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项目式教学

2021-12-02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亚太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过程课堂教学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林 翔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课堂的意义

当代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几乎已融入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小学课堂存在教学枯燥、单一等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一是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元素去学习和解读陌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学生对课堂的适应性,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像、视频等进行具象展示,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快速地理解知识,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体验和感受整个学习过程,并且配合游戏或其他互动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

由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时间还较短,传统的教学、应试教育的观念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召唤,将新的教育理念有效地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去。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有许多教师没能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将学习的重点全部放在提升成绩上面,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之下,大多数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在各方面都倍感压力和局限,例如备课压力、教学任务和课堂时间限制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不自主地倾向于简单的、片面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更加简单、短暂。这样单一的、不适宜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很难将学生真正带入课堂学习中去,当然也就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形式

形式主义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也是如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会用到多媒体作为辅助,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其实存在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理解得不够深刻,而在课堂上会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导致课堂教学显得过于饱满,对于每个重点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探索,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有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脱离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基础,脱离教学的目标和教材给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的形式浮于表面,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也无法感知新知识所要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学就会显得散乱,没有方向感。最终课上完了,但是应该达到的效果和目标都没有达到,这样的课堂便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式学习的作用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从接收信息的一方变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放在了重要的主体地位,还让教师成为重要的指导者,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及指点即可。与此同时,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被分配到与自己能力相对应的小组,这样可以保证同学间能够进行无障碍的学习交流,从而促进同学间的讨论更加深入,让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推进同学间互助学习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在所难免,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学生之间总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性格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差异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同学分为一个小组。尽管同学们水平相近,但在其他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能够使小组内部形成一定的差异,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同时,由于小组间存在学生水平的差异,不同小组对于同一知识的学习成果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小组间能够进行交流学习,在共同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一)以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让课程的开展形式具有更多可能性。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实操训练之中,融入信息技术都能够让学生被信息化元素吸引而投入更高的专注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一些小学数学知识时,以往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具为学生演示,整个过程较为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提前设计项目式学习的连堂排课制,每周安排实验班在网络教室进行讨论与活动探究,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不但可以观看微课上的操作演示,教师还可以设计测试环节,由动画人物提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解决对应的问题,在与视频内容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熟悉和强化。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充满趣味性,在视频的帮助下不知不觉就熟练掌握了新知识。

(二)以信息技术激活个性教学

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方便教师在兼顾班级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个性教学的实施,帮助每个学习能力不同的个体,更好地明确自身的问题并将其解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微课,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可以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在微课中设计针对性的指导内容。

观察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进行过程中的问题及表现情况,做好结构化观察记录。针对学习进度较慢、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可以在微课中重点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上较为基础的知识,让这些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对学习效率较高、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让他们的思维能够灵活地得到运用。这样,部分学生的困惑就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得到针对性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获得感得以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三)以信息技术攻克学习难关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其实共属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合理指导作用,加入学生,一同推动整个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在项目式学习中的角色作用,要尽可能地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让整个项目式学习更为合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就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项目任务,让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进行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去发现几个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不断深入,有效探索,实践创新,参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通过这一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体会,强化学习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综上所述,小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学生的共同学习和交流讨论,才能更为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运用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模式中教学的问题和难点。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吸取一定的学习经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过程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