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究

2021-12-02张丽芳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子线路兴趣小组教学方式

张丽芳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0 引言

“高频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方法对于当前的高校来说非常重要。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对于“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性比较强,如果仅仅灌输理论知识,无异于“纸上谈兵”,不会起到太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软件进行学习,加强这门课程的实践程度,是当前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高频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成效相对来说比较低下。

1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特点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主要属于非线性电路的研究范畴。对于电路课程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说在进行电路分析时可能会错误的选择误差大小或者获取特性方程、方法等,都会使得学生感到一定的难度。该课程主要涉及到了各种LC谐振回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等,课程中的每个章节都会对应无线通信中的其中一种功能模块,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每个章节都相对独立[1]。“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是实验,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那么可能会使得大多数学生感觉到枯燥难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厌学。

1.2 教学条件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现状。因为该门课程是通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所以涉及到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对于一个教学班而言,需要有大量的实验设备才能够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然而,因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时间不足以及实验设备不充足等等原因,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足够的实验对这门课程充分的融会贯通。该门课程的教学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因为各个高校的通信类专业的各个教学班的人数较多,设备不足,使得很多学生仅仅通过理论的方式来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合理的进行安排,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除了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以外,还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1.3 教学方式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采用PPT的方式进行讲解,从历年的教学结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效较低。通过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枯燥,从而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教学方式,还需要各个教师对往年的教学模式等进行参考和对比,进行适当的创新。因此,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改变,将传统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充分的提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得他们能够充分的融入这堂课程,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高频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方法

2.1 虚拟实验仿真

在当前的高校中,“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主要是9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接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具备较多的收集信息途径,对于这一门新生课程,他们也具备着足够的好奇心。但是,也存在一些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交流能力较弱的同学,如何提升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是该门课程的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虚拟实验与兴趣小组的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虚拟实验仿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Multisim电路仿真,对于这一种仿真软件,比较适合模拟与数字电路设计以及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将这一种软件安装到自己的计算机上,该软件的使用相对来说较为方便,可以很好的弥补实验设施不足的问题。利用这一种软件,学生可以用一种更加新颖的学习方式来与理论知识相印证,从而对这一门课程更好的理解。通过使用这一种软件,学生也可以自主的进行研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模块,从而对自身所学习的内容更好的掌握。第二种是Matlab仿真,该款软件在算法的开发、数据分析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成效。在“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一些信号特性的分析可以利用这一软件,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分析调制信号强度变化对调频信号频谱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3]。通过虚拟实验仿真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高校实验设施不充足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学生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2.2 兴趣小组

2.2.1 组织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建立兴趣小组。所建立的兴趣小组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来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并且参与兴趣小组进行讨论,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将各个兴趣小组结合起来,对这些兴趣小组适当的进行指导,使得他们的讨论更加有效率。在建立兴趣小组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得他们根据兴趣自由进行组合,并且利用微信或者QQ等软件成立相应的聊天群,从而方便这些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以及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对于那些没有加入兴趣小组的人员,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加入适合他们的兴趣小组。并且各个兴趣小组还需要定期的向老师汇报研究的进度,老师定期的对他们的进度进行监督以及提问等。高校老师采用这样的组织方法相对来说是一次比较大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更加的感兴趣,并且能够高效的学习这一门课程,对其中的知识点以及一些复杂的公式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帮助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2.2.2 研究手段

对于兴趣小组这一方式,学生可以在兴趣小组中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吃透,那么可以在兴趣小组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经过学生讨论以及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或者利用网络平台查询相应的网课进行学习[5]。对于某一不了解的问题,也可以查询相关的文献进行参考和研究。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对于这一门课的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性,使得他们能够对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总之,在当前这个时代,具体的研究手段无法脱离信息共享这个平台,通过对信息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抓住先进的学习手段,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用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实验,从而解决实验设备不充足的情况,实验结束之后,各个兴趣小组还需要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实验的印象[6]。

2.2.3 成果展示

在学习“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安排各个小组对自身的研究成果、进度、内容等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由各位同学来向所展示的小组提出疑问以及进行评价,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查缺补漏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成果展示主要是考察各个小组一个阶段的具体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小组,老师需要及时的引起重视,了解原因,并且加以引导,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这种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充分的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从而自主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还应该对学习进度较慢的成员进行帮助,通过这种互帮互助的方式也能够加深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同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频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是当前的高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点。首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对该门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其次,对于设施不足的情况,应该引入先进的软件进行解决,通过虚拟实验仿真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实践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对该门课程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猜你喜欢

电子线路兴趣小组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Multisim13.0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基于技能培养角度如何上好电子线路课程
高职高专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静电放电对电子线路干扰的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