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靖西市条桑育蚕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2021-12-02黄丽萍文柳璎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靖西蚕农桑园

赵 潇 黄丽萍 文柳璎

浅析靖西市条桑育蚕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赵潇1黄丽萍2文柳璎3

(1.靖西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靖西533899;2.百色市蚕种场广西百色533000;3.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百色533000)

通过对近年来靖西市条桑育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蚕病发生的综合对策,以期提升家蚕抗病能力,保障养殖效益。

靖西;条桑育;蚕病;对策

靖西市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属中越边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本应具有中亚热带过渡到南亚热带的特点,但靖西地势较高,海拔在700 m~1 300 m,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气温比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百色、田阳、田东等县还低。冬季甚短而且又比较暖和,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殊亚热带气候[1]。年平均气温为20 ℃左右,年均降雨量达1 600 mm,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温同期、雨水同季,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很适合种桑养蚕。近年来,靖西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桑蚕产业打造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村企对接多措并举,推动桑蚕产业初具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势头。“十三五”规划末期该地区桑园面积达到18.5万亩,涌现出一批桑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村屯,蚕农收入大幅度提高,为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条桑育就是剪下桑枝喂蚕的一种饲养模式,这种养蚕模式,既能使桑叶保持新鲜,有利于蚕的健康生长,又能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是一种很具有推广意义的高效养蚕模式。因条桑养蚕的优势及靖西特殊的气候优势特点,再加上靖西的全力发展,近几年条桑育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养蚕模式。在靖西市,每年每亩可收获条桑4次,为蚕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提高了蚕农养蚕效率,促进蚕桑业从分散小户向大户规模饲养转变,推进了蚕桑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过,条桑育技术虽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养蚕户因桑园管理不专业、养蚕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蚕病发生,影响了养蚕效果,养蚕收入降低,严重打击了蚕农的积极性,对产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靖西市条桑育养蚕中,主要发生以下几种蚕病。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它们的形成原因,找到防控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农户养蚕成功率,提高养蚕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收入,增强农民种桑养蚕信心和决心,推进靖西蚕桑业健康快速发展。

1 蚕病发生原因分析

蚕病按照病原的不同,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以及微粒子病和节肢动物病。下面对近年来靖西市条桑育中主要发生的蚕病进行逐一描述。

1.1 病毒病发生原因

靖西市主要发生的病毒病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病毒性软化病。其中血液型脓病最多,中肠型脓病也普遍发生,病毒性软化病偶尔会发生。病毒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传染或食下传染,一般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在本地区,发生该蚕病的因素主要如下。

1.1.1 气候条件

靖西市海拔低,昼夜温差大,局部地区非常寒冷。夏季6 月—9 月为雨季,高温多湿。而家蚕是变温动物,自身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靖西四面环山,容易形成特色的山区小气候,近几年,受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导致靖西气候异常,高温多湿天气剧增,此种气候条件,极易诱发家蚕血液型脓病。

1.1.2 环境条件

条桑育饲养需要造桑造肥,才能保证桑叶质量。可是在养蚕过程中,一些蚕农常常忽视桑园培肥管理。每一造结束后,不施肥或施肥量不足,偏施氮肥,都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低下,桑树老化快,桑叶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影响蚕儿健康发育。

靖西市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极易发生桑里白粉病。用病叶喂蚕,容易诱发脓病。桑园害虫处理不及时,导致蚕食下带病毒的桑叶,也会感染蚕病。

1.1.3 技术条件

(1)防病意识淡薄,消毒不彻底。大部分蚕农只重视养蚕前对蚕房、蚕具的消毒,却容易忽视蚕期、簇室、簇具、蚕室及桑园周边环境的消毒防病;采叶用具不消毒;出入蚕室不洗手,不换鞋;病死蚕乱丢或直接喂鸡鸭;烂茧乱丢、簇具不消毒、乱放;石灰存放不规范;使用的不是新鲜石灰粉,或是使用量不够,对病菌没有起到杀灭作用,不能有效控制脓病的发生。

(2)条桑摆放循序不对,导致部分蚕营养不足。蚕农在放置条桑时,只偏向一个方向,从而导致有些蚕一直吃嫩叶,有些蚕一直吃老叶,蚕吃下的桑叶,满足不了蚕体发育所需养分,导致蚕体羸弱,群体大小不齐,对疾病特别是病毒病的抵抗能力弱。

(3)没有合理安排养蚕数量及批次,蚕头过密,食桑量不足。没有根据蚕房面积决定蚕的饲养量,造成蚕座密度大,蚕头过密,食桑量不足,蚕儿互相挤压,踩踏、抓伤,容易引起蚕入眠延迟,发育不齐。

1.2 细菌病发生原因

细菌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蚕病的总称,是较常见的家蚕病害,春季发生少,夏秋季发生较多,特别是在农村蚕室及各种环境条件都较差的情况下更易发生[2]。在靖西条桑养蚕中,主要发生的细菌病为败血病和猝倒病,其中以败血病居多。细菌性败血病主要是创伤传染,猝倒病是家蚕食下苏云金杆菌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以下是导致细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2.1 气候环境的影响

靖西市具有特殊的岩溶高原气候,雨量充沛,阴雨天气时间长,山间多雾,光照率低(仅35%),漫射光多,5月—9月为雨季,此时温度偏高(30 ℃以上),高温多湿的气候,容易滋生大量细菌。

使用条桑的桑园,为了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桑树的产叶量,一般实行密植的栽植方式,亩桑种植约6 000株~7 000株。此种栽植方式,因桑园密植,不易通风,桑树容易发生病害和虫害,虫叶携带病原污染物,蚕食下诱发细菌病。特别是高温多湿的夏季,细菌繁殖力强,密植桑园枝条喂养,更易引起细菌病的发生。

1.2.2 养蚕基础设施不标准

蚕房不规范、不通风。目前靖西市大部分蚕区均分布在北部乡镇,而北部乡镇基础条件差,大多数蚕农未建有独立大蚕房,都是废旧房子或人蚕共居、大小蚕同室等,没有对流窗、地窗,有的甚至连窗户都没有,房间空气对流差。不少蚕农还搞关门闭窗式饲养,在没有降温通风设施设备的条件下,容易造成高温闷湿,蚕座残渣发酵释放有毒气体,病菌容易繁殖,蚕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大蚕饲养,也不利于消毒防病工作的开展。

1.2.3 养蚕技术不标准

(1)消毒时间不充足。一是没有根据桑园面积和桑叶生长情况合理规划饲养批次和饲养量,养蚕无计划,导致叶蚕不平衡,没有足够的桑叶喂蚕,蚕体质下降,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弱,容易爆发蚕病。二是一年多批次养蚕,尤其是个别蚕农交叉饲养大小蚕,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消毒时间不充足,给病菌的残留和积累创造了条件。一般相邻两个蚕期之间间隔5 d~7 d,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对蚕室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彻底杀灭病原。

(2)小蚕共育到3龄第一口叶后发蚕,蚕农大多在第二口也放下地面饲养,此时家蚕口器还很稚嫩。条桑喂养,桑叶老嫩不均,容易出现群体大小不一,且部分蚕体质弱,抗病力弱。地面条桑育中,食剩的枝条多,蚕座厚,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病菌繁殖能力快,容易引起桑叶感染,从而使蚕发病。

(3)眠前眠起处理不当。一是有些蚕农发现有部分蚕眠后就直接撒石灰粉,有部分蚕还在食桑叶就停止喂叶。二是蚕眠定后不撒石灰。三是迟眠蚕不加网提青,眠期不进行提青分批,没有彻底淘汰迟眠蚕、不眠蚕,增加了蚕座传染的机会。四是没有适时饷食,容易饿蚕[3]。

1.3 真菌病发生原因

家蚕真菌病是真菌孢子侵入蚕体形成的病害。在调查中发现,以白僵病居多,有少量蚕得绿僵病和曲霉病。白僵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接触蚕体或食下传染。曲霉病通过孢子接触蚕体皮肤感染或从大蚕结间等表皮处感染。绿僵病通过接触传染。在靖西山区,家蚕真菌病一般发生在湿度较高的春季和夏季,主要原因如下。

1.3.1 环境气候影响

白僵病的分生孢子的最适合温度为24 ℃~30 ℃,湿度80%以上[4]。靖西温暖湿润气候,光照分散不足,非常有利于真菌分生孢子的生长发育。

1.3.2 桑园管理及周边环境因素

桑园附近农田使用真菌类的农药,桑园害虫不集中处理,使桑叶受污染。蚕食下受污染的桑叶,引起真菌病的发生。

1.3.3 养蚕技术不规范

贪图方便清理蚕沙,将蚕养在铺有塑料膜的地板上,因塑料膜容易返潮,容易诱发僵病。

晾晒僵蚕,污染养蚕环境。因为大部分蚕农收集僵蚕销售给走村串户的僵蚕收购人员,从而形成白僵病频繁发生的恶性循环,有些蚕区面临无法养蚕的局面。

蚕沙处理不当。清理出来的蚕沙、死蚕、烂茧不集中处理,而是将蚕沙随意堆放在蚕房周边或田间地头,没有经过堆沤直接施放桑园,造成病原菌四处扩散,桑叶被污染、养蚕环境被污染,为下批养蚕埋下隐患。

2 综合防治对策

蚕病的综合防治必须做到3个方面:一是消灭病原,切断感染途径;二是科学养蚕,增强蚕体质,提升抗病能力;三是创造适合蚕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体繁殖传播的环境条件。针对靖西市条桑育中出现的各种蚕病,总结出以下防治护理措施。

2.1 建设标准化的蚕房,加强蚕室微气候的调节

靖西市经常阴雨连绵,湿度较大。应该建设有对流窗的标准化大蚕房,以便在高温多湿天气能开窗通风换气。实现人畜分开,避免人蚕混杂的现象。靖西市昼夜温差大,春季低温多湿时要注意蚕室的加温,夏季高温多湿,且地面条桑育一般不除沙,食剩的枝叶比较厚,蚕座湿度较大,要加强通风换气。

2.2 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切断病原感染途径

(1)条桑育在养蚕前中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防病。养蚕前后,可以用含氯的药物对蚕房内外和养蚕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蚕具洗净晾晒消毒后才能使用。地面条桑育还要防止蚁、鼠、蛤蟆等危害。

(2)因靖西市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连天时间长,日光照不足,给病原菌提供了有利的滋生条件,且在养蚕中期,因桑残枝的积累增厚,使蚕座潮湿,容易滋生病原菌,所以要加强蚕体、蚕座的消毒。多撒新鲜石灰粉,每放一层桑枝,都要撒一遍石灰粉。既能消毒防病,又可干燥蚕座。为保证药效,生石灰每批购置一次,现配现用。蚕室湿度大时,可用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防治僵病的发生。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及隔天添食抗菌素,减少细菌病的发生。

(3)发现蚕病时,要将病蚕捡出投入石灰缸内,并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次给桑除沙前撒新鲜石灰粉一次,发生脓病时要增加撒石灰粉次数,减少蚕座内相互传染机会。用药要科学,要有针对性,不要滥用激素。建设蚕沙池,严格管理蚕沙,蚕沙要经过腐熟后才能做肥料。

2.3 提升养蚕技术,加强饲养管理

(1)根据桑园面积和桑叶生长情况合理规划饲养批次和饲养量,避免大小蚕交叉饲养。一般相邻两个蚕期之间间隔5 d~7 d,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蚕室、蚕具的消毒,彻底消灭上期蚕留下的病原。保持合理的蚕座密度,减少创伤感染。

(2)条桑育养蚕,小蚕应共育到4龄第二口叶才能分蚕下地,避免家蚕口器稚嫩,食老叶伤害到口器,容易造成创伤感染。下地前,用新鲜石灰粉撒地面,保持地面干燥。

(3)条桑放置方法。根据蚕座宽度修剪桑枝,放置时头尾相接,横竖交叉叠放,使蚕食桑均匀,蚕沙及病蚕容易下落,蚕座通风干燥,减少细菌滋生,以防蚕病发生。

(4)严格管理蚕沙。建设专用的蚕沙池,不能乱丢乱放,蚕沙要经过腐熟后才能做肥料处理。因靖西市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连天时间长,日光照不足,给病原菌提供了有利的滋生环境,蚕区应禁止晾晒僵蚕,以免污染养蚕环境。

(5)加强上簇及簇中环境管理。上簇前一天,为了避免熟蚕在食剩的桑枝结茧,使用片叶喂蚕,覆盖住桑枝,放平蚕座。当有少量蚕见熟时,可适当地使用蜕皮激素,蚕大部分成熟后,用石灰撒于蚕座,使用簇具给蚕自动上簇。待蚕上簇结束,清理残沙及残枝。调整簇中环境,保持温度在24 ℃~25 ℃,相对湿度70%~75%通风换气,光线均匀。

2.4 加强桑园的管理

(1)选择适合条桑育的桑树品种。良桑饱食,才能使蚕体强健,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减少蚕病发生。条桑育需要多次砍伐桑枝,因此,为了提高亩桑产叶量,需要选择生长迅速、枝条多发、耐剪伐且抗病性好的桑树品种,如桂桑优12、桂桑5号、粤桑11号等桑品种。

(2)桑园合理密植及剪伐。合理的种植密度,更能充分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加快桑树的生长速度。但是密植桑园通风透光性差,桑叶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蚕病。因此,在密植桑园采摘条桑时候,应分批隔行收割,以增强桑树的采光和通风。冬伐留长枝,次年头造,二造剪桑枝喂蚕时留当造新枝10 cm~15 cm,三造剪桑枝,夏伐降枝。

(3)使用条桑的桑树应摘芯。为了促使顶端桑叶增大变厚,条桑收割前一个星期,给桑树摘芯,抑制其顶端生长,避免大蚕吃到过嫩的叶子,对蚕的健康及产茧质量产生影响。

(4)加强桑园肥水管理,做好桑园治虫工作,防止桑园患病昆虫交叉感染,提高桑叶质量。条桑养蚕,对水肥要求极高。桑园因枝条剪伐,桑叶营养消耗大,为了给蚕提高良好的桑叶,应该进行造桑造肥,即每造结束后,应每亩施尿素10 kg,复合肥20 kg~25 kg,以补充因桑枝被伐带走的营养,促使桑树快速出芽生长。春、秋季干旱时期,应该对桑园进行灌溉。桑园应集中处理害虫,园区及周围禁止使用生物类农药。

3 结语

(1)在靖西市条桑养蚕中,主要发生的蚕病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败血病、猝倒病、白僵病等,靖西市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及养蚕技术是这些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2)针对靖西市的特色气候及条桑育蚕病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蚕病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严格消毒,彻底消灭病原及其传播途径是养好蚕的基础。做好养蚕前中后的消毒,才能提高养蚕成功率,达到蚕茧的高产、优质,从而促进产业增效。加强养蚕前中后的消毒工作,蚕室环境、蚕具等要消毒彻底。因条桑育的特殊性,特别要注意保持蚕座干燥。针对不同的蚕病科学用药。

(3)靖西市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石漠化面积大,土地贫瘠,为了提高桑园的产量及质量,确保大蚕良桑饱食,应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冬伐后多施有机肥,给土壤提供持久肥力;做到造桑造肥,补充因剪桑枝流失的养分;注意桑园害虫的防治,切断垂直感染途径。

(4)靖西春季养蚕温度低,要注意小蚕期的加温工作;阴雨连绵的天气,光照分散,空气湿度大,应加强蚕室的通风换气并保持蚕座的干燥。制造不利于病原菌滋生的环境,切断横向传染途径。

(5)加强饲养管理,大蚕条桑育做到良桑饱食,蚕座稀疏,提青分批,淘汰病死蚕。蚕沙要放到指定地方处理。不定期地对蚕农进行养蚕技术培训,推广适合条桑育的新蚕具、新机具,提高蚕农条桑养蚕技术水平,并制定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养蚕技术标准。

[1]李永顺.开发靖西县亚热带资源的拙见[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7(9):29-31.

[2]陈亚梅,黄俊荣.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发生与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8(S2):83-84.

[3]曾卫华,朱山.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蚕桑通报,2014,45(3):44-45.

[4]顾家栋.中国南亚热带蚕丝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02

S884.1

A

2095-1205(2021)11-03-03

赵潇(1970- ),女,壮族,广西靖西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

文柳璎(1970- ),女,壮族,安徽砀山县人,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及管理。

猜你喜欢

靖西蚕农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关于对丙麻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罗常乐作品选
躲雨
法治化背景下靖西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