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白居易诗中的古琴与琵琶音乐

2021-12-02侯杨雪儿

艺术品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点校古琴琵琶

侯杨雪儿

白居易(公元772—846 年),字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小就“聪慧绝人,襟怀宏放”1,29 岁时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仕途。然而他仕途并不顺利,在出任左参赞大夫期间因进谏得罪权贵,接连遭贬,先是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又贬为江州司马。从“对策高第,擢入翰林”到“流徙江湖”“几沦蛮瘴”2,被贬的经历使白居易的人生发生了巨变。而他本人也是“宦情衰落”“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性情为事”3。

白居易相当爱好音乐。他不仅从聆听者的角度去欣赏音乐,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本人也常抚琴自娱。在《醉吟先生传》中,他说自己“性嗜酒,耽琴淫诗”“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4。在白居易遗留下来的近三千首诗歌中,提及音乐的有四百余首,足见他对音乐的热衷。

一、白居易诗中对古琴音乐的描写

白居易爱听琴,爱抚琴,在他现存的诗作中,以“琴”字为题的诗就达二十余首。在白居易的笔下,与古琴相关联的诗作展示的多是清风皓月,山水自然。例如“千年古涧石,八月秋堂琴。引出山水思,助成金玉音”5。或是“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6。又或“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7。以及他老年时所做的“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8“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9“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10等等。白居易以古琴为题的诗中还有一类,是对古音凋敝、不为时好的感叹。如“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11“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12等。

在白居易的诗中,古琴表现出的有“澄然秋潭”“幽然谷应”的清与静,有他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有豁达闲适的人生志趣,也有“众耳喜郑卫”的忧虑。

二、白居易诗中对琵琶音乐的描写

琵琶,又称“批把”,相关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中:“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东晋时期,曲项琵琶经印度由波斯传入我国,并且与中原的直项琵琶相互融合,产生了四弦四项的横抱式琵琶,到了唐代,琵琶经过发展演变,增加到十品,演奏姿势也由横抱转为竖抱,演奏手法也有用拨子和指弹两种。唐代的琵琶音乐极为繁盛,现在出土的唐乐伎俑群中,大部分形象都持有琵琶。

在白居易笔下,与琵琶有关的最出名的诗作当属《琵琶行》。诗中不仅描写了琵琶女的演奏(“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的音色与表现力(“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还有对琵琶女的身世的悲悯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除了《琵琶行》,白居易还有一些写琵琶的诗作,例如“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13,“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14,“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15“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16等等。可以看出,有关琵琶的诗句中,诗人的情感起伏更加明显,并且愁思别绪更多。此外,白居易还作有《新乐府五弦弹 恶郑之夺雅也》一首,诗中虽然描写“五弦”琵琶“听者倾耳心寥寥”“冰泻玉盘千万声”“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但其实对这类音乐的流行是持批判态度,这一点从标题及诗末的“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中可以看出。

三、白居易诗中古琴与琵琶的对比

通过前文列举可以看出,在白居易笔下,古琴和琵琶是以不同形式和重量出现的。出现古琴的诗文表达的多是人生志趣、知己相酬,以及对古音凋零的痛心疾首。而出现琵琶的诗文有笙歌宴饮的欢闹,有对底层乐者的同情,也有很多展现的是诗人内心的惆怅悲叹。

从荀子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到桓谭“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古琴一直被视为音乐“正统”的代表。魏晋名士嵇康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作《琴赋》专写古琴的珍贵美妙,陶渊明也是“欣以素牍,和以七弦……乐天委分,以至百年”17。

而琵琶作为外来乐器的代表,虽然自它流行伊始,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为它写下诗文留下赞叹,顾况诗云:“鬼神知妙欲收响”18,元稹也感叹“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19。尽管它有着与中原音乐结合的部分,但在文人眼中,琵琶仍是“俗乐”“郑声”。

这种差异或许出于三个方面。第一,从单纯的音乐听觉方面说,古琴继承的是“迟缓、从容,略带矜持的演奏风格和周代严肃庄重的精神气氛”20,它的音色深沉古朴,悠长而有余韵。琵琶则两手的配合密切而灵活,音色清丽,短促干净,同时琵琶擅长繁复密丽的音响交织效果;第二,从演奏者群体来说,古琴的欣赏者同时也是演奏者本人,演奏古琴的人群是文人士大夫,他们鼓琴是为了“自娱”。而琵琶演奏者除了几个著名历史人物如王昭君、唐玄宗李隆基外,大都是民间乐手、教坊乐伎,是社会底层,他们演奏是为了“娱人”。第三,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历史长河中,古琴的意义逐渐从先秦时期“礼乐”代表中的一个乐器变化成为文人的精神象征。古琴代表的是文人向往山水自然的心胸,也是他们不与世俗同流的气节,这一点在社会变动、政治权力倾轧严重的时候最能突显。例如嵇康在面对死亡时,“索琴弹之”,以一曲《广陵散》为生命画上句号;南宋琴家郭沔为表山河破碎的愁思而作《潇湘水云》;明末琴家徐上瀛在经历民族兴衰之变后写《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希望礼乐复归,挽回世道人心;而反观琵琶,它没有被赋予如此沉重的历史意义。其实在琵琶,甚至文人所指“俗乐”背后,也有离愁别恨,有底层人民的挣扎和不平。在白居易与琵琶有关的诗作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21,以感伤的口吻写出白居易对已故的琵琶乐伎的同情和怀念。在批评世人好俗乐而轻雅乐的《五弦弹》中,描写琵琶的演奏是“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而“曲终声尽欲半日,四坐相对愁无言”。虽然白居易本意是想要表达琵琶音乐失去了“正始之音”的“中正平和”,过于煽动人的情绪,但这些描写也从侧面反映了琵琶乐人的技艺高超和内心愁苦。因为假如不是由心而发的音乐,达不到这样触动人心的效果。同样的描写在《琵琶行》中也能看出。

四、白居易的音乐思想

在对于音乐的态度上,一方面,白居易也主张“礼乐相济”,认为“礼行故上下和睦,乐达故内外和平”22,但另一方面,白居易也在《策林四·复乐古器古曲》中的支持观点是社会影响“乐”而非“乐”对社会产生影响。

白居易对待音乐看法的复杂性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对于代表俗乐的琵琶,他虽然写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样赞叹琵琶表现力的诗句,却同时也写出“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澹节稀声不多”来表达其崇雅厌俗的态度。

取“雅”乐而舍“郑”乐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但究其缘由,更多的是从政治工具角度而非音乐本身出发进行选择。作为深受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文人,白居易的思想中崇雅厌俗的部分显而易见又无可厚非,但他对俗乐的矛盾态度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不同于无态度地全盘接受“雅”“郑”之分之辈,而对音乐本身的内涵及音乐对人的影响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注释

1《旧唐书·白居易传》。

2同上。

3同上。

4(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

5(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崔湖州赠红石琴荐焕如锦文无以答之以诗酬谢》。

6(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好听(一作弹)琴》。

7(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松下琴赠客》。

8(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对琴待月》。

9(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闲卧寄刘同州》。

10(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郡西亭偶咏》。

11(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废琴》。

12(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邓鲂张彻落第》。

13(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听琵琶妓弹略略》。

14(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琵琶》。

15(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酬周协律》。

16(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17(晋)陶渊明,《自祭文》。

18(唐)顾况,《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19(唐)元稹,《琵琶》。

20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21(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22(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礼部试策第五道之三》。

猜你喜欢

点校古琴琵琶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天津区县旧志点校》蓟县卷整理出版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