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习惯开启早期阅读之门
——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2021-12-02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机关幼儿园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机关幼儿园 林 青
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阅读习惯是由实践巩固下来的阅读方式、方法、程序等的通称,即适应阅读所需要的、熟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式。科学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阅读习惯则成为阅读活动的阻碍,淡化阅读成效。早期阅读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阅读行为,更要注重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从小在科学阅读习惯引导下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活动,为其后续阅读乃至终身阅读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的早期阅读中,幼儿的阅读习惯整体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电子阅读产品的过度依赖,对传统读物不感兴趣;阅读没有养成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阅读过程中三心二意、心猿意马;阅读中过度依赖父母和教师,自主阅读意识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的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一、培养纸质阅读的习惯,让书本成为学习伙伴
在电子产品得到广泛普及的当下,幼儿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其中也包括电子阅读产品。电子阅读产品给幼儿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其图文声像结合的特点也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然而过早过度地接触电子阅读,一方面会使幼儿形成依赖心理,抵触纸质书本;另一方面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尤其是导致儿童近视。近年逐年提高的儿童近视比例也表明电子阅读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早期阅读习惯培养中,纸质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应尽可能地减少幼儿接触电子阅读的机会,让幼儿亲近纸质图书,与图书做朋友。
一是精选绘本,让幼儿爱上图书。海量的绘本市场在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材料的同时,也存在绘本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让幼儿爱上绘本,首先就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绘本。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绘本要寓教于乐,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如纯手绘的《玩转数学》、全球畅销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歪歪兔自控力、逆商等系列教育绘本都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次,绘本要类型多样,给幼儿丰富的选择,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需要。儿童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得到保护,要尊重幼儿阅读兴趣和心理需求,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读物,如故事类绘本《365睡前故事》《大卫去漂流》、科学类绘本《奇妙的科学》《我的小影子》、文学类绘本《西游记(美绘本)》《成语故事》等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最后,绘本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要图文并茂,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符合幼儿学前阅读基础,确保幼儿读得懂,满足幼儿独立阅读需要。
二是制作绘本,让幼儿亲近图书。幼儿活泼好动,将阅读与美工结合起来,让幼儿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基础之上,在父母、教师的帮助下制作平面或立体的手工绘本,如《小青蛙找妈妈》《小猫钓鱼》等情节内容简短又富有童趣的绘本。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想象情节画面,通过自己的绘画来表现,再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写上简单的文字,通过绘画、裁剪、粘贴等趣味的手工,制作成一本本心爱的手工绘本,相互传阅、爱不释手。手工绘本展览调动了幼儿和家长的参与热情,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将熟悉的故事制作成手工绘本,在班级里传阅,激发了幼儿的阅读热情。
二、培养常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必需
习惯成自然,然而早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幼儿没有阅读习惯,幼儿没有把阅读作为每天必做的事,兴趣来了就读一读,没有兴趣则不读,没有坚持每天阅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十分普遍。早期阅读的习惯培养,就要从每天坚持阅读着手,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家长要重视引导和敦促孩子阅读,给孩子制订日常阅读计划,坚持每天不少于15分钟的绘本阅读,让阅读习惯成自然。
一是阅读区活动的常态化。幼儿园要坚持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阅读区活动,让幼儿自主阅读,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以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最好将每日阅读时间固定化,让幼儿形成条件反射,养成阅读习惯。常态化的阅读区活动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教师不限制幼儿所选读物,也不限制幼儿的阅读方式,坐着,躺着,卧着,只要幼儿喜欢且不打扰到他人,都是许可的。
二是抓好睡前绘本阅读。阅读习惯的养成要落实到每一天之中,亲子阅读是建立亲子情感和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重要渠道。工作日幼儿在家的时间较短,阅读时间适合以睡前阅读的形式开展。既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又可以以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坚持每天睡前15分钟左右的阅读,让睡前阅读成为一日阅读的重要环节。每日一读,积少成多,能让幼儿的阅读积累大大丰富起来。
三是制订周末与节假日的阅读计划。在周末以及法定节假日,家长要给孩子制订一日的阅读计划,做到上午、下午、睡前三次且每次不少于15分钟的阅读。在习惯养成之前可以制订阅读计划表并张贴出来,每完成一次就画“√”,敦促孩子定时定量完成阅读任务。当孩子习惯了每天的阅读任务之后就不需要阅读计划表的辅助,孩子在头脑中已经形成阅读生物时钟。
总之,一日阅读容易,日日阅读很难。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引导幼儿形成日常化、常态化阅读习惯,将阅读当作一日生活的必需,达到习惯成自然的效果,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常态化阅读,极大地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提升幼儿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牢固的生活习惯。
三、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让阅读知识入脑入心
阅读的本质是一项思维活动,三心二意的阅读时间再长、读得再多也没有意义。早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专心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不做与阅读无关的事情,不随意中断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记忆、思考、理解和质疑,在阅读中提高记忆力、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一是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求幼儿记得绘本的大致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来简单地概述绘本情节内容,通过讲绘本故事的方式给幼儿提供阅读表达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幼儿会有意识地记忆书本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书本情节。
二是设置阅读问题检查阅读成效。教师围绕幼儿所读的图书,设置简单的问题,考查幼儿阅读的认真程度。如小班故事绘本《咕咚来了》的阅读后,教师给幼儿提问:“小动物们最后看到的‘怪物咕咚’是什么?”(木瓜掉到水里的声音)若幼儿能够正确回答,则说明幼儿读绘本读到心里去了。
三是引导幼儿思考质疑。幼儿只有认真阅读了、思考了,才有思考与质疑,幼儿的阅读思考体现了幼儿在阅读中的认真思考。在绘本阅读之后,鼓励引导幼儿就所读的绘本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法,让阅读闪烁思维的火花。如中班绘本阅读《永远永远爱你》中,有幼儿提出:“小霸王龙良太最后为什么没有回到慈母龙妈妈的身边?他不爱妈妈了吗?”教师就这个问题让小朋友们交流,最后得出:良太意识到自己碰到的凶恶的霸王龙叔叔就是自己的爸爸,如果回到慈母龙妈妈身边会给她和弟弟带来危险。幼儿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融入思考,真正读懂读透了绘本。
四、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让阅读真正自主自由
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活动,然而不少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自主性,过度依赖父母和教师,以听故事代替阅读,这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早期阅读要借助通俗易懂的绘本读物,在幼儿自主阅读中融入幼儿自己的认知和理解,避免听书式、灌输式阅读。
一是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自主选择权。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阅读喜好,对于幼儿读什么、怎么读、在哪里读、以何种姿势读等,不必过多干预,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让阅读成为幼儿自主学习与活动行为。在幼儿园阅读区活动以及家庭阅读中,都应给幼儿充分的选择权利,呵护幼儿阅读自主自由。
二是阅读指导过程中做到适度干预。早期阅读阶段,幼儿的阅读能力有限,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幼儿经常不能光凭绘本中的图画与想象来串联和理解内容情节。这时候教师的阅读干预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阅读干预不是干涉,且要把握好一个度,即在幼儿阅读理解受阻处、在幼儿经过思考仍然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教师给予必要的阅读提示。比如,在小班绘本阅读《大卫惹麻烦》的“我的作业被小狗吃掉了”这个故事中,幼儿由于不认识这些文字,而图片的表达不是太清楚。“大卫举起手是做什么?”“是在回答老师问题吧?”“是大声吵闹吗?”显然很多幼儿没有看懂这个故事情节。这时,教师带领幼儿再一次看绘本:大卫去上学,裤子没穿,她妈妈拿着裤子在后面追赶他;到了教室后,其他小朋友都拿出了作业,只有大卫没有;窗外一只小狗嘴里叼着一张纸,那是什么?“大卫的作业!”孩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卫的作业被小狗吃掉了。在教师适度的阅读帮扶理解下,幼儿大都能够自主地、完整地阅读绘本。
五、培养阅读表达的习惯,让阅读驱动语言表达
阅读是幼儿园语言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与发展的基本方法。语言学习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过程,因而阅读与表达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不能将阅读与语言表达分离开来,要引导幼儿在阅读中进行初级的语言表达,在前阅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一是以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首先,通过读绘本、讲故事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技能。让幼儿选择一本熟悉的绘本,给教师和同伴们读一读,或者直接在不看绘本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绘本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读绘本。浅显易懂、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绘本能调动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咕咚来了》《跑跑镇》《爱哭的猫头鹰》《乌鸦喝水》等一个个好听的故事从幼儿口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出来。幼儿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有条理地讲故事,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次,通过听绘本、复述阅读内容来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记忆能力。阅读是一项思维活动,需要融入幼儿的理解和记忆,以绘本阅读为契机,在教师讲绘本故事或者幼儿讲、读绘本之后,教师围绕绘本故事内容向听绘本的幼儿提出简单的问题,考查幼儿阅读注意力和语言理解力。如《三只小猪》的绘本故事阅读后,教师给孩子们提出问题让其回答:“三只小猪分别建了什么样的房子?”“第一只小猪和第二只小猪的结局是怎样的?第三只小猪的呢?”“为什么第三只小猪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幼儿将绘本阅读、语言表达、绘本理解结合起来,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认真专注。
二是以符号表达阅读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幼儿无法通过文字语言来表达阅读理解,但是可以用图画和符号来表现这一阅读需求。教师在绘本阅读之后,让幼儿尝试着用图画与符号来呈现阅读理解,如《乌鸦喝水》和《小蝌蚪找妈妈》等简单绘本内容,都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现绘本内容,这对幼儿的前书面表达有铺垫性作用,培养幼儿以符号化语言来表现阅读理解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要从幼儿时期抓起。早期阅读作为幼儿阅读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习惯直接影响阅读成效,早期阅读教学指导的重心应放在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上来。不同的儿童有着不同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教师与家长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通过培养幼儿纸质阅读习惯、常态阅读习惯、专心阅读习惯、自主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表达习惯等,让幼儿获得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自主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更好地享受阅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