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开发探究
——以湖南省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开发实践为例
2022-01-14黄绿荷莫凯迪
邓 洁,卢 娟,黄绿荷,莫凯迪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湖南 永州425000; 2.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425000)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其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破坏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景观完全景区化同质化、农民参与程度低等倾向,导致所在地区乡村空间格局与地域景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农业景观文化与审美价值面临消解与重构[1-2]。在当前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社会语境下,全面客观理解田园综合体中农业景观的基本内涵,从定位、建设、运营不同时效阶段,合理确定农业景观开发途径,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组织的科学及合理性,这对田园综合体长远良性发展、全域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基本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该战略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强调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3],这使其农业景观基本内涵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拓展,具体来说可从景观形态、构成要素、整体效应三方面进行界定:一是就景观形态而言,其农业景观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实体形态,如区域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农田果园等,还包括隐性的、非物质形态的人文景观,如乡村社会民俗、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4]; 二是从构成要素来看,涵盖了田园综合体中自然生态、农业相关生产和文化生活等“三生”多种景观要素,其中生产类要素是对田园综合体内“农业+”多业态生产活动的综合概述,包括农业经作物、动物生产及生产设施等一产景观要素,编织、印染、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等二产景观要素,以及农业体验、农业文旅文创等三产景观要素; 三是从整体效应来看,与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模式相比,田园综合体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三农“融合”与成效“综合”,因而其农业景观尤其强调整个景观系统的复合效应,而非各要素的个体效果。
2 湖南省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开发实践
2.1 田园综合体概况
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位于湖南省南部传统农业大市——永州市东部的上岭桥镇仁山村,距永州市中心城区10 km。该项目由湖南湖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目标为集现代科技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田园综合体,总投资3.5 亿元,以占地面积80 余hm2园区为核心区,以仁山村为外围,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指导原则开发建设。一期开发49.8 hm2,建设期从2019 至2020年,现已投入运营,主要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及接待服务区、有机特色农业种养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等项目; 二期开发1.5 hm2,建设期为2020 至2022年,主要建设含康体养生等内容的田园社区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
2.2 基地区位及资源分析
2.2.1 区位分析
项目所在的上岭桥镇是永州市中心城区的卫星城镇、城市空间东拓重要承载地,在区域交通、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方面,项目东临祁冷公路、322 国道,二广高速与泉南高速在其南面交汇,距高铁站、永州机场均在15 km 内,距湖南郴州、广西全州等周边县市均在一个半小时车程内;旅游格局方面,永州地处“大湘西”、“大桂林”、“大湘南”三大旅游圈结合部,是对接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枢纽城市、大湘南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区域内九嶷山舜帝陵、江永女书等丰富成熟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可为项目分流稳定的游客量; 而从区域农业发展来看,永州市现为国内首批设立的6 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强市、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项目以南是拟申报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农高区)建设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下称农科园),发展农业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种源、技术和科研优势(见图1)。
图1 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区位
2.2.2 资源分析
良好的乡村土地、生态及旅游资源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基础。项目基地原始地貌较为平坦,主要由耕地、果林和水塘构成,土质以湘中南地区代表性的红壤、沙壤土为主,适合种植柑桔、油茶、西瓜、绿色蔬菜等地域性特色农产品; 前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基地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花海景观,成片水塘则适合开展水上休闲娱乐活动和鱼类养殖及垂钓; 基地外围有阳明寺、梨山七仙塘、明塘黄家古建群、埠头古街古码头等旅游景点,永州血鸭、舜皇山土猪、红糟鸡翼、醋生鱼片等特色湘菜则构成了当地的美食名片。
此外,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外围的仁山村近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风淳朴、村容整洁,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为项目发展提供了优美的外圈层景观。
2.3 农业景观开发途径
2.3.1 开发定位:着眼区域产业布局、涉农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现代科技农业+”的生态农旅景观
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基地内原有农业生产形态主要为果蔬种植和零星水塘养鱼,但生产规模、产出经济效益有限,难以实现产业融合及延长产业链价值,因而需转从区域产业协作集群发展的视角,探求项目产业定位新思路。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南邻国家级农科园,该园区现已集合了农林科教、林业及果蔬生产加工、花木种植、仓储物流等发展成熟的功能区,但农旅项目发展较为薄弱,主要有山地自行车骑行、鲜果采摘等短时农业旅游项目。根据永州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将以“亚热带丘陵区高效特色农业”为主题申报国家农高区,园区以现代农科园为核心区、周边地区为拓展区形成“一核一带七基地”的总体布局,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位于拓展区的现代农业产业推广示范基地; 此外,结合永州市对接粵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方案,以及全市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等延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终顺应上位规划、依托区域产业资源,将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产业定位确立为以智慧农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科技农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并通过与农科园内的果秀等龙头企业展开农产品加工合作,以实现区域内优势产业互补、涉农产业联动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的目标。据此,项目农业景观开发定位为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及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的生态农旅景观。
2.3.2 规划设计:遵循自然生态设计理念、突显在地农业文化特征,围绕景观吸引核合理布局功能区块
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遵循生态设计理念、突显在地农业文化特征的设计原则。
项目基地中西部原有零星水塘,南北端沿祁冷公路丘陵地块土质较好,适于开展农业种植,中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花海景观。据此,规划中扩充原有花海将其作为整个田园综合体的景观吸引核,并在其南北两侧设置亲子拓展体验区和农耕体验区,依据基地地形变化设置相应的体验项目,如在地势低洼处疏浚并连通原有水塘,或开展莲花种植、渔业养殖供人采摘、垂钓捕捞,或设置皮筏艇、水上趣味竞技等涉水游乐项目,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彩虹滑道、草滑、玻璃索道等临空休闲娱乐项目; 沿公路以西线性布置综合服务区、农耕文化景观区、农业种植观光区(含柑桔、油茶及西瓜特色农业种植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农业产业种植示范区),其中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占地2.5 hm2的智能恒温玻璃大棚是整个项目面积最大的建筑,棚内所有蔬菜瓜果生产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场地铺装均采用柔性铺装以避免破坏棚内耕地耕作层; 基地西侧地块临近天然山体,由于自然环境、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好将其规划为康体养老功能区,后期结合仁山村人居环境改造进行深度设计、整合为田园社区,以山水田园养生、乡贤文化、古建筑艺术为主题,以实现城市形态基础设施与乡村形态文化生活聚落的有机结合(见图2)。除规划布局尊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外,整个田园综合体景观工程设计和建设也体现了生态环保理念,如利用雨水花园过滤、净化雨水径流,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等。
图2 一、二期规划总平面图
在地农业文化则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在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一是将地域性的传统农事农俗活动、现代科技农业生产等巧妙融入到休闲体验农业景观中去,如设置圩市、地方戏台、摸鱼泥塘、豆腐工坊等景点,将现代科技农业生产与农民技术培训、市民科普教育等结合起来,让游人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并了解当地传统农业文化民俗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 二是将能反映在地农业文化历史及现阶段高效智慧农业发展的景观要素加以符号化提炼,大量运用在景观空间设计中以营造浓厚的在地农业人文氛围,如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中提取、重构挑檐、吊脚楼等符号及色彩信息等进行景观单体建筑设计[5](见图3)。
2.3.3 运营维护:构建多元合作的管理运营机制,注重农业景观多重效益同步发展
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权责明确、多元合作的管理运营机制则是实现其多重效益的制度保障[6]。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及其农业景观开发采用“政府支持+村企联合+村民参与+产研合作”的管理运营模式:政府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项目政策优惠,并运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组建湖南湖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中社会资本以资金和固定资产入股、合作社以集体资产和部分财政资金入股,双方以董事会为平台集中事权、共同进行项目农业景观的建设及运营管理; 村民除以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外,还以受聘成为企业员工、个体开展餐饮民俗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景观运营;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则主要以共建科研或实习基地、共同技术研发等方式为项目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合作。
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自2020年10月一期部分项目建成开放以来,吸引众多周边市民前往体验消费,仅国庆黄金周日均游客量达7000 余人,农业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初步显现。园区企业现已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分中心签订产品供给协议,智能温室大棚培育的120 多种“新、奇、特、优”蔬果已达到优质农产品供给标准,17.3 余hm2种植区内的柑桔、油茶等均采用大苗上山技术、隔年即可挂果产出,这将稳定推动仁山村及上岭桥镇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 同时,仁山村民通过从事园区养护、种植、服务、售卖、加工等工作实现农民职业的就地转化,并通过合作社分红、个体经营等方式获取收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之前的1.6 万元增加至2.6 万元,23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近两年共吸引外出务工人口回流57 人①,有效解决了农业现代化后农业就业人口的剩余问题,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此外,项目目前主要通过对园区功能分区的合理规划、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改变单一农业生产模式等途径,最大限度实现了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及区域生态生态格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但生态效益的考量具有时效性,其最终评估还需综合评估农业景观的后续发展情况,并通过生态环境指数等指标量化得出。
3 结语
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其中的农业景观发挥着承载农业生产、生活文化、生态平衡的本底功能。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从定位、规划、运营三个层次积极实践,探索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开发途径:依据区域产业布局、自身资源禀赋,合理定位以农为本的“农业+”产业融合景观; 遵循自然生态与突显在地农业文化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布局功能区块、开展景观细部设计; 引入多方参与的管理运营机制,注重农业景观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综上,不同田园综合体可结合具体区域条件和资源特色,借鉴上述开发策略,创新更多农业景观开发营建的思路与实施路径,以促进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全域乡村振兴。
注释:
① 以上数据来自上岭桥镇仁山村2020年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