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策略探析

2021-12-02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心幼儿园孙筱娟

青年心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互联网+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心幼儿园 孙筱娟

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家园共育工作能够更便捷、灵活地开展。教师及时地将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线上交流与沟通,向家长推送丰富的、高质量的育儿资源。在开展项目课程活动时,教师和家长共同审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为课程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并且协助教师做好教学、保育工作。

一、非常时期的经验助推常态化幼教工作信息化

疫情期间,幼儿不能正常入园,然而幼儿教育工作并没有停止,“互联网+”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我园教师录制大量的幼教课程和辅助游戏活动,包括歌谣、手指游戏、体育游戏、亲子互动游戏等,让幼儿宅在家里也能体验到游戏乐趣与魅力。此外,教师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育儿方面的沟通交流、与幼儿进行线上教学和游戏方面的互动,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状况,并对幼儿在家的一日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这些宝贵的经验,促进常态化幼儿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师、家长和幼儿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实时、便捷的沟通交流,增进了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由此可见,“互联网+”为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路径,也为幼儿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开通了绿色通道。

二、利用“互联网+”有效解决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改善家长的育儿意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育儿理念与时代脱节。很多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主要是当幼儿在园发生事故时,而关于育儿的方法和幼儿课程内容则很少有家长会与教师进行细致的交流。在长期幼教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向家长推送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前沿理念,并针对家长教育观念中的误区根据以典型教育案例予以说服,让家长重视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非常有效的技术途径。

(二)丰富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方式

“互联网+”时代,为分享、开放、多领域交流提供了便捷,共享丰富的社会资源。“互联网+”平台的出现,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规避原来线下交流存在的问题。例如,为推进学校项目、微课程活动的开展,教师会向家长发放纸质调查表进行了解,但是回收率较低,填写质量也一般。当教师在微信群通过“问卷星”向家长发送问卷,便捷的方式有利于家长进行及时的回复和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同时,面对面的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展需要考虑家长们的工作时间,不易于经常组织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家长们线上线下交流相结合。

三、“互联网+”支持的家园共育的策略

“互联网+”条件下,家园共育的方式种类繁多,幼儿园和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与时俱进,规范使用。

(一)合理利用多元“互联网+”平台

目前,由于微信公众号、微信方便、便捷,颇受家长和教师的欢迎。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学前教育领域的微信公众号,如幼师口袋、小时光绘本故事、早期教育等,引导家长关注最前沿的幼教信息,转变对学前教育原来的观念,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疫情后,我们发现抖音app较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和家长可发挥其有益的价值,教师可让家长通过抖音app将幼儿在园学的儿歌、手指游戏和舞蹈拍成视频分享在班级的群里。借助家长感兴趣的“互联网+”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随着“落地式”家长学校在幼儿园的推广,家长们经常在微信群进行线上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可教家长使用美篇app将每期的读书交流内容进行编辑,使用喜马拉雅app进行录音,以音频分享交流主题阅读的内容。系列适宜app在幼儿园的推广和使用,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采取各种方式教授家长使用的方法,让更多地家长掌握使用的技能以顺利开展各项活动。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践经验、幼儿的兴趣、家长的使用水平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平台,适宜平台是家园共育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媒介。

(二)“经典+先进”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目前主要通过互联网向家长推送图文消息,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家长产生形式、视觉、审美及阅读疲劳。家长逐渐失去对教育共育内容阅读的兴趣,从而减少跟幼儿园的沟通,错过跟自己孩子有关的很多重要信息与知识。因此幼儿园亟须丰富互联网平台的推送形式,可以尝试不同的形式,或尝试将这些形式进行组合。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家长感兴趣的推送形式,发现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美篇是家长常用的线上交流形式。教师需要熟练使用家长青睐的家园共育交流形式,并在这些平台上编辑和推送丰富的、高质量的内容。

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探索前沿的“互联网+”平台,例如,借助AR、VR实景看校园,网上直播课程等既新颖又真实的形式,让家长通过平台对幼儿园有更切身的体会,对幼儿在园情况进行情境化地体验,从而拥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教师与家长共同丰富内容。教师方面,可以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每天发送的内容要少而精,视频和图片里尽量每一个幼儿都要出现一次,或者制作一个美篇将幼儿的一周活动进行总结再推送给家长;家长方面,可以通过视频或者美篇的形式将自己的技能通过微信群进行展示,例如,有的家长厨艺精湛,会制作各种美食,可以制作微视频进行分享;有的家长是音乐老师,可以录制弹唱一首歌的微视频让更多的幼儿进行学习。依托“互联网+”平台共享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增进家长之间的情感,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家园共育工作。

(三)规范家园共育管理制度

在家园共育实践中,我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讨论发现:一方面,由于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微信群发布一些与幼儿教育无关的内容,同时对教师发布的内容不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回复,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负担;另一方面,存在微信群中刷屏的现象、校园网站家长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教师可针对以上现象与家委会成员制定微信群使用的时间制度,规范微信使用的方式,避免不宜的微信使用方式影响微信对家园共育的作用。同时,可以进一步制定“互联网+”平台使用的总制度,约束家长们的线上言行,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除微信平台外,“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形式还有很多,如微信公众平台、QQ群、微信群、相关的APP、校园网站等,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各种平台的功能期待上,都表现在家园同步功能和互动功能,而在访谈中教师们表示希望家园共育的方式能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内容、有互动的新型家园共育平台。因此在该平台的搭建之初,就应该确立以“家园互动”为中心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发功能、设计栏目和更新维护。通过建立家园互动专栏或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园和家长以及家长之间地有效沟通,形成依赖平台的家园长效沟通机制。

此外,幼儿园电教管理人员、教师与家委会成员需要相互协商提出相关的考核制度,以检查教师工作,避免出现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注重发布内容的质量只注重内容的数量的现象。幼儿园要制定有效的“互联网+”条件下家园共育的制度以提高各种平台发布的内容水平,同时行政要分年段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里实时关注教师发布的内容以及家长的反馈,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评价和完善。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关涉到学前教育领域思想观念的变化,并改变着学前教育的环境、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在“互联网+”平台使用中信息获取素养和使用技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幼儿园和家庭有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幼儿园教师的班级管理,让幼儿园发展更为长远、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互联网+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