实度,增强抗寒性。

4.3 有害生物防控

据笔者调查,青檀树的有害生物种类有129 种,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青檀绵叶蚜、桑天牛、黄毒蛾等,尤其是青檀绵叶蚜属于笔者2013年新发现和命名的蚜虫新种[8],对青檀的危害性很大。青檀特别是青檀幼苗遭受该蚜虫危害后,不仅影响苗木当季生长发育,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煤污病泛滥,造成枝叶变黑和环境污染。因此,将青檀绵叶蚜严格控制在苗圃中,杜绝其在造林时的扩散和蔓延,对于在干旱瘠薄的石灰岩山地科学营建青檀经济林具有重要意义。

其防治方法: 一是抓住春夏之交蚜虫初发期,对苗圃中的青檀容器苗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剂7000~10000 倍液,杀灭幼蚜,彻底控制虫口基数,预防夏秋季泛滥成灾;二是在苗木出圃前,对苗木进行彻底消杀,苗干及根茎部淋洗式喷施一遍22%氟啶虫胺腈3000 倍液,即可完全控制虫情,确保疫情不会因苗木搬运而扩散。

5 苗木出圃

每年6月中下旬,枣庄地区进入雨季,雨季造林自6月下旬持续到8月上旬。青檀轻型基质容器苗此时的高度一般为60~80 cm,毛细根发达,基质与根系结合紧密完全可以满足雨季造林的要求;而采用普通园土作为基质的青檀容器苗,此时的苗高仅为40~60 cm,毛细根很少,手提苗干盆土会自然散开,苗木质量明显低于前者。

苗木出圃前20 天内控水减重,出圃时进行截干处理,保留营养钵面以上20 cm,每株容器苗的单体重量不超过800 g,以每人每次上山运输苗木负重量30 kg 计算,每次可背负37 株苗木。而同型号的营养钵园土苗单体重量平均为1820 g,每人每次仅可背负16 株。

采用草炭土和腐熟动物粪肥配置的轻型基质和直径15cm 营养钵培育的一年生苗青檀容器苗,苗木单体重量较同规格传统园土营养钵苗降低56.04%,人均背负上山运苗量增加了131.25%,2017-2020年连续4年平均造林成活率比同规格传统园土营养钵苗提高57.1%,不仅提高了造林质量,而且节约了造林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猜你喜欢

基质容器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希望
难以置信的事情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