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以中班“种植黄瓜”活动为例
2021-12-02文谢菲
文 谢 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幼儿园里的小菜地成为幼儿亲近自然、自主探究的重要资源。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小菜地的教育作用?如何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如何生成具有班本特色的课程?如何看见幼儿的高光时刻呢?下面,我以中班“种植黄瓜”活动为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思与行。
一、不断发现幼儿,和幼儿充分对话
(一)认真审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马拉古奇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幼儿是天生的哲学家,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时常会冒出一些童言稚语。我们将幼儿的对话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幼儿的“一百种语言”既富有个性和童真,又显得零散和多变。他们可能今天对泥土里的小蚂蚁感兴趣,明天又对小菜地里的黄瓜感兴趣。教师需要留心记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认真审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从中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返园初遇黄瓜后,生发了许多关于黄瓜的对话,如“黄瓜小小的,我轻轻摸了一下有毛茸茸的感觉”“黄瓜尾巴上有黄色的花,有的花都已经掉下来了”,可见他们对黄瓜的兴趣十分浓厚。
(二)基于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顺序来设计活动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承尊重幼儿生长规律、跟随幼儿发展脚步的理念,而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重要桥梁就是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虞永平教授提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一定离不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教师要对照《指南》《纲要》等文件中的发展目标,筛选出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开展的活动内容。《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当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幼儿更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表达欲望。于是,我们发放了《黄瓜调查表》,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想法和前期经验,然后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活动。
(三)敏锐发现幼儿的发展需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点滴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逐渐退位,以观察者的身份密切关注幼儿与黄瓜的日常互动和发展需求,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日记是对当天活动的记录,也是下一次活动的依据,更是幼儿“高光时刻”的体现。
例如,5月27日,幼儿返园初遇黄瓜,主动和教师、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6月2日,幼儿初步感知到黄瓜长短、粗细和弯曲程度的不同,并用多种方式进行表征;6月3日,幼儿进一步关注到菜地里的黄瓜不是独立的存在,它和周围事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6月8日,幼儿进行黄瓜写生活动,发现新问题“黄瓜为什么长得不一样?”6月10日,幼儿用多种方式测量黄瓜;6月11日,幼儿在触摸黄瓜时产生新问题“黄瓜上为什么是刺刺的?”……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关经验,发现真问题,构建真经验,体验真生活。
二、珍视问题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重视幼儿的情绪情感,鼓励幼儿自我表达
我们重视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情绪情感,鼓励幼儿通过语言、动作、艺术、诗歌创编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如幼儿在小菜地发现了黄瓜各方面的不同之后,及时回班生成了讨论活动。有的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黄瓜的长短,有的幼儿用绘画表现观察到的黄瓜粗细以及开花情况,有的幼儿用诗歌来描述黄瓜,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基于幼儿的兴趣,我们在小菜地进行了户外写生活动,在黄瓜藤架旁,幼儿坐在小椅子上,手持画板和画笔,仔细观察并将他们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画纸上。于是,画纸上慢慢出现了弯了腰的黄瓜、海绵一般的叶子、飞舞的蝴蝶和钻来钻去的小虫子。幼儿采摘黄瓜后,对黄瓜热情高涨。于是,我们给幼儿留白的时间,鼓励他们和摘下的黄瓜互动。有的幼儿将弯黄瓜放在手臂上当“拱形黄瓜桥”,有的用黄瓜表演杂技,把黄瓜顶在头上不让它掉下来,还有的高高举起黄瓜,当成弯弯的钩子……幼儿在进行自我表达时是兴奋快乐的,也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样的活动才显得生动有趣、熠熠生辉。
(二)坚持问题导向,引发科学探究活动
好的科学探究活动应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并能习得新的经验。本次黄瓜活动中,幼儿先后发现多个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如对于问题“黄瓜到底有多长?”幼儿基于以往的经验,用尺子、麻绳、纸条、积木、冰棒棍、手臂、勾线笔、标记贴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对黄瓜进行自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问题“直黄瓜和弯黄瓜一样长吗?”“弯黄瓜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不同的测量工具有什么不同?”幼儿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尺子、积木等硬质材料和麻绳、纸条等软质材料的区别,他们将这一次的测量结果和之前做比较,发现虽然直黄瓜和弯黄瓜两端的距离差不多,但是黄瓜的实际长度并不一样,由此在解决问题中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也积累了新的测量经验。在与黄瓜的互动中,幼儿不断产生新问题,如“黄瓜为什么叫黄瓜?它以后会变成黄色吗?”于是,他们继续观察,通过直接感知与自主探究来获取新经验。幼儿还迁移了已经从黄瓜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用树枝给小河边的黄瓜藤、南瓜藤等做支架,充分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三)善用科技手段,多感官促进发展
在自然测量过程中,幼儿触摸黄瓜时激发了新的探究兴趣——黄瓜身上为什么是刺刺的?我们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在环境中提供有助于其探索发现的材料,如关于黄瓜的绘本。幼儿借助工具书和多媒体等多种渠道,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最后了解到黄瓜身上的刺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幼儿使用从家中带来的废旧手机、儿童相机等拍下自己发现的现象,进而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植物也会通过刺来保护自己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幼儿生活中不乏电子产品,我们可以筛选并投放适合幼儿自主探究的机器人、废旧手机等,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充分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三、生活化的教育和教育的生活化
(一)寓教育于生活,开展劳动教育
小菜地是进行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和黄瓜互动,亲自采摘黄瓜并到生活馆制作美味的黄瓜拼盘,和同伴分享美食。幼儿将多余的黄瓜带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黄瓜炒木耳、黄瓜塞肉等美食,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二)将生活化的游戏材料融入区域游戏
最好的游戏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们将黄瓜融入班级各个区域,不限定玩法,丰富了班级主题区域和学习型区域的游戏。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我们也不断发现他们的“哇”时刻。幼儿对黄瓜的内部产生了好奇心,于是,我们在生活区开展了“黄瓜切切乐”游戏,用横切、竖切、合作切等多种方式切开黄瓜,发现里面的黄瓜籽排成圆圈,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幼儿又摸摸切开的黄瓜,发现不一会儿汁液就变得黏稠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游戏,他们用切好的黄瓜片做面膜;让黄瓜片变身成为黄瓜卷;科学区里幼儿进行排序、测量等游戏;资源区里幼儿热火朝天地开展“撕纸贴贴乐”“黄瓜水粉画”“制作手工黄瓜娃娃”等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的内容和生活化的游戏材料都激发了幼儿极大的探究欲望和游戏兴趣,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有发展”,师幼之间也形成了有效的互动。
黄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也是适合幼儿春种的资源。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跟随着幼儿的脚步,审视他们的“一百种语言”,以《指南》《纲要》为抓手,把握每一次教育契机,生成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的活动。其次,教师要珍视幼儿的问题价值,引导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经验,用日记等形式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高光时刻”,做一名有耐心、肯放手的智慧型教师。最后,生活化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生活化,黄瓜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中来,也要回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和学习品质,真正做到“于自然而育,以生活而思”。相信幼儿在四季种植和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也能逐渐理解“四时有序、万物更替”的生态学原理,能够更加珍惜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无限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