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
2021-12-02庞久龙
庞久龙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朝阳122000
猪衣原体病在猪养殖生产过程中是常见病,该病影响最大的是妊娠母猪以及仔猪,妊娠母猪患猪衣原体病常会发生流产、不孕、死胎、畸形胎等。猪衣原体病的发生通常呈群居性,如果不进行及时地预防和治疗,将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猪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是由衣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由于衣原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存活的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在阳光下只能存活6 d,在干燥条件下可以存活4~5 周,在水中能够存活17 d 左右。一些常规的消毒剂均能在数分钟之内杀光衣原体病毒,但是衣原体对煤酚类化合物以及石炭酸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此外,陈维等[1]研究调查表明,衣原体不能通过人工培养基培养,一般只有在鸡胚或鸭胚卵黄囊中才能进行培养,也可以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培育和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2 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原生小体,是成熟的衣原体,没有繁殖能力,但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成熟的原生小体进入易感动物体内直接会发育成原始体,实体能够繁殖,没有感染性。
2 临床症状
在猪养殖生产过程中,猪衣原体病贯穿猪的不同年龄阶段,主要是以断奶前后的仔猪以及妊娠母猪的发病率最高,其次对种猪以及2~3月龄的幼猪影响也比较大。不同类型的猪在患上猪衣原体病后有不同的类型表现,主要有以下4 种分类,分别是肠炎型、肺炎型、流产型以及关节型等4 种类型,具体根据猪的不同临床症状来判断。
猪衣原体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11 d。在生产过程中,妊娠母猪感染致病将会在妊娠后期突然出现流产、早产以及弱猪苗等现象,生产出来的弱猪苗个体较小,身体柔弱,部分在出生后2~3 d 死亡,在生产过程中以初产母猪的发病率最高。一般经过良好的治愈后,将不会再发生哺育或者再次流产等现象。种公猪在生产过程中感染此病,将会出现采食降低、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现象,在临床上还会发生睾丸炎、尿道炎等现象,同时降低了精液的品质以及活性,严重影响交配和受胎情况,加速种公猪的淘汰速度。
3 诊 断
该病在诊断时需要严格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分析,尤其是该病与其他疾病相似,不容易进行辨别。尤其需要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相区分,这两类疾病猪都会发生呼吸障碍等现象。如果在临床上还出现仔猪腹泻、粪便异常等情况,需要与大肠杆菌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相区分开来,加以诊断。
常采用实验室诊断的方式进行确诊,一般还可以采用鸡胚分离、病原分离等方法。实验室诊断方法通常为解剖病猪,从病猪的脊髓或者肝脏中取样做切片涂片,经过10 min 的干制后通常采用甲醛固定1 h,然后放在油镜下观察,发现紫色或蓝色小体,其中紫色小体为具有感染性的原体,而蓝色小体为具有繁殖性的原始体。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措施
猪感染衣原体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饲料添加饲喂和注射方式进行,常用的药物有四环霉素。在生产过程中,在确诊的前提下需要合理根据患猪的发病情况来饲喂药物。根据于爱露等[2]研究调查表明:轻度发病的猪一般会选择将四环素粉按照1∶1 000的比例拌入饲粮中,每天喂食,连续1 个月进行治疗。发病较重的情况下,采取静脉注射法,使用盐酸四环素粉溶解液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方便缓解病情。猪的衣原体病有3~11 d 的潜伏期,因此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四环霉素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减少损失。
4.2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饲喂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猪舍内要注意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情况良好,确保猪处在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中,要及时清洗猪舍,防止污染,造成细菌的大面积繁殖,易于疾病的传播。合理饲喂,控制好饲养密度,避免造成拥挤现象。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从外地以及国外引种,在引种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饲喂隔离,在检疫合格之后才可以引进投入猪生产使用。
4.3 加强饲料管理
在饲料方面,需要进行严格把关,禁止饲喂霉变的饲料,造成饲料出现霉菌,使得生产中猪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等现象,如果猪群出现食物中毒等现象,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就会容易感染上衣原体病毒。饲料要尽可能地控制其湿度和温度,在饲喂猪群时需要采用一部分样品进行化验,确保饲料的饲料质量合格过关[3]。
5 结 语
猪衣原体病毒是猪群中容易发生以及传染性很强的一类疾病,一旦发生将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由于该病的隐性感染较多,临床症状复杂不明显,容易被混淆忽视,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好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