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2021-12-02刘鑫淼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

刘鑫淼

(人银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行各业想要谋求发展就需要更加强大的资金支持。大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随着当今社会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我国谋求出路,虽然他们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另一方面也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够友好,中小企业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在此情况下,金融供应链模式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针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传统的金融领域对于核心企业的依赖性较强,一旦核心企业遇到困难或者资金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该行业的相关企业都受到波及。而供应链金融通过构建一条稳定的生产、运输、买卖链条,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融资的稳定性。供应链金融的支柱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供应链金融通过完整的链条结构,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结合起来,互相辅助,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即使核心企业突然出现问题,将它从整个金融链条中剔除出去,链条上的其他相关企业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两大特征:第一,中小型企业从单一发展转变为整体发展。中小型企业通过构建出完整稳定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将所有的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所有的企业共同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机遇与风险。通过将供应链金融摆在银行的对立面,一旦出现融资风险问题时,中小型企业不再是孤军作战,而是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将风险分摊,提高了中小型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风险评估的转换。供应链金融成功将中小型企业从单个风险评估转化为整体风险评估。原先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通常是根据中小型企业自身可能应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呈现出单一的评估视角和趋势。而在形成供应链金融之后,中小型企业的风险分摊,呈现出新视角信用的特征,大大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在银行融资的难度。

二、中小型企业形成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

(一)银行角度

上文提到,商业银行贷款服务对于中小型企业要求较高,中小型企业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从银行的角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的评估主要考虑到企业的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是否有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以及企业是否有可能在融资之后面临倒闭破产的危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银行对于企业应对风险能力的判断,从而影响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服务。从风险角度来看,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单一发展的模式,银行以单个企业的形式来进行评估,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风险较大,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无法通过银行的要求。而在形成供应链金融之后,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被分摊,风险被大大降低。从商业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单个企业模式需要银行对于企业进行长期的监控,难度大、消耗资源多,而面对供应链金融模式,银行只需要重点监控支柱企业和整体产业链的运行情况即可,大大降低了监管难度。因此供应链金融不仅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解决融资问题的良策,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角度

对于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也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盘活了中小型企业的非货币资产。中小型企业相比规模庞大的大企业、跨国企业来说,资金流动不够灵活,为了能够持续发展,通常需要堆积大部分的货物,这就导致了中小型企业缺乏流动资金,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具备着很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采用新型的供应链金融之后,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小型企业通过存货贷款和未来存货贷款来盘活企业的资金链,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第二,提高了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度。银行对于中小型企业传统的单一发展模式的风险体系评估标准要高于银行的贷款标准,因此中小型企业经常会面临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而通过供应链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对企业整体的产、运、销进行一体化考察评估,评估风险被大大降低。

三、供应链融资当前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体系时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企业无法满足银行风险评估标准

中小型企业相对很多大规模和运营多年的大企业来说,存在着规模小、流动资金少的问题。而银行的贷款融资服务相对这些中小型企业来说,给出了较高的风险评估标准。中小型企业经常会由于缺乏风险抵抗能力,被银行判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具备偿还银行资金的能力,因此被银行拒绝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

(二)抵押物品价值不足

银行需要根据抵押物品价值来给出对应的信贷资金。中小型企业的抵押物品通常为固定资产或者土地资产,但是由于这些抵押物品通常不满足银行的抵押标准,因此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向外寻求担保机构的抵押服务。这一方面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风险较高,另一方面担保机构需要额外的费用来进行担保,增加了抵押贷款的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三)供应链金融成本高

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单一企业发展模式,需要较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形成完整稳定的供应链结构,这虽然能够给众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初期建立阶段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此外,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通常拒绝公开披露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信息,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搭建供应链金融必须加大审批力度。专业的技术支持和金融机构的服务都需要高额的成本,这为众多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四)市场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在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实践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想要尝试加入其中,包括商业银行、担保机构、物流机构以及各种电商服务平台等。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依然处于探索中的阶段,还没有建立起足够抵御市场风险的完整体系,同时也缺乏符合法律法规的监管措施,各种平台的加入导致供应链金融内部竞争加剧,不仅没有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良好发展,还导致加入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利益受损,造成了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

四、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想要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我国可以通过制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来帮助相关机构,鼓励中小型企业推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于政府来说,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荐模式,为中小型企业打通更多的融资渠道。中小型企业在银行经常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开放更多的融资渠道,帮助中小型企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模式。第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构建中来。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帮助调整供应链金融的完整程度,帮助中小型企业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模式。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找到更加适合中小型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方式,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度。

(二)商业银行开创新的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想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得到良好的发展,除了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的努力,商业银行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我国应该根据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创新落实对应的新政策,更好地与中小型企业进行接轨。首先相关部门推出相关政策,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风控体制进行优化。商业银行也应该根据政策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针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细化落实对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实现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更好的配合,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引入信息化平台,搭建中小型企业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链情况、运转模式、物流等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更好地掌控供应链金融的整体运转和核心企业的发展情况。信息化平台不仅可以加强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的了解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传统模式融资和贷款的繁杂过程,既便利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模式,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最终提高了银行的效率。

(三)开创新的抵押担保模式

首先,建立更符合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新型风控体系。中小型企业在使用传统的风控模型进行抵押担保的时候,通常使用固定资产或者土地来进行担保,但是经常面临价值低不被银行采纳,寻求外部担保机构帮助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新型风控体系迫在眉睫,需要针对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创新的风险评估方法,降低中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标准。其次,除了风控体系需要更新换代,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抵押担保模式,简化中小型企业在担保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复杂的融资手续和融资市场的激烈竞争。促进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采用新的融资模式。这里需要介绍到两种新的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储备通常不如大企业充足,经常会出现资金链短缺的问题。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允许中小型企业通过尚未收到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这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问题,帮助企业申请到短期信用贷款,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融通仓融资模式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向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期的贷款服务,不仅能够解决资金问题,还通过经济和物流的互相配合,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由于规模小、资金链不稳定的问题,中小企业在银行的风险评估标准高于贷款标准,因此经常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通过联合众多中小型企业形成稳定的链式结构来分摊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不仅对于企业来说很好地缓解了企业的竞争和资金压力,对于银行来说,也简化了银行的监管难度,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例如企业无法满足风险标准、供应链金融体系高昂的成本和严峻的市场形势等。相关部门应该推出对应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加入供应链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开创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和新的抵押担保体系,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更好地接轨,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