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青年信服的话语圈层研究
2021-12-02章小亮
章小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一、“圈层”概述
(一)“圈层”概念
关于“圈层”,在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有学者提出:“‘圈层’一词在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中被首次提出。”[1]这一理论从经济学领域的视角指出,从城市发展的空间而言,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基础,逐渐向周围扩展推动形成经济区域。以此理论为基础,后来进一步拓展了应用领域,例如在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逐渐广泛应用。其次,有学者认为:“‘圈层’一般运用于地理学中,指自然界中一定物质所存在的区域或空间的范围,像大气圈层、水圈层、生物圈层等。”[2]同时,从传播学的视角而言,“圈层是基于人际传播而形成,围绕交往主体而展开,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上所属的一个群体、一种圈层”。[2]这里的“圈层”与通常意义上讲的按社会阶层或结构而划分的圈层是有区别的。我国学者费孝通对“圈层”也有自己的研究,以“差序格局”理论为依据,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论,即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言的“圈子”,即圈层。正如现下大众所常用的微信聊天软件,明确设计了“朋友圈”板块,体现出日常个体社交的圈层意义。费孝通先生认为“圈层”的形成与地缘、血缘、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有关,从而体现出圈层之间的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普及,圈层逐渐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时代特点,进而形成了特定的圈层文化。有学者认为“圈层化”作为一个新名词,“本质上是中性的,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具体是如何呈现”。[3]
本文研究的“圈层”聚焦于当代高校青年群体的社交圈层,即高校青年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圈层,通过分析这一群体所信服的话语圈层体系,来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圈层的特征
“圈层”一般具有封闭性、独特性和需求性、分化性等特征。
首先,“圈层”是一个封闭性的状态,即一般以闭环形式呈现。
其次,“圈层”具有独特性,即每一个闭环的圈层都是独特存在的,一般不会与其他圈层具备相同的特质。不同的圈层具有不同的属于各自的独特的意义。
再次,“圈层”具有需求性,即在某个圈层中的对象都是有其特定需求的,因为某一特定需求,进而逐渐形成特定的“圈子”。“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除去自我成长,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发生联系,受到他人影响,社会交往也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4]那么,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里包含了不同交往圈层的兴趣需求,这便是圈层需求性特征的体现。特别是在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因各自爱好、兴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圈层,更具有代表性。
此外,圈层分化的现象也逐渐凸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交更加便利快捷,特别是移动通讯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发展,更加推进了日常社交的便捷,但同时也因此产生了圈层分化的现象。由于“信息革命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跨越地域和环境限制提供了极大便利,推动了圈层文化现象的繁荣”[4],由此也导致了圈层分化的加速。
二、当代高校青年社交圈层现状
本文通过抽取样本,对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社交圈层的现状。
(一)对圈层的认知
首先,在常规认知中,人们认为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对“圈层”这一概念应该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6.5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处在某一个特定的圈层中,但主体意识中并没有认识到“圈层”存在的特点。其次,对于认为社交圈层是否重要,参与调查的对象超过90%的比例都认为“重要”,其中有33.5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这也体现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认同社交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近1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这部分学生对社交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其在社会交际方面较为孤立的心理状态,因此,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关注。
对于社交圈层是否只局限于网络,青年大学生也有自己的认识,其中68.42%的学生认为社交圈层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体现出一部分学生对于圈层较为客观的认知。有7.24%的学生对圈层的认知局限于网络,这体现出其社交圈层的“虚拟性”,仍有24.34%的学生对网络圈层和线下圈层认识不清,也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网络社交圈层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社交方式之一,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变得更为频繁,同时,在网络社交中,主力军便是当代高校青年大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当代高校青年大学生日均精力主要分布在网络上,48.03%为2-5 小时,26.32%为6-8 小时,还有19.08%的学生为8 小时以上。可见,网络已成为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具体的网络社交工具使用中,微信、QQ 两个社交软件成为使用最多的网络社交工具,占比约为96%,其次是微博,占比约为60.53%。对于常规认知中,哔哩哔哩网站占青年主力的社交平台是排在第三位的,占比为48.68%。
在众多网络社交平台中,微信、QQ 又成为高校青年大学生使用频次最多的社交工具,占到了87.5%的比例。这当中,QQ 使用的年限最长,有84.87%的学生使用QQ 在6 年以上,微信使用年限在4-6 年的占主要比例,约为53.29%,其次6 年以上为26.97%。这说明,在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对于QQ 的热衷度更高,从使用年限来看,其大部分从初中,甚至更早便开始使用,而使用微信可能更多的是从进入大学之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QQ 诞生的时间更早,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微信诞生的时间相对较晚,同时,由于微信更具有工作便利的特点,大学阶段,学生由于身份的转变,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诸多问题,包括大学里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均以微信为主,因此,有部分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使用微信。
三、当代高校青年信服的话语圈层
(一)话语圈层的分类
从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所接触的社会交际圈层看,其所交流的话语圈层主要集中在有亲缘关系的家人、兴趣爱好一致的朋友以及学校老师这三部分群体。
首先,从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社交意愿看,当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67.11%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向“朋友”这一群体倾诉心里话,其次约16%的人会选择家人。同时,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线下的社交群体中,家人和朋友也占据了主要比例,其中与朋友交往的占比最多,超过了50%,其次是家人和同学。而在网络上,青年大学生愿意交流更多的群体是朋友和同学,两者加起来超过了80%。此时,家人在学生的心中地位似乎有些降低,从侧面也说明网络虚拟世界中,学生对家人的认知也是有界限的。
其次,在学校里,高校青年大学生认为对其最有帮助的首先是辅导员,有62.5%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项,其次是任课老师,大约占32.24%,这也说明,在学校里,对学生而言相对重要的话语圈层类别与实际我们常规认知的情况是一致的。但在“全员育人”的指导方针下,行政管理老师和后勤宿管的参与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而言,在所接触的社交圈层中对圈层群体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后,从重要到不重要,依次是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网友、陌生人。
(二)话语圈层的信任度
在生活中,从信任度而言,当代高校青年更加信任家人,有65.79%的学生选择了信任家人。其次是朋友,约为29%。可以看出,在当代高校青年的社交圈层中,家人和朋友的话语是其更加信任的。
但在学校里,当学生面对任课老师、辅导员、行政管理老师、后勤宿管等群体时,学生更加信任辅导员。74.34%的学生表示,当在学校遇到问题时,选择更加信任辅导员,这说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发挥了正常的作用,也说明辅导员对学生的重要性。19.74%的学生选择信任任课老师,虽然体现出部分学生对任课老师的信任,但这一比例离“全员育人”的总体目标还有距离。也就是说,任课教师在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可以继续提升其影响力。
(三)网络话语圈层
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是起到主力军作用的。首先,就“在网络上,您认为对您最重要、最有帮助的社交媒介是哪类”这一问题,有近80%的学生选择了“微信、QQ”,其次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了哔哩哔哩、知乎、豆瓣和微博。当下较为流行的抖音、快手等媒体并没有被认为很重要。其次,在网络社交圈层中,青年大学生对“您倾向于互动的群体具有哪些特质”这一问题,有近89.47%的学生选择了“爱好兴趣一致”,也就是说,他们在网络社交圈层中,大部分是寻找爱好兴趣一致的圈层群体,这样更有交流的共同语言。其次也有约61.88%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交际中年龄相仿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高校青年“圈层化”的特征
1.小众圈层的孤离
高校青年的社交圈层除大众化的交流范围之外,还有诸多以兴趣为纽带组成的小众圈层。这部分圈层“由于人数规模的限制,个性的彰显与同质的情感价值取向,其圈层内部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交流方式不以大众认可为目标,反而呈现小众化的鲜明特色”。[5]小众圈层的形成,因其彰显的兴趣和个性不具大众性,故而呈现出孤离的特征,会产生“圈内圈外”的隔阂。这里的“圈内圈外”有两层含义,“既指在不同兴趣圈层内外青年群体相隔阂的状况,又表明与青年‘圈层化’同时相伴的‘网络’之圈与‘现实’之圈的分裂”。[5]同时,还有大众圈层与小众圈层之间的隔阂,彼此均无法融合。“无论是主动、被动参与或是无意识加入,从大面上说,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绝大部分网民都可以被分入一定的文化圈层,二次元圈、电竞圈、书法圈”。[6]还有一小部分群体由于兴趣爱好的小众性,拒绝与其他大众圈层融合,故而呈现出孤离的现象。
2.圈层的不稳定性
高校青年圈层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活力逐渐减退,是相对不稳定的。由于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还处于人生发展中的不稳定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进而导致兴趣可能会发生转移,同时在外界影响下,性格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圈层是具有不稳定性的。圈层里的主体受众会持续变动。
3.小众圈层主流化的可能性
高校青年圈层文化虽然有小众性的特点,但还是具有一定潜在主流化的可能性。高校青年是时代发展的先驱力量,他们的文化可以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这种趋势的主导下,他们会越来越重视社会的认可。例如,“几年前还属于亚文化的二次元,如今已成为年轻人群的主流文化之一并进入大众视野,产生于二次元的词汇‘宅腐基’‘鬼畜’等也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话语看似小众,但有时却可以以自己的文化方式迸发出巨大的传播能量”。[6]这就是小众圈层主流化可能性的体现。
4.移动圈层媒介的依赖过度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移动媒介的发展更加纯熟,尤其是移动电话的集成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然而,在这种便利的背后,却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即我们对移动媒介的依赖性增大,甚至会过度化,尤其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交圈层中,对移动媒介依赖更加严重。从调研中可以看出,约48%的学生每日上网的时间在2-5 小时,26.32%的学生上网时间在6-8 小时,更有19.08%的学生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是较为严重的。“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混杂,对现实交往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或是阻碍现实交往中的文化传播行为,我们称之为是人际交往的过度媒介化”。[2]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依赖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手机中的各种社交圈层APP,获取网络社交存在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为性分析
1.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重视青年大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青年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主体,可以说是支持高校办学的重要力量,因此,从高校宏观管理角度而言,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而言,美国学者H.G.布鲁默最早使用了“符号互动”这一术语,该理论认为心理、自我和社会是分不开的,个体在与人交往中,通过符号性的定义,进行分类交往,产生社会意义。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也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拟剧理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指出:人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好比在大舞台上进行表演,世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就是一种类似戏剧性的表演。当人们走下舞台,自己独处时,又恢复自我的本性。青年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人际交往也有这一特点。高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重视青年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其对学校的认同,以此进一步加深与学校之间的情谊,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群体内部流行的亚文化圈层,学校如果能够认同支持,合理地引导、贴近,会更加促进学生对学校的信任。“亚文化圈层内部约定俗成的礼仪和规范在群体身份认同和区隔中具有重要意义”。[7]因此,只有高校真正能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2.高校学生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管理主导能力,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者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需积极提升自身管理主导能力,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遵循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动适应自媒体”。[1]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培养其辨别真伪、明辨是非等能力。通过主题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较强的集体主义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此外,“锻造青年主体性,培养青年的认识辨析能力、现实转化能力、主体建构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以培育网络新青年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才导向”。[4]
高校学生工作者还需要注重自身个人魅力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关注与认可,不仅能与学生融洽相处,解决学生的诉求,而且还能走进学生心里,真正深入了解学生。同时,积极面对青年大学生所参与的各类社交圈层,因部分圈层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研究、干预和引导,将非常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8]
当前的青年圈层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也意味着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特别是在以手机互联网媒介为核心的网络圈层文化中,体现着青年的兴趣审美、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掌握青年大学生的圈层话语主流权利,发挥育人主导作用。
3.坚持“三全育人”,提升非学生工作者的育人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也就是我们日常所提到的“三全育人”,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2018 年9 月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党中央对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也体现出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包括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在调研中,从“在学校里,您认为对您帮助最大的群体是哪类”这一题目中,62.5%的学生选择了辅导员,还有32.24%的学生选择了任课老师,行政管理老师和后勤宿管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体现出学生对学校社交圈层话语的认可度。这也说明,在“三全育人”的指导思想下,高校的全员育人工作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除作为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这一群体外,其余群体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育人影响,特别是行政管理和后勤宿管岗位的工作人员,也需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专业任课老师作为与学生接触较为频繁的一线教学老师,也要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争取获得学生的更多信任。
4.进一步坚持重视家庭、朋辈圈层话语主导影响
青年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圈层虽然细微和小众,但各种思潮、观点等声音会更容易渗入学生的思想当中。青年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被蛊惑,因此,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更容易被一些虚构的、虚假的、虚浮的、虚空的、虚无的言论和世相所蒙蔽和欺骗”。[9]这种亚文化社交圈层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隔离性,一般圈外人士很难融入其中。即使青年大学生对家人和朋友具有一定的信任度,但并不意味着其家人和朋友能够完全融入到这种亚文化圈层里,尤其对于家人,由于年龄、眼界等不同而产生的沟壑,会增加家人对其子女亚文化圈层融入的难度。
从调研中看出,青年大学生对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度高于学校老师,因此,家长需要意识到家庭角色在青年大学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会向家人倾诉,这便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为深入了解其信服的网络社交亚文化圈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朋辈的影响力也是更加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调查显示,当青年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向其朋友倾诉心里话,以此寻求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朋辈之间的圈层也有一部分是青年大学生的亚文化社交圈层,朋辈之间更容易彼此建立信任。因此,在高校全力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家庭、朋辈对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