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问之始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1-12-02浙江省东阳市白云中心小学金巧笑
浙江省东阳市白云中心小学 金巧笑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数学之所以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正是因为它能促动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使学生自觉自动地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时刻想着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情境导入,诱发兴趣
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自然发生。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如果教师在上课铃声一响时就马上步入主题,而且知识还枯燥乏味,那么很多孩子在这节课上就很难集中精神。曾听过六年级“数的编码”一课的教学,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你们知道吗?老师有一项特异功能,就是你们随意报出一组身份证号码,老师就能知道这是你爸爸的还是你妈妈的身份证号码,你们不信的话,现在就可以考考老师。”学生听了跃跃欲试,最后发现老师好像真的有特异功能似的,不管他们怎么报号码,老师都能立马说出这个身份证号码是自己爸爸的还是自己妈妈的。这时,老师又问:“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学老师的特异功能,变得和老师一样厉害呢?”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是什么,将课堂教学的知识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整合,为整堂课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语言激励,增添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句激励性的话语,不仅能肯定学生的进步,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有一位学生刚转学加入本班时,老师发现他对数学学习不但不感兴趣,甚至听到数学作业就厌烦。“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不喜欢数学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找这位学生交流,原来这位学生曾经被数学老师狠狠地批评过。了解情况后,教师特别关注这个孩子,在他上课认真听讲时及时鼓励:“老师很喜欢你坐端正认真听讲的样子,真帅!”当他积极举手发言时,教师也会给他机会来表现,并及时表扬:“你可真棒!”当他按时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把他叫到身边,当面批改,细心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每节课都能看到他举手,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个孩子的数学考试成绩从十几分,到现在基本上能考七十几分,而且各方面能力日趋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就像阳光播撒到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在“爱的教育”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成功体验,延续兴趣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名师创新力教学观摩活动”,体验各位著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还要实时、恰当地使用表扬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成功感,从而延续数学学习的兴趣。
班级里有个女孩子很乖巧,学习也很努力,但是成绩却还是不太理想。教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发现女孩缺乏自信,缺少成功的体验,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的兴趣却不是很高,教师便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女孩树立信心。教师选女孩做班级里的数学课代表,每当她及时收齐作业本就进行表扬,比如表扬她动作快,也可以表扬她做事认真仔细,还可以表扬她写字认真,字写得清楚干净等。当她有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时,教师也会委婉地告诉她,为什么她的做法不够妥当,并给她建议“如果这样做,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渐渐地,女孩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数学成绩也像坐火箭似的飞速提高,得到了更多同学的认可,她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学生也是。像这个女孩子一样学习努力但成绩平平的学生大有人在,我们可以试着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体验,通过延续他们的学习兴趣来促进他们更长久地坚持努力学习。
总之,如果想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数学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由“厌学”转变为“乐学”,最终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