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本真,让幸福生长
——构建幼儿生长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2021-12-02文张莉
文 张 莉
课程建构是幼儿成长的快乐途径,是团队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园所成长的文化载体。多年的课程研究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构适合本园实情的园本课程。我园生长课程体系构建是在游戏精神视域下,以“尊重生命,自然生长”为核心理念,对已有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整体构建,建立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框架。我们的体系柜架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一、课程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分别简称《纲要》《指南》)都强调:“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为幼儿创造快乐成长的教育环境。”自课程游戏化实施后,我区教育局对幼儿园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全面贯彻课程游戏化精神,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
为此,我园以幼儿生长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切入口,架构促进幼儿发展的生长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是“幼儿生长”的快乐路径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我园以“致力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自由、充分、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课程宗旨,着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幸福儿童。我们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幼儿在不断地操作体验、互助合作中,不断生长。
(二)课程是“团队生长”的有效手段
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我们学会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适宜的课程,如何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如何根据课程特质进行主题评价,更好地收集活动资源,更好地发动家长的力量,更好地与团队互助合作等。
因此,课程实施提升了我们的能力,促进了我们专业化发展。
(三)课程是“园所生长”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落实需要环境的支撑,班级环境、公共环境等都应为园所文化服务。幼儿园的环境是“会说话”的环境,需要为园本课程服务。因此,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催生有意义的幼儿园环境,并最终落实幼儿园的“生长文化”。
二、课程核心概念和理念
(一)核心概念
我们将“游戏精神”与“自然生长”相连接,在开放、生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遵循幼儿的生长方式和规律,探索幼儿“生长课程”的游戏化策略和实践方式,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自然生长,得到尊重、理解、关爱、激励,使每个幼儿的个性、品格等得到发展。
所谓游戏精神,就是一个人自主地创造和愉悦地体验生命的能力、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幸福的积极精神。我们视游戏为一种幼儿存在的模式,把游戏视为教育幼儿的一种方法,让幼儿在游戏当中得到启发。
生长的本意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教育者视角审视生长课程,从而发现每一位幼儿的兴趣爱好,构建幼儿喜欢的活动,实现每一位幼儿能力、智慧、体质、品格、人格、文化的生长。生长课程就是从幼儿自然天性出发,承认幼儿生长的潜能与个性,尊重幼儿生长的时间与速度;着重创设支持开放的生长环境,集结丰富适宜的材料资源,提供自主融合的活动与方法;培养有持续生长力的现代人。生长课程,是以关注生命的生长与美好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游戏精神视域下幼儿生长课程,以幼儿为研究对象,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课程中,获得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二)核心理念
“尊重生命,自然生长” 是生长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自然的、生长的、亲历的”是我园生长课程的三个关键词。
所谓“自然的”,指的是关注户外、关注动植物、关注生活。幼儿和自然亲密接触,在亲近和喜爱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跃动和惊喜;我们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开放、动态的课程,运用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营造班级活动环境,提升各项活动的教育质量,运用师幼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方式,引导幼儿参与体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所谓“生长的”,指的是让我们的教学充满创造性、让幼儿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游戏的状态去学习和生活,去体验,去探险;我们和幼儿在双向互动中共同创造“生长”。课程在我们、幼儿、家长的共同推进中不断创造、丰富、完善,成为幼儿生命历程中的一段宝贵记录,同时实现园本课程的生长。
所谓“亲历的”,指的是让幼儿关注身边事,在亲历和体验中成长。“生活即课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课程的可能来源和教育因素。增加幼儿经验的结果不只包括知识,还包括体验中的精神成长。“亲历”是幼儿在对我们、同伴、材料、环境、清实等周围世界的主动作用下,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途径
1.整体构建,逐步完善
“生长课程”的构建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课程的实践研究是在课程理念指导下,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开发与完善。我园生长课程根植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通过调查、观察、反思、梳理,以主题活动、项目活动等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在课程建构的情境中引导教师认同、融入、创新,保障园本课程的系统、均衡发展。
2.四园联动,长效推进
我园有四个园区,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主要以中心园引领辐射,带动三个社区园建立七个子项目课程研究小组。中心园引领各项目组成员每学期确定阶段重点,诊断研究问题,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研究、学习,交流和经验积累。随着课程研究的进展,在沿着原定计划有序开展课程研究的同时,我们注意发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研究内容和节奏,确保方向准确,基于实践,真实有效。一是一致性与个别化相结合。帮助各社区园认真反思、梳理本园资源、发展水平和需要,形成切合本园实际的子项目课程,使课程源于实际,归于实际,真正满足园所实际需要;二是自主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鼓励各园所开展自主研究,避免“等”和“靠”,对于园所研究中好的做法及时给予鼓励并加以推广,增强园所研究的自信心;三是自主性与共享性相结合。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园所之间逐渐形成了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园所在自主研究过程中遇到困惑时,会主动向其他姐妹园的个人和微信共享平台寻求支持和帮助,借助学习共同体带动园所生长课程建设的发展。
(二)课程组织形式
1.核心课程:基于生活化的主题线索系列活动,围绕生命与运动、探究与发现、表现与创作三个板块,涉及阳光运动、自然生活、球类游戏、环保教育、科学探究、音乐素养、美术游戏七个领域,适合集体或小组共同学习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2.个别化课程:在班级各类区域活动、幼儿园工作坊和户外园地中,适合个人或和同伴自由学习与发展的各种游戏操作活动。
(三)课程实施要点
1.活动——让生长特色看得见
学苑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相应经验的教学活动。
游戏活动:师幼共同确立游戏主题、内容、角色、场地空间和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和同伴的交流中自主解决问题,在充足的游戏时间里不断建构新经验。
生活活动:结合课程游戏化理念,深入研究一日活动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自主化管理,将一日活动时间灵活化,为幼儿创设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生活与学习氛围。
节日活动:结合幼儿园课程核心理念和中外传统节日,每学期确立一个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家长、社区资源,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鼓励家长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成为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员。
社团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体能发展需求,打造生长特色社团,尝试用幼儿喜欢的方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社团活动。
2.记录——让幼儿生长看得见
我们重视记录幼儿真实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过程性资料的记录和收集。我们通过观察实录、拍照或录像、表格记录等方式呈现过程;幼儿通过活动回顾、绘画日记、表格记录等方式呈现过程;家长通过班级漂流本、育儿日记、表格记录等方式呈现过程。班级环境充分体现“生长”、体现 “过程”,呈现两个主题的内容。班级环境中的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提供要能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同时,引导幼儿合理利用材料,养成节俭的习惯。
3.参与——让家长资源看得见
我们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园本课程内容的丰富、结构的合理和质量的提升。园部每学期分年级组进行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召开家长会、家委会,成立家长护学岗、评选优秀家长、各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轮流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