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
2021-12-02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员春蕊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员春蕊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由于意见不合、争抢资源等原因发生冲突几乎是每天都会上演的事件,对于同伴间发生的冲突,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会把其看作是破坏性行为,是消极事件,需要极力避免。这种看法忽略了冲突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没有看到冲突情境包含的丰富社会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
一、把冲突看作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待幼儿冲突的反应可以分为权威式和逃避式两类。权威式是指教师在解决冲突时命令幼儿纠正其行为,解决策略为用身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威胁进行惩罚或谴责,教师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却没有关注到幼儿尚未得到聆听的感受及未被满足的需求。例如,两个幼儿因为一个薯条盒发生了争抢,教师会对抢盒子的幼儿说:“洋洋,玩具是幼儿园的,不是你一个人的,必须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下次再抢就都别玩了。”另外一种逃避式解决方式是教师会尽量避免冲突,通过由教师接手冲突或直接告诉幼儿怎样解决来结束冲突。教师会对发生争抢的幼儿说:“别抢了,这个橡皮泥多多先用,然后果果再用。”由于担心冲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两种解决冲突的方式高效直接,教师经常运用这两种方式,但是幼儿却失去了一个学习独立解决社交问题的机会,幼儿被教师告诉要用分享来解决问题,但是幼儿仍然没有学会什么才是分享,也没有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皮亚杰曾说“也许是通过争吵,儿童才开始感到需要让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合作和共享思维不需要其成员在所有观点上都一致,只要有一些共同的话题或观点就可以了。事实上,不同意见起着重要作用,在合作过程中,不一致是学习的工具。许多基于皮亚杰理论和与教师的合作研究也认为,在儿童理解力的发展中,“冲突”起到了中心作用。相比较传统的解决方式,更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冲突情境帮助幼儿练习冲突解决的非暴力方式。教师需要改变对待冲突的态度,即把冲突作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看作是幼儿学习社交技能的机会,只要幼儿的行为不会造成身体伤害,先允许幼儿自己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导致游戏终止,教师应该以一个冲突协调者的身份介入,帮助幼儿提升社交问题解决技能。
二、处理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则和前提
(一)处理幼儿同伴冲突的基本原则
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教师应明确以下几点基本原则。第一,搞清楚问题以及幼儿对问题的看法。第二,这是幼儿而不是教师必须要解决问题。第三,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幼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第四,把重点放在思考过程上,而不是具体的结论上。总之核心原则是教给幼儿“我能解决问题”的自信,一种能帮助幼儿处理基本人际问题的思考方式,一种为自己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意识。
(二)处理幼儿同伴冲突的重要前提
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常常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表现出来的激烈言行只是幼儿释放情绪情感的一种外显行为。因此对教师而言,处理幼儿同伴冲突的重要前提是先认可幼儿正在经历的情感,接纳幼儿的感受,平复幼儿的情绪,幼儿才能冷静地思考如何解决冲突。认可情感是指用语言或者非语言行为描述幼儿正在经历的情感,并为幼儿贴上相应的标签,让幼儿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如“你感到很生气”“我知道你真的很不安”。教师也可以用拥抱和握手等非语言行为安抚正处于激烈情绪中的幼儿,同时通过观察幼儿是否放松了身体、停止了哭泣等行为语言的变化来判断幼儿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情感。一旦幼儿的情感得到认可或接受,情感表达就会更加文明,并且在将来能够习得使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相似的情感,而不是用激烈的行为来进行情绪的发泄。
处理幼儿情绪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真心理解和接纳幼儿的感受。第二,教师和幼儿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教师的感受代替幼儿的感受。第三,感觉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总之,幼儿的感受被接纳了,幼儿才会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了,自然就能冷静地处理冲突,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三、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六步法”教学策略
以下的“六步法”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具体过程。
(一)开始协调过程
对于教师来说,进入冲突情境的第一步是成为协调者的角色,一般通过制止攻击行为、分开争吵中的幼儿、暂时掌控发生争抢的东西,使物品、领土或权利中立化。例如,建构区贝贝和真真在搭建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导致搭建工作暂停,教师看到以后,进入建构区。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使自己站在两个幼儿中间的立场,确保自己是协调者而不是决策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解决共同的问题。
(二)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
第二步的重点是基于幼儿的观点澄清冲突。教师让幼儿轮流陈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允许每一个冲突的幼儿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个步骤很关键,教师要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每个幼儿的观点,也帮助幼儿澄清了双方的立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做任何价值评价。例如刚才的建构区冲突事件,教师问双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真说:“她要拆掉我建的楼梯,那是我好不容易搭好的。”贝贝说:“不是的,现在材料不够,楼梯根本就搭不好,我是说拆掉重新建。”这个时候教师确定问题:“楼梯搭建还需要材料,贝贝想拆掉重建,但是真真不同意,对吗?”幼儿点点头说:“是的。”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想法确定了引发冲突的关键信息。
(三)整合信息
当教师充分了解了每个幼儿的观点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三步。教师要从当事人双方去说明问题,表明每个幼儿对于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都是有责任的。可以这样说:“贝贝和真真,你们都想要搭建进行下去,但是贝贝认为材料不足想要拆掉重建,真真不想要拆掉重建,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能否找出一个让你们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这一步,教师陈述了问题并指出必须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四)提出选择
第四步是提出一些可供幼儿选择的解决办法。办法可以由产生冲突的幼儿自己提出或者由旁观的幼儿自愿提出。每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教师就要直接解释给当事人听。教师提出“是否有一个让两个人都满意的解决办法”之后,真真说:“我觉得可以找其他材料来替代。”贝贝说:“我找了,没有像这种积木的材料。”教师说:“真真想到了用其他材料来替代原来的材料,但是贝贝说没有找到可以替代的。贝贝你是在哪里找的呢?”贝贝指着积木柜说:“那里。”教师说:“积木柜没有,那怎么办呢?”真真说:“可以去其他的区域找找。”这个步骤教师要注意不要给任何一个幼儿强加选择,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幼儿不能想出任何办法,教师则进行适当引导,可以这样说:“积木柜没有可以替代的材料,那其他的地方呢?比如废旧材料区或者辅助材料区?”这个步骤花费的时间会相对比较长。
(五)对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意见
第五步的目标是使幼儿对彼此都满意的行动计划达成一致意见,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幼儿探索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可能性。真真走到废旧材料区发现了牙膏盒,很高兴地拿过来说:“这个应该可以。”教师问贝贝:“你觉得呢?”贝贝说:“我开始没有找那边,那试试吧。”这个时候,教师要确认问题已经解决,可以这样说:“你们认为可以用牙膏盒作为替代性材料来搭建楼梯,这样就能够完成搭建而不用拆除重建了,试试你们的办法吧。”于是,贝贝给真真运牙膏盒,幼儿用牙膏盒搭好了楼梯的最后一个台阶。
(六)强化问题解决过程
协调过程的第六步是对幼儿解决了问题予以鼓励性的描述。教师需要传递的信息是,解决的过程同解决问题本身同样重要,肯定每个幼儿为解决冲突而做出的努力,可以这样说:“你们都在努力想办法让搭建游戏进行下去,最后想出了能够完成搭建而不用拆除重建的好办法。”帮助幼儿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此外,为丰富幼儿的社交技巧,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教室里设置一个特别的区域,例如“握手桥”“和平谈判桌”“和平谈判椅”。在这个地方,教师可以投放社交故事绘本用于提醒幼儿可能的解决方式。如果冲突事件影响到班里大部分幼儿时,教师可以设立“问题解决圈”,班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召集冲突解决会议,教师或者召集人运用上述解决冲突的“六步法”解决问题。不可否认,用上述步骤来解决冲突相比较传统解决冲突的方式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但是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冲突解决技能,对于发展幼儿的同理心、集体感、合作能力和道德原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班级也可以创设一个平等、合理的社会性情感支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