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蜗牛 大智慧
——巧用偶发契机,助推新教师成长

2021-12-02黄苏进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蜗牛资源幼儿园

文 黄苏进

近几年,随着幼儿园办园规模的扩大,我园新教师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为了让新教师能够紧跟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步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我园采取了“行政与新教师点对点指导”的方式,对新教师进行直接指导。

一、发现蜗牛

一天雨后的早操时间,在滑滑梯旁游戏的星星发现了蔷薇花的叶子上有一只蜗牛,他惊喜地喊道:“快来看呀,这里有一只蜗牛!”随即,几个小男生便寻声而去观察蜗牛,并热烈地讨论着。此时,站在一旁的郭老师一直静静地观察着他们。我轻声地提醒郭老师,她才恍然大悟地拿出手机,开始记录幼儿们观察、讨论的过程。

【分析】从郭老师的这一行为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新教师,郭老师缺乏敏锐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没有及时记录幼儿行为的意识。我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提醒他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可以帮助郭老师积累观察中的价值点和记录幼儿行为的经验。

二、话说蜗牛

回到班级,郭教师将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全班幼儿观看。“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我知道蜗牛有触角的。”“蜗牛触角很长,他还有黏液……”幼儿们的回答似乎偏离了郭老师的预设,此时,郭老师连忙接过幼儿的话说:“这里还有一段视频,我们再来看看,看看这次你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分析】为了帮助郭老师准确把握围绕资源谈话的方法,我运用了和她共同梳理本次谈话主题可以达成的目标以及推荐相关文章的方式帮助她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提升其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三、蜗牛趣事多

接下来几天,在郭老师班级的自然角,有幼儿将蜗牛养在放桑叶的玻璃瓶里,旁边还有“蜗牛奇遇记”展示板块;在阅读区,有幼儿找来了《蜗牛的故事》《蜗牛的家》等绘本;在科学区,有幼儿制作关于蜗牛的观察记录表……经过自然角时,我追问郭老师“蜗牛奇遇记”展示板的作用,“是想让幼儿们都了解蜗牛所吃的食物。”郭老师回答道。“聆听同伴分享是一种获得经验的途径和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关于蜗牛吃什么的经验呢?”郭老师稍稍顿了一下,立即回答道:“应该把这些食物找来,让幼儿直接观察了解蜗牛吃什么,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就这样,关于蜗牛的探究活动,郭老师和幼儿们一直在继续。

【分析】在幼儿们发现蜗牛后,郭老师预设出在自然角观察蜗牛吃什么,在科学区探究蜗牛的外形特征等活动,但是在活动中,郭老师尚不能较好地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行动。为此,我选择了自然角展示板块作为探究的话题,和郭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帮助她解决如何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深度探究的问题。

四、案例反思

(一)看——学会从发现儿童到发现教师

《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具备观察分析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为了帮助新教师学会观察,作为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要善于发现新教师的真实需求,才能不断优化和升级自己的专业指导水平,从而探寻出更适宜的策略,支持、助推她们的专业成长。

(二)问——从看到行为到听到思考

作为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我们首先要打破告诉新教师怎么做的方式,多去关注、询问她们对资源、活动的真正想法,以及专业成长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教研、谈话以及分享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得新经验。

(三)引——从分析行为到落实行动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在发现新教师具有“资源”意识,尚不能熟练掌握资源运用方法时,要引导教师从主题活动目标入手,客观分析资源的价值和幼儿与资源互动的行为,探寻出资源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策略,逐步帮助教师成长为基于实践的研究者。

猜你喜欢

蜗牛资源幼儿园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爱“上”幼儿园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想念幼儿园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