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事活动中译员口译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12-02申一宁
申一宁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系,包头 014035)
一、高校外事活动中译员口译能力提升的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了将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1],如此宏观政策便成为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高等教育在国际间的交融互通既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承担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责任。在近年来愈加频繁的高校外事活动中,翻译工作作为其中的枢纽及桥梁,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整个外事活动的总体效果。在此范畴内,口译对译员的即时输出能力要求更高,故难度更大。由于输出内容“无法重来”“无法覆盖”的特点,业界的资深译员都有这样一个共鸣,即认为口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因此,要实现即便带着遗憾仍能称为艺术,译员就需要在“即时”输出的背后累计深厚的积淀和漫长的努力。对于高校的外事事务发展而言,建设一支能力精湛的译员队伍,明确译员口译能力提升路径能够为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然而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建立专业的翻译团队,外事领域的口译工作多由外语学院的教师或外事部门的行政人员承担,译员口译能力的高低与其自身受到的专业训练体系相关。本文将通过对大量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及对理论文献的深入研究,探讨国内高校外事活动中译员口译能力的提升路径,以期为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提供有益借鉴及参考。
二、高校外事活动中译员口译能力提升的路径规划
(一)明确政治立场
翻译历来属于上层建筑,其传输内容和方式无不与政治意图相关联。翻译不是,或许从来不是独立于各个社会中权力之外的孤立活动[2]。高校外事虽多数涉及学术教育等方面的事宜,但仍不可避免种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立场冲突。外事无小事,译员作为外交活动的一线参与者,应牢记老一代外交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政治原则,在民族尊严与院校利益面前,明确态度,把握分寸。对于口译员而言,转化和处理信息的时间往往就限制在几秒内,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是对译员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常态储备机制
1.综合储备
高校外事活动所涉及的口译场合主要覆盖会议、培训教学、陪同参观等几大领域。其中会议口译的综合性最强,形式多为本校代表及外方代表通过谈判磋商达成某种合作意向,或就合作细节进行商讨。会议口译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且形式正式,对译员的综合储备要求较高。笔者通过归纳亲历的会议口译实例及搜集到的口译例证及文献,发现在这类会议口译中,流程大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正式的开场白、地区介绍、院校介绍、以及专业介绍。
在流程相对既定的前提下,译员可以以个体形式或与团队成员协作,提前做好相关表达的资料搜集工作,形成可反复利用的资源库。比如对于开场白而言,在高校外交范畴内,问候加欢迎是讲者常见的表达思路,译员通过查阅大型国际会议的语料资源获取不同规格的专业表达,并根据所在院校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积累。对于高校外事会议中的地区介绍来说,讲者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地域特色词汇,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在与外方会谈时,讲者常常用“鹿城”“塞外明珠”“草原钢城”这样的字眼作为形容,博大精深的中文短短几字便可让人对城市定位产生清晰的认知,但对于英文而言,简单直译很难达到同等的预期效果,瞬时的口译过程中,译者难免顾此失彼。想要精准表达,提前查阅政府官网英译版本是完成相关积累的有效方式,如果没有英译版本,译者也可以有充足时间完成查阅和思考。此外,会谈常常会涉及到院校的基本情况及专业设置,这就需要从事高校外事口译的译员充分了解本校的重要荣誉、文化特色及优势专业及其英文表达。如笔者所在院校而言,外事交流中常常提到“兵工文化”四个字,在揭示院校的历史沿革之余也凸显了我院的专业设置特色,但鉴于“兵工”概念中外文化差异所致的敏感性,译员口译时还需做好相关的补充解释。
2.专业储备
对于高校外事口译而言,除了综合性话题之外,涉及最多的内容便是专业领域内的交流,这对于译员无疑是更大的挑战。而专业表达的积累仅靠译员个人盲打盲撞很难保障翻译效果,且备战效率较低。那么,译员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专业学科领域内的认知基础。笔者认为,累积倾向本院校优势学科的表达是着手准备的第一步。从院校层面来说,建立外事部门与各学科的联动机制、构建长期的跨专业合作模式是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比如安排外事口译员队伍提前到访院校的优势学科试验场地并观摩专业设备,这一过程可通过随访国内参观团队实现,也可通过安排学生代表为译员讲解实现,笔者在第一次执行翻译任务前通过这一步骤获益匪浅。此外,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现已将建设双语版的线上开放课程纳入了国际合作的范畴当中。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意通过适当机制让外事口译队伍参与进来,那么必然可以实现促进院校国际资源建设与增进译员对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认知的双重效果。以笔者所在工科院校的实地参观为例,专业教师在向外方代表介绍设备及流程时,往往会提到如“交流脉冲”“增材制造”“无柱悬挂干磨系统”之类的专业表述,未经提前了解的译员往往不甚了解,翻译更是无从谈起。当然,情急之下译员可以通过现场询问或模糊翻译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效果往往大打折扣。针对如上情况,译员只有通过前期的学习及参与,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储备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
3.更新储备
除了上述相对固定的表达积累之外,译员对时政热词的把握也应实时更新,比如近年来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百千万计划”等概念都频频出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舞台上。译员对概念本身的清晰认知能够保证翻译信度的达成,而经打磨的官方表述则更能保证翻译效度的实现。比如“一带一路”倡议,译者在进行口译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带”所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路”所指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基本的认知,译者便有了进行解释的底气。在准备阶段,译员经查阅得知,在对外公文中其英文正式全称被确定为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简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这样在实际口译的过程中,译员就可以根据外方对我国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口译。
(三)完善个性应对机制
在高校外事范畴中,如果说上述储备是译员口译能力的基石,那么译员针对每一次口译场合所作的针对性的准备便是翻译效果优化的保障。口译工作不是脱离整个外事活动单独存在的一个环节,因此译员在工作之前需要主动全面地了解外事活动的主题、日程、地点、人物等信息适时调整翻译策略[3]。外事主题可以帮助确定内容基调;日程涉及的环节可以帮助译员做更精进的准备;地点变换是译员着装风格的重要参考。不论是会议当中的交替传译还是参观考察的陪同翻译,译员都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跟风格,进行得体的表现。此外,译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信息,而非阐述自己的主观认识,因此最大限度地传递讲者思想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译员提前对服务对象的专业背景、工作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解。需注意对于担任外方口译员而言,除上述要点外,讲者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也是帮助译员有效预判的重要依据[4]。在实际口译工作中,译员视情况提前索要讲稿或ppt等资料进行准备也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另外,口译的挑战性还在于即便译员在任务开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仍会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不可预见的表达。此时译员需要把握的原则是传递讲者思想而非语言。塞莱斯科维奇认为,译员的译文必须时刻考虑受众,主要任务是抓住讲者讲话意图,然后选取最适合的译入语用听众理解的语言完成表述[5]。在笔者以口译员身份所经历的一次国际会议当中,讲者提到的中文表述为“圣人无常师”,出自韩愈的《师说》,笔者此前并无准备,只能依据基础知识储备判断“常师”所指可能为“固定的老师”, 又因该表达提出的“上下文”为中方院校介绍本校“跨学科”培养经验,故确定其表意为智者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应向他学习。基于此,笔者输出译文为“Sages never limit themselves to particular teachers.They learn from everyone”。该表达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做到了达意,外方听后也点头致意表示赞同。诸如此类的表达还有很多,要求口译员做到灵活应对。
(四)及时整理语料资源
要建设常态化的高校外事口译机制,就必须及时总结和归纳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一边积累一边更正一边解决。在外事活动中,口译常常在瞬时完成,译员根据当下的理解,对内容进行快速的处理和输出,往往不能像笔译一样精准。甚至有时因为对涉及内容的认识不足,译员输出还会与源语言产生偏差,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对翻译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而口译的不间断性又要求译者不能分担过多精力反复思考已经过去的内容,也没有修改的余地。当译员下来之后想要做进一步积累时往往会发现很难将需要精进的地方全部记住,这就需要译员通过录音等方式有意识地收集语料,并与团队成员共享,整理和分析讲者的高频表达以及当时处理不当的部分加以修正和积累,为后续外事口译工作的不断精进奠定研究基础。
三、结语
翻译工作作为一架桥梁对于高校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而其中口译对译员的语言综合应用技能要求更高。译员口译能力的提升并非朝夕之事,完成高质量的口译任务需要译员在大量实践中累积口译技巧,同时,还要做好针对高校外事领域的政治建设、常态储备、个性应对和语料整理工作。完成高校外事活动中译员口译能力的提升是保障高校国外事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