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下的新时代农村中心小学实践初探
2021-12-02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庄文猛余飞
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庄文猛 余飞
一、新时代农村中心小学德育现状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读书等于赶考。”陶行知的这些话虽然是说100年前乡村学校教育的弊端,但也是当前相当部分农村中心小学教育的真实写照。现阶段的农村教育中,以将来能赚大钱、当大官作为目标的学生占相当一部分,不尊重劳动成果、希望不劳而获的孩子也存在;另一方面,农村中心小学师资不足,部分教师疲于应付,缺乏农村教师应有的乡土情怀,不能把德育工作和农村实际相融合,导致德育工作内容空洞,德育方式、方法单一,德育实效性较差。
二、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与新时代农村中心小学德育现实需求的统一性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在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的路径、践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精神四方面与德育工作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一)目标高度统一性
陶行知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目标凝练为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明确提出乡村教育的五个培养目标,他说小学教育就是要培养手脑双全、志愿自立立人的儿童,其目标是健康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团结自治的精神。由此可见,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又能知情意行、智仁勇合一的人才是生活教育要培养的“真人”,这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内容是高度一致的。
(二)路径高度统一性
陶行知主张给孩子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去锻炼道德行为;他提倡孩子每天自己扫地、抹桌子、烧饭,凡社会角落都有教育的职能,都要用生活来教育;他提出“知情意行合一”,这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度统一。
(三)现实要求高度统一性
农村中心小学是乡镇举办的示范性小学校,是当地的教育中心,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体组织者,对国家教育方针能否全面贯彻教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起着重要决定作用,农村中心小学将成为乡村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让中心小学成为乡镇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但是,农村中心小学不应成为城市学校的翻版,而应有乡村教育的鲜明特色。陶行知1926年在《新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提出:“中国乡村教育是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与农村中心小学德育践行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要求有着高度的统一性。
(四)与教育部2020年《意见》文件精神有着高度的统一性
《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陶行知一贯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尤其重视对儿童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教育,在他创设的学校里因地制宜地办有儿童小农场,让孩子们“种几颗黄豆”“栽几种花草”“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与新时代农村中心小学落实《意见》文件精神有着高度的统一性。
三、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在新时代农村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当今农村中心小学德育需要用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来指导,运用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开展农村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家校携手,从身边小事做起
现代农村中心小学希望孩子实现自立、自强,就应该推动家校携手,从农村家庭实际出发,让孩子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做好农村孩子应该做的事,让其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品德教育、提升道德水平。下面是我们按照学生的学段要求学生去主动完成的事情。
1. 低年级学生要求学会: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吃饭,帮助家长洗碗、打扫卫生;自己整理书桌、书包,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购买铅笔等学习用品;和小伙伴一起跳绳、跳橡皮筋、打水漂、踢毽子;和家人、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放风筝;认识家乡常见的瓜果、蔬菜;认识家乡常见的庄稼。
2.中年级学生要求学会:自己洗衣服、有序摆放生活用品、主动打扫卫生、装扮好自己的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如煮面条、炒鸡蛋等,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熟知家乡常见动物,和家人一起喂鸡、养鸭、放羊、赶牛等;认识常见的农机具,了解农具用途、会操作使用几种简单农具;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包粽子等细致的美食制作劳动;亲自喂养一种小动物,留心观察动物(鸡、鸭、兔、猪、羊、牛、狗、蚕……);熟悉家乡节日风俗习惯,探究家乡独特风俗习惯的来历。
3.高年级学生要求学会:在家长指导下为全家人做饭、洗衣服、洗碗;学会骑自行车、滑板车等;和家人或小伙伴一起野炊;自己制作风筝或其他简单的手工制作;学习嫁接、剪枝、授粉的科学道理,能进行简单的操作;探究家乡在新中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现在人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二)开发农村本土资源,唤醒孩子对乡土的眷恋
陶行知一直反对孩子学习死的知识,主张发展孩子活的本领。他强调农村教育要多用农村鲜活的环境、田园里的活力去发展孩子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让孩子在活动中直接学习到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既能让孩子在活动中习得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爱村之情。农村中心小学孩子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以下基本的参观访问、探究体验活动。
1.低年级学生要求去完成的:参观学校附近的种植园(各种瓜果园、草药园、茶园、花草苗木园……);春游——踏青、赏花、野炊;秋游——观果寻秋、摘果共享丰收乐;参观学校附近的养殖场(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鱼场、养猪场、养羊场、养牛场……)。
2.中年级学生要求去完成的:夏天到田野里观鸟窝、听蝉鸣、捉蚂蚱……制作标本;冬天到果园、茶园参观,听管理人员讲解冬季管理注意事项。到反季节温室种植大棚参观、游览;到果园看现场嫁接、剪枝,听嫁接、剪枝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现场进行简单的操作;采访家乡种植、养殖能手及经纪能人,了解农民合作社、经纪人的运作模式。
3.高年级学生要求去完成的:到生态养殖场、绿色种植园、有机种植基地等特色种养殖场所参观学习;到果园、种养殖场帮助种植、除草、收获、喂养等活动;家乡陈规陋习调查研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调查探究家乡动植物有哪些优良品种,比较优劣,提出建议;家乡土壤特点、气候特点,调查探究家乡特色农产品与家乡土壤、气候之间的联系。
(三)立足新农村建设,培养孩子涵养担当精神
党和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21世纪以来,中央用18个一号文件的形式发文指导“三农”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2015年国家颁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指导下开展的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使乡村变美了:如村里街道变宽了,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村里的垃圾、污水得到了科学的处理,村容村貌大变样等等,这些都发生在孩子身边,孩子几乎每时每刻都置身其中。对于这些建设美丽乡村活动,孩子不应置身事外,而应该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