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1-12-02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家长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柴 雪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意见》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家庭劳动教育承担着其一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热情的激发以及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等重要责任,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家庭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内容及劳动教育目的解读和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探索小学家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有重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迅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学校教育场域作用弱化、社会教育场域作用淡化、家庭教育场域作用软化等问题。

(一)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当前,学校普遍能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课程设置方面,绝大多数学校都设置了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其中中小学以自我服务性劳动为劳动教育的常态形式。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已经基本普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一,学校对劳动教育存在知行不一致的问题,对劳动教育处于“嘴上重要、教时次要、考试不要”的尴尬境地,极大地阻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其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学校劳动课程存在大量被挤占情况,课时难以保障。其三,学校劳动教育缺少资源支持,一方面,学校缺少开展劳动教育的必备场所,“场地设备缺乏”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缺少专门教师。其四,学校督导评价的贯彻落实力度不足,各学校或多或少都建立了学生劳动评价制度,但并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评价督查体系建立健全仍需完善。

(二)社会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劳动教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普遍意识到了社会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其目的与价值正确理解存在偏差,物质化和功利性倾向突出,视劳动教育作用主要在于提高考试成绩,从而获得金钱、财富、地位等。其次,劳动知识和技术获取途径更多元化,互联网成为一大新渠道。学生获取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向父母或者学校学习,互联网的便捷极大地为社会劳动教育注入新活力。最后,社会劳动教育内容多样,更有利于开展服务性劳动,可现实情况却非如此。学校劳动教育中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开展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存在公共型和关爱型劳动结构失衡问题。

(三)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存在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内容及劳动教育目的三方面的偏差。首先,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大部分家长依然秉持“小事用不着孩子做,大事孩子做不了”的理念,认为劳动教育是浪费孩子时间和精力的苦差事。其次,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较为简单,且存在娱乐化倾向。学生在简单日常劳动教育方面参与度高,缺少参与紧密结合新时代新技术相关的新职业、新科技的劳动活动内容,如讲解员、新型职业体验员等。最后,家庭劳动教育目的偏颇,存在惩罚性劳动活动,不利于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指出:“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即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成了外在的东西。”当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出于外在力量强制被迫展开时,一旦力量消退劳动者就会逃避劳动。

二、家庭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原因探析

由于受到家长劳动观念的偏差、儿童身心发展现状、繁重的学业负担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对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偏差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家庭结构的调整,家庭对孩子的宠爱日趋加深,往往举全家之力形成“6+1”模式全方位照顾孩子,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重要性。此外,不少家长秉持明显的“重智轻劳”理念,成才观较为片面单一。加之受中国传统文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影响,家长普遍认为脑力劳动高人一等,轻视普通体力劳动工作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在当今社会具体表现为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劳动,只需要成绩好,劳动只会耽误学习时间,甚至部分家长将社会上的体力劳动者作为反面教材,以此训导、督促孩子勤奋学习。劳动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被家长剥离在家庭教育之外,淡出家长教育理念。可见,家庭教育观念的偏颇是阻碍家庭劳动教育贯彻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受限于儿童身心发展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够从事复杂精细的劳动活动,处在观察模仿阶段,此时儿童的家庭劳动教育应以轻便工作为主。就此时儿童的心理状况而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表示,小学阶段的儿童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视自己为成人,要求获得与成人同样的劳作地位与机会,他们会向家长和教师表现出自己想要劳动的想法,并且会付诸实践。由于此时儿童思想和劳动技能的不成熟,儿童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形成心理上劳动参与的强烈意愿和劳动技能不成熟的不平衡现象,二者构成开展劳动活动的对立冲突。因此,小学生的家庭劳动活动内容开展有限,具体表现在以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活动为主要内容,对于复杂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受能力所限无法开展,对于知识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劳动活动则有一定的困难。

(三)繁重的学业负担

家庭劳动活动的缺失与受制,与繁重的校内课业负担有着密切关系。教育竞争使得教育压力层层传达,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几乎无暇顾及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往往徒有其名。由课程衍生的作业负担也较重,学生课下的大量精力被作业所占用,几乎没有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更不用说进行家庭劳动活动。此外,家庭劳动活动的缺失也受到家长高强度、高密度地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影响。秉持“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理念,即使孩子回到家,离开学校高压的课业环境,通常也是奔波于各种“班”。“家庭”此时更多的是一种空间概念,孩子更多地将其作为休息睡眠的场所,课外班被视为推动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资源,至于家庭劳动活动则被弃置一旁。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直至今日不少人仍对体力劳动抱有刻板印象。当今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社会价值日趋多元化,但功利性、物质化依然是人们追求个人价值的主要方向。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化成为主流价值取向,乡村悠久的乡土文化逐渐走向湮灭,体力劳动被一再贬低。此外,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越来越高,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加之媒体涌现报道的“寒门出贵子”“鲤鱼跃龙门”“教育改变命运”等导向,家长普遍视教育为改变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将教育重心放在子女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被削弱。

三、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面对小学阶段家庭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的现实困境,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念,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保证科学开展劳动教育。与此同时,注重拓宽家庭劳动教育场域,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格局,与其他社会组织协同推进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是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的前提。第一,树立严慈相济,爱而不溺的劳动教育理念。家长应积极参加学校讲座和社会组织的科普活动学习科学的育儿策略,大胆放手让孩子进行适度家庭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吃苦”,接受磨砺,培养孩子的坚韧毅力,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第二,树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劳动教育理念。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唯分数论”的思想与当今社会人才要求背道而驰。家长可以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开展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自觉保持育儿方向和当代人才需求方向相一致。第三,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确看待社会上的普通劳动者,秉持各岗位平等的思想,引导孩子尊敬社会上的每一位追求幸福生活的可爱人,学习劳动者身上勤劳勇毅的优秀品格,从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长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学习

家长应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育儿素养和能力,将个人经验和科学方式相结合,避免陷入“经验主义”的深渊。首先,家长应通过多渠道丰富自己的家庭劳动教育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充分借助学校提供的讲座等学习机会提升自我,关注并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科普活动。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习,积极和他人沟通交流学习所得,在交流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其次,注重学习心理学知识,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思辨性思维较弱,模仿性思维较强,因此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应围绕着“知事”“懂事”展开,这里的“事”主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故事”“小事”。最后,家长应当学习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做到不排斥、不漠视、有耐心、不打击,同时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目的,避免将其作为惩罚手段造成劳动异化,尊重劳动本身的育人价值,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性和多样性,鼓励启发孩子发挥自己才智“巧”做事,不拘泥于思维定式。

(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

家庭劳动教育的高效开展需要走出家庭,联合学校,走向社区和社会,推进整体协同共育,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首先,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进行独立劳动,如自己穿衣洗漱、打扫房间等,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其次,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学校应指导学生系统掌握劳动知识,提高学生劳动的科学素养,并将劳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考核的一部分,保障劳动课程的落实,创造性地开设家庭劳动作业。最后,发挥社会的引领作用。社会应形成良好的劳动舆论,摒弃传统思想中糟粕的封建糟粕,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媒体应结合新时代的人才要求,积极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此外,政府应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开发劳动教育资源,乡村可以重在对乡土文明的开发提供农业生产实践场所,城市可以依托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工作坊等场馆开放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

四、家庭劳动教育的未来展望

直面当今时代的社会变革,家庭劳动教育对教育本身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宽广的影响。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在人类通向更高发展阶段上的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传统应试教育下只重知识的单维人才培养模式已完成曾经时代所要求的使命,而新时代社会则对人才赋予了“核心素养”下多维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从社会外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有力冲击,助推了教育改革。

站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起点,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家”做起,树立以“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家风,给予个体厚重深远的积极劳动理念,孕育勤劳勇毅的劳动品质。从“大家”考量,家庭劳动教育为党和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奠定了基础性作用,有助于个体从早期塑造正确的劳动理念和优秀的劳动品质,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面貌,有助于我国以劳动建设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