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市环洱海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

2021-12-02黄一良

乡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理市洱海管网

黄一良

(大理市凤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大理671000)

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于2018年6月实现闭合,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该项目完工后,彻底斩断了流向洱海的生产生活污水,从根本上治愈了洱海因污水治理“主动脉”不通畅、“毛细血管”不健全的症结,让云南省大理市的母亲湖更洁净清澈,并为高原湖泊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破解之策。

1 项目背景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大理人的“母亲湖”。流域面积2 565 km2,湖面积252 km2,蓄水量25.59亿m3。流域内含有大理、洱源2个市县,共计15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469个自然村,涉及总人口达86万人。调查研究发现,洱海主要的入湖污染源来自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服务业)等,要想保护、治理洱海,第一步就要切断污染源。为此,大理市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截污治污体系工程建设。

2 环洱海区域截污治污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

2.1 截污治污工程成果

覆盖洱海流域城乡一体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从2014年3月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截污治污工程建设至2018年6月流域截污治污体系闭合历时5年,共完成11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99亿元,共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135个污水处理站、12.08万个化粪池,铺设管网4 461.6 km,人造湿地0.184万hm2。

2.2 村落污水处理工程主要问题

该项目于2014—2016年先后分5个批次完成了环洱海146个村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建成了31座土壤净化槽、72座碧水源、53座金达莱一体化膜处理工艺村落污水设施,项目建成158个村落污水处理站。项目建成后虽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较多,但仍存在主管网覆盖率低、污水收集率低等缺陷。由于部分村落地势低洼、农户分散,导致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难度加大,建成后利用率并不高。而且部分村落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收集脱节,管网建成后仍有乱排乱放现象,污水主管网覆盖率仅有65%,污水收集率只有60%左右。除此之外,村落污水管网与户管连接端口未设置沉淀过滤设施,易造成管网堵塞、冒井等问题。污水管网末端处理与城镇截污管道规划建设严重脱节,污水排放路径单一,除了部分能就近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落外,仅有158座新建的土壤净化槽、碧水源、金达莱等一体化处理设施。村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持续排放时稳定性较差,能耗、运营成本、维护成本、故障率均较高,且膜片清洗、更换成本较高,由此导致已建成的管网、设施缺乏运行维护,管网破损、设施停运、超负荷运行等问题时有发生。

2.3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缺乏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因此难以改善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已建成的城镇污水管网仅对城区的污水进行收集,导致周边的村落污水末端无法消纳,只能被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重复性地建设污水管网,造成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建设周期延长。二是为降低投资,设计时采用的地形图版本较老,数据未及时更新,与现状严重不相符。三是为规避深开挖风险,局部管道铺设高程高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水口,受成本有限影响,部分地势低洼、农户少于5户居住分散的区域并未覆盖管网。四是受农村生活水平影响,大多数民房初建时并未考虑化粪池等配套设施,从而导致周边虽已覆盖管网,但不具备接入条件,污水仍然乱排乱放,同时主管、支管并未顺道路走向布局,而是按照当地村民建房习惯进行建设,化粪池排出口一般设于民房背后,远离支管接入口,从而造成外挂户管耗材多、接户管裸露,导致破损、脱落、渗漏等故障发生率较高。五是农村生活污水多是不过滤直接排放,而污水管网与户管连接端口并未设置沉淀过滤设施,因此管网支管、主管极易堵塞。六是受进水浓度低、设施运行稳定性差多重因素影响,加之已建成的管网、设施长期缺乏专业系统性的运营维护管理,出现问题时未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尾水不能持续稳定达标,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从而致使雨季冒井、设施停运、污水直排时有发生。

2.4 解决措施

经评估,洱海的环湖截污工程总投资已超过35亿元,仅靠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项目资金,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确是“有想法,没办法”。因此,项目组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或采用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BOT(建设—运营—移交)、DBFO(设计—建设—融资—运营)模式进行融资,既节约了投资,又缩短了工期。多举措融资199亿元,截污治污节约了6亿元投资,缩短了18个月工期。

一是针对管网覆盖率低、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以及雨季冒井、设施停运等问题进行改造提升。当地遵循边发现、边整改的原则,2017年对该项目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管网遗漏、倒坡、堵塞的区域进行了提升改造;对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处理能力不足的污水站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了38座博士科ACM膜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设施,最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有194座。

二是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当地先后为流域内12.08万户民房新建了配套化粪池,按应收尽收的原则,对近8万户农户的厨房、卫生间、洗涤、圈舍的废水进行“四水全收”,对地势低洼区域采取一户一提、集中提升等措施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

三是衔接好区域污水治理规划与截污体系的搭建,避免各自为政。为减少运行环节,大理市环洱海区域建设了6座高标准污水处理厂,在环洱海东、北、西岸新建了235 km污水管(渠)、12座污水提升泵、21.94 km尾水输水管、5座尾水提升泵;对流域内具备并网条件的不同时期、多种标准、多种工艺、多个项目建设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进行体系搭接,原已建成的污水收集站点一律取消,直接接入截污干管;对影响水源地的污水处理站通过2次提升的方式接入截污干管;对改造成本高于新建站点、确需污水处理设施的站点进行保留[1]。通过体系搭接原址拆除了31座土壤净化槽,搬迁了7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7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原址养护,35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迁建利用。洱海流域体系运行后,大理市环洱海范围仅有35座一体化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减少了能耗。

四是管网设施应三分建七分管,为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建立专业的管理维护团队对已建成的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势在必行[2]。经商讨研究,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截污治污工程项目试运营期间,北京碧水源、江西金达莱派出了专业人员对污水设施加强运营维护。2017年,项目竣工验收后,大理市委托大理水务公司对项目设施进行整体运营管理,遇雨季冒井、设施停运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污水外运。为加强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运营管理,2018年6月在体系闭合投入使用后,大理市、洱源县专门成立了截污治污运营管理中心,组建了运营队伍,编制了考核办法,制定了应急预案,对流域截污治污体系进行日常专业运营管理[3]。

3 结语

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前期调研和规划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建设工期长等特点,因此可研报告的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要更加严谨、专业,才有可能向国家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资金支持。在资金不足以完成项目建设的情况下,可采用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BOT、DBFO模式或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项目建设前要展开全方位、深层次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好国家扶持政策的方向,做好整体超前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实施完善,避免浪费资源、增加建设成本、延长工期。村落污水工程项目建设目的是截污治污,要做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截污干管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中水回用、体系搭接、体系运营管理[4]。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为保持项目的一致性、完整性,一定要有超前的思路和持之以恒的信念,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专业规划、建设[5]。

农村污水处理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大理洱海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顺利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得以妥善处理,依赖于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施工单位的努力与付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当地居民的理解与配合。这项施工耗时长、消耗资金大、覆盖范围广、受惠人口多的项目竣工,标志着环洱海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再是问题。

猜你喜欢

大理市洱海管网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研究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洱海太湖石
富滇银行:大理分行提供亿元贷款助力脱贫攻坚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大理市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