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考①
2021-12-02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马 达(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
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worth)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一次会议上首次运用了“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1]57我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刘仲林教授给“跨学科”的定义是:“凡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均可称为‘跨学科’。”[1]69跨学科又称交叉学科。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跨学科研究的多种定义,笔者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理,论跨、学概科念研、究思指想的、观是念将、两技门术或、两数门据以、上方学法科进的行整知识合,、从而解决单一学科研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 大多是跨学科研究的成果。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01 年至2008年,这108年间, 在总共授予356 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奖项中,跨学科研究成果有185项,占52%。[2]我国跨学科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3]钱三强院士在会上提出:“在某种意义上,本世纪末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4]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5]该文件在建设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将此作为人才队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于7月29日在北京召开。[6]由会议信息得知,我国在国家学位制度的学科门类中将增设“交叉学科”,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2020年8月27日,教育部公布了《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7]这体现了国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对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的重视。
一、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
教育部2018年4月下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8]将学科门类分成13个,下设111个一级学科,按研究领域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门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音乐与舞蹈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音乐学是音乐与舞蹈学下的二级学科,音乐教育学是音乐学下位的子学科。跨学科理论将跨学科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即同域交叉与异域交叉。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同属于一个研究领域的交叉研究,称为同域交叉。如音乐学与哲学两个学科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是同域交叉,它们的交叉研究形成音乐哲学。如果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属于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的研究领域,就是异域交叉。如音乐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生态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它们的交叉研究形成音乐教育生态学。跨学科涉及两个学科的交叉,称为二元交叉,涉及两个学科以上的交叉,称为多元交叉(包括三元交叉、四元交叉等)。[9]73-74譬如,音乐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育学也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将教育学的学科理论、概念、方法等移植于音乐学,形成音乐教育学,我们称其为同域二元交叉学科。又如,音乐治疗学是由音乐学、心理学、医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音乐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它可以授予教育学学位,也可以授予理学学位,即可以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可以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医学属于医学科学领域;音乐治疗学横跨三个研究领域,因而是异域三元交叉学科。近年音乐治疗学案例研究中应用了大量的音乐教育学学科内容,例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治疗自闭症儿童等。[10]
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有了一定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譬如: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今后有可能出现音乐教育人类学(音乐教育学+人类学,同域二元交叉学科)、音乐教育生态学(音乐教育学+生态学,异域二元交叉学科)、音乐教育地理学(音乐教育学+地理学,异域二元交叉学科)等。
“当以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另一门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的关系将会得到严格界定。”[11]在跨学科研究中,一个学科提供该学科理论、方法的学科称为“供体学科”,另一个学科借鉴、运用供体学科理论、方法的学科称为“受体学科”。例如,音乐教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等去研究音乐教育学问题,这里心理学是供体学科,音乐教育学是受体学科。
由于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跨学科研究中,学科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和“远缘”关系。[9]79例如,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普遍规律的学科,所以在跨学科研究中经常被作为供体学科(如音乐教育哲学、艺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活动的学科,如人类在所有的教育过程中,都会产生教师的教学心理活动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因而心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经常成为供体学科(如音乐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缘此,哲学和心理学与一些学科形成“亲缘”关系。如果两个学科很难找到交叉融合的共同关系,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程度弱,我们称之学科之间存在“远缘”关系(如音乐教育学与地质学、艺术学与兽医学等),“远缘”关系的两个学科,无法建立“供体学科”和“受体学科”的关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现在看起来是“远缘”关系的学科,有可能向“亲缘”关系学科转化。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要关注可能产生“亲缘”关系的学科,挖掘供体学科中与本学科有关系的理论、技术、方法等,从而提升受体学科的研究质量。
跨学科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即学科导向型跨学科研究与问题导向型跨学科研究。学科导向型跨学科研究是为了创立一个新的交叉学科而进行的研究,这类研究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如“音乐教育神经科学”是近年出现的由音乐教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弗朗西斯·H.劳舍尔(Frances H.Rauscher)等著的《音乐教育神经科学》[12]试图通过音乐教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跨学科的研究,为新创立的交叉学科《音乐教育神经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做基础理论的构建。
问题导向型跨学科研究指的是通过跨学科研究来解决社会现实中的某一问题,而不是为了创立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当今的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如于晓晶的博士论文《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13]就是运用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来对相关课题进行跨学科研究。
二、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的 学科交叉机制
“机制指的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14]
作为受体学科,音乐教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如何与供体学科产生联系,如何适切使用供体学科的理论、概念、方法,如何认知其学科交叉机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大多数的发现都可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时,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的科学成果有时来自移植。”[15]学科的思想、概念(术语)、方法是学科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科文化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主要有学科思想的移植、概念(术语)的移植、方法的移植等三种学科交叉机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科思想、概念(术语)、方法在学科之间的移植也是不同学科之间学科文化的交流。[9]68
(一)学科思想的移植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和基本理论,由此形成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学科思想的移植即是将供体学科的基本思想引入到本学科的研究之中的一种学科交叉机制。通过学科思想的转移、整合,延伸出新的跨学科研究域。例如,在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将移植当代哲学思想作为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管建华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后现代音乐教育学》[16](2006)就是移植借鉴了许多当代哲学学科新思想,对如何改革建构中国音乐教育新的思想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及教育体制等有关音乐教育哲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书中被引哲学思想的当代哲学家有: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雅克·德里达(J.Jacques Derrida)、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汉斯·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董云的博士论文《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17]运用生态学思想和理论来研究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二)学科概念(术语)的移植
学科概念一般通过学科专用术语来表达,包括学科原理、定律等,由此组成本学科内的语言体系。学科概念(术语)的移植即是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将供体学科的概念(术语)移植借用到本学科的一种学科交叉机制。
譬如,“脑的可塑性”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医学,是指脑对外界刺激或病理性损伤所具有的修复和改编的能力;这一概念后被引入神经科学,研究者认识到传统医学中对脑可塑性定义的局限性,并对其最初的含义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认为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可以使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结,练习和频繁使用可以巩固与强化这些联结,停止使用则会使其萎缩,这一特性构成了脑功能可塑性的神经基础。 “脑的可塑性”这一概念被引入近年新兴的交叉学科“音乐教育神经科学”后,对此概念又有了新的解释,认为音乐训练与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它能够对脑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18]供体学科的概念移植到受体学科后,根据受体学科的学科内涵进行补充修改,进而衍生出新涵义的学科概念,这是跨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交叉机制。
(2)土壤硒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在二叠系土壤中最高,在白垩系土壤中最低,母岩与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存在一致性,土壤硒主要来源于母岩,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土壤硒更容易得到累积。
(三)学科方法的移植
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及其他科学学科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方法。学科方法的移植即是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将供体学科的学科方法移植渗透到本学科的一种学科交叉机制。
自然科学崇尚理性,认识事物追求客观性和精确性,讲究实证精神是自然科学学科方法所遵循的精神价值。缘此,量化研究成为自然科学常用的一种学科研究方法。音乐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质性研究是音乐教育学常用的学科研究方法,如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了解、研究音乐教育事象及规律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但不免存在一些主观因素,影响了认识客观事物的真理性;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运用量性研究方法,如统计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自然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将会克服质性研究中的主观思辨和经验描述所带来的认识障碍。“一切自称为科学的东西,都必须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和理性的无情审查。”[19]可以说,量性研究是学科研究中坚持科学理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法。音乐教育学研究中许多问题所呈现的客观性、可测性等特点,正适用于量性研究方法;如问卷法中数据的采集,学生音乐学习成绩的前测、后测的数据比较等。根据音乐教育学学科特点,我们提倡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合理移植使用供体学科的学科方法,这对提高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跨学科理论,常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359-382这些方法对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辐射法
“辐射”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即“光线、无线电波等电磁波的传播。”[20]
跨学科研究中的辐射方法是研究者借助于物理学“辐射”这一概念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发散性的扩散思考,使单一思维变为多维思维,从不同侧面、不同逻辑起点来认识世界的一种研究方法。辐射法对于培养人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许多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过程中辐射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辐集法
研究者聚合多门学科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所获得的某些发现和认识“集”向某个“结点”,将这个“结点”统一为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并使这个“结点”成为交叉学科产生的生长点,这就是跨学科研究中的辐集法。
3.比较法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照,找出事物的异同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近百年以来运用比较法跨学科研究产生了一批新的交叉学科,如比较教育学、比较哲学、比较经济学等。
4.类比法
通过两个不同事象的比较,找出其类似的属性及共同点,再根据两个对象的比较结果,将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理论、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从而使研究者获得对后一对象的新认知,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类比法。
当代科学具有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特点,类比法从事物相互关联的逻辑规律去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性正适应了当代科学发展的研究趋势,所以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5.臻美法
将美学的审美原理运用于科学研究中,遵循美的规律,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对研究过程中尚不完美的对象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探索科学新知识、新发现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
臻美法最早出现于自然科学领域。刘仲林教授认为,臻美法强调科学家对美的追求,提倡科学家以艺术家的眼光去探索“科学美”,以“美”的手段达到“真”的目的,所以臻美法体现了艺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交叉结合。这里说的“科学美”与“艺术美”有些不同,它有自己特定的含义,许多学者对“科学美”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一致地公认它有和谐、简单、新奇等标准。[1]376-381
上述常用的五种研究方法都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在跨学科研究中它们经常交叉使用,相互渗透。我们应根据音乐教育学学科特点选用这些研究方法。
三、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 应注意的问题
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关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等研究新动向,思考、研究这些新理论、新方法是否有可能与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相融合,适时引入它学科有助于开辟音乐教育学新研究域的新理论、新方法。
(二)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移植、引用它学科理论、方法时要注意学科交叉的适切性,要研究供体学科理论、方法是否适合本学科的研究域,忌生搬硬套,否则,所移植的理论、方法可能不适用于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理想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是将它学科理论、方法有机地整合到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深度与广度,解决单学科研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专业人员或校际的合作是跨学科研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学传统学科的专业划分过细,所培养的人才一般只懂本专业的知识,当今大科学时代,特别是跨学科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人才的合作,才有可能出创新成果。例如,宋蓓教授、侯建成教授研究的跨学科课题《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创新》,[18]合作成员有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董奇教授,英国伦敦大学著名音乐神经科学专家韦尔奇教授(Graham Welch),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胡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周加仙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专家博钱恩(Theodore Beauchaine)教授。①此资料由宋蓓教授提供。采访人:马达;被采访人:宋蓓;时间:2020年8月23日;形式:微信采访。
(四)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中,可利用学校多学科的优势,指导研究生选修其他学科的有关课程,使研究生在学期间接受跨学科教育,培养跨学科研究的意识。此外,鼓励硕士生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是一个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方法;我的一位音乐教育学方向的硕士生毕业后考上了历史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在音乐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领域里出了一批成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与音乐相关的跨学科专业,例如,中央音乐学院于2019年开始招收音乐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导师由音乐教授与科技领域院士专家组成。[21]音乐人工智能是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跨学科专业“音乐教育人工智能”。
(五)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中,应加强实证研究的意识,在可以使用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域内尽量使用量化研究,或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研究内容的科学性、精确性含量,避免质性研究中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判。在音乐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中应开设这一类课程,培养研究生实证研究的意识和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如哈尔滨音乐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音乐心理与教育的实证研究方法》。
余 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正成为各门类学科的重要研究模式,由此可能产生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和交叉研究域以及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首先,音乐教育学作为应用型学科,除了应关注它学科和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外,还应关注本学科的实践活动,研究者应善于在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田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推断出是否能够运用跨学科理论、方法来解决。因此,跨学科研究意识的培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应是个体研究者和研究团队平时学术积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利用本校或校际的学科资源,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例如,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校内跨学院、跨学科的音乐学与心理学研究平台,联合攻关交叉课题和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再次,高校的科研运行机制应给跨学科研究创造便利条件,鼓励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研究者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我国音乐教育学是近三十年来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在学科理论和方法方面还需不断完善。我们探讨音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就是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关心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