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2021-12-02王颖
王 颖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呼和浩特 0100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吸引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和不竭动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
1.文化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r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 “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是由物质、精神、语言和符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与社会导向的功能。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
2.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从具体内容来看,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3]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融入到了国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乃至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发展理念;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处事方法;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人文精神等,在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5]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
1.素质
广义上的素质指人的内在品质和质量,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认识和实践磨炼,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心理、体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就是广义上的素质。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是这几方面综合水平的衡量。[6]
2.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了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方面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通过一个人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举手投足的反映,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7]
3.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文学科教育、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精神修养教育等。实施这几方面的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个体自我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学科教育方面具备了其他途径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依托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和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等优势,能够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研究
(一)目标的一致性
1.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在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尺度。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现代化是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文明的进步呼唤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3.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既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顶得上、站得住、做得好”,又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1]
以上从三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从根本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所以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作用的多样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其中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和意志品质及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艺术形式、发明创造、无不凝聚着智慧,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为当代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涵养健康的社会心态
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实现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发展理念,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处事方法,所以中国的崛起不仅不会威胁其他国家,而且还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对个人道德修养提出了具体的标准,通过道德修养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对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中庸之道”讲究万事万物的平衡,无论是人的心态,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把握分寸,中庸智慧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思想,长久以来成为我们处理问题看待事物的重要思维模式和心理模式,对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起调节作用[8]。
(2)提供以德育人的理念
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和社会变革,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道德政治文化与立法文化构成了古代中国治国理政的两个重要方面。孔子提倡的“仁政”,孟子的“以德行仁者王”都强调德化的重要作用,重民亲民,教化于民,使人的行为合乎礼仪道德,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
(3)滋养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创造的人文艺术,例如书法、绘画、音乐、武术、棋类等不仅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内容,而且滋养着中国人的个人修养、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宝贵书籍,涉及人文、农业、医学、法学、生物学等各方面,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滋养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
2.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个体成长成才提升国民素养的作用
(1)完善个性品格
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体验社会生活和组织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它在个人的生活层面与幸福的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影响着个人的个性品质与人格,例如通过对意志力的训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
(2)助力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养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会,人文知识的范围涉及多个学科,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广博的人文知识使人既具备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也积淀了个人的气质,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为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国民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正是国民素质的具体表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分析,深入挖掘还能罗列出很多,但从根本上看两者都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作用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显现的,所以研究两者的相融性有利于发挥合力。
(三)实践的创新性
1.在传承和发扬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空条件的影响,受到当时的经济状况、认知水平、地域特点、社会制度的制约,因而必然会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辩证取舍,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方面带来了价值的多元化,甚至存在错误思潮和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认识。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具有持续魅力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就要在实践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创新传播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在改革和实践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
个体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人文素养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一定人文素养的积淀。个人缺乏人文素养,生命存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会降低,社会缺乏人文素养,文明的步伐就会变慢甚至倒退。当然人文素养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空条件的影响,受到当时的经济状况、认知水平、地域特点、社会制度的制约,[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教育模式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在坚持对人文素养本质精神追求的同时,更要在实践中重新认识个体、社会和国家对人文素养的需要,使人文素养教育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关联性的分析,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概念,两者在多个层面都存在交叉,具备相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不断发掘的资源库,在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在大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儒家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有德之人的信念和目标,强调远大目标的实现要从提升自我修养开始,以德修身修心,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形成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治国、平天下也体现了勇于担当的意识,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古有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抗击外族的民族英雄,近代更是涌现出了无数为新中国成立奉献宝贵生命的革命先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爱国主义情怀也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通过系统、深入、持久的教育实践,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从而引导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向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高职教育培养的正是直接在一线工作岗位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专注创新的素质的培养。中华民族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无数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的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发掘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大国工匠的榜样力量,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采取科学性继承与批判式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9]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相契合,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助力课程思政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规范课程设置中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1]这一指导意见的实施对于高校改革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指明了方向,也为课程思政的落地和实施找到了依托。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软实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师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干劲,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形成良好的学风、师风和校风,通过前文的分析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道德修养、涵养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落实文化育人,提升人文素养。
3.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高校要结合办学实际和办学特色,构建符合自身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开发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依托互联网+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全面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9]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有机结合,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师资队伍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课上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课下活动的引导和监督,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并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还要能够指导其他课程的教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智力保障。
3.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起到激励师生的作用,有力地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兴趣,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短期和长期的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层推进需要创新评价机制。
除了以上措施外,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国家建设的新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国家大力提倡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传承方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