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12-02王英杰孙敬陶
王英杰,孙敬陶
(1.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五个方面。其中英语语言技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听、说、读、写既是语言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其中,说和写属于输出性语言技能,而写又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对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英语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逐年上升,按照我国学者文秋芳所提出的国内外语教学研究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综述研究。本文拟通过梳理近年来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的文献,探讨以下三个问题: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下我国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方向是什么、主要通过哪些手段开展教学、对今后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是什么。
一、文献样本的选取
本研究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主题在知网平台查询相关SSCI、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文献,初步检索结果有875篇,通过浏览发现,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非常少。又以“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为主题再次进行高级搜索,发现只有8篇与主题相关。为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又以“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为主题对相关学位论文进行搜索,共搜索到硕士学位论文38篇,博士学位论文0篇。本文对8篇期刊论文和38篇学位论文进行归类、编码和分析,课题组统一编码数据,对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梳理。
二、研究发现
通过文献数量可知,各学科、各学段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献只占总文献数量的0.95%,由此可见,研究小学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数量非常少。笔者初步猜测有如下原因:全国小学阶段英语学科各地学情、教材不统一、课时安排和教学目标有差异;小学阶段学生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等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表达;小学阶段英语学习重点关注学生听、说、读的技能,写的技能被相对弱化。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研究、基于学生本位的写作教学研究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写作教学研究。
(一)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研究
研究发现,这类文献一般先厘清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主要观点支撑下形成教学框架,指导写作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如“支架式”理论是作者关注比较多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被认为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符合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学生可通过“脚手架”,用有限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简短的语篇。许沪霞通过“支架式”理论主要观点的分析和提炼[1],提出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使学生在教师创建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我研习和探索,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英语写作。朱妮娅也认为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指导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结合英语学科细化了支架的内容,从情景支架、内容支架、语言支架、结构支架和评价支架等五个维度阐述了支架搭建的方法以及意义。顾丽娟通过目前我国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差、写作能力低的现象提出写作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段抓起[2],依据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评价结构标准,通过Writing Checklist(写作检验单)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写作检验单根据写作目标和写作标准的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即第一层次标准建构—二、三层次标准建构—依据标准有向写作—运用标准内化能力。师生共建标准的过程关注了学生逻辑认知的过程,能够反观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指导。该评价标准的建立使学生的学习评价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从积极的角度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过程写作法也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英语写作方法[3]。该方法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与设计,包括构思、起草初稿、小组共同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定稿等环节,主张多稿写作,建议教师直面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基于实际问题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毛咏玲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基于输出假设理论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开展了实证研究[4],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量化分析和准实验的方法,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加强学生输出意识、坚持写作训练、关注任务设计、推行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的建议。陈丽红通过学生对写作认知过程的分析[5],以量化研究为研究取向,以认知理论为指导,开发设计了“知识积累—提取生成—整合写作—评价反思”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并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分析,论证了认知理论对小学生英语写作的显著性效果。一般认为,写作是个体的语言输出,而黎冬梅结合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组织形式[6],从互动理论的角度尝试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创新,强调任务驱动式的合作学习,主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作文生成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林战峰在其硕士论文中也通过量化分析[7],提倡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写作教学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认为在当前课时少、班额大的现实条件下,互动式作文教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研究。刘亚娟关注了情境教学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8],情境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纵观前人研究,学者们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了多元的设计,结合集体学习、个别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任务驱动下开展教学。
(二)基于学生本位的写作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是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文献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和心智特征为基础开展教学研究。学生喜欢在任务情境下完成语言学习,董振颐[9]、张富红[10]分别在其论文中论述了如何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李小华提出要根据儿童的多元智能设计小学英语写作教学[11],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语言、逻辑、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8个方面的智能在学习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前期对学生多元智能的了解和调研,从选材多元化、分组多元化、评价多元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漫画作文的教学的尝试,学生在真正的情感体验中完成作文的写作,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达成语言的有效输出。刘晓对儿童本位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12],针对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错误多、写作素材严重缺乏的情况,提出要遵循趣味性、文本性、全面性、拓展性原则对教学进行再设计,建议教师从儿童的视角深挖文本内容,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写作素材,在谋篇布局上提倡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完成作文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杨丽丽[13]、李丽思[14]、李菁[15]、范雷英[16]、王紫鹃[17]等一线教师分别结合详细的教学案例阐明了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马艳红通过对一次教学事件的反思[18],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逐步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机整合。学者孙玲提倡写作内容要结合学生兴趣[19],“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还有学者通过分析学生对图片认知的优先性,从学生认知的角度,通过教材插图进行英语写作指导。
(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写作教学研究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研究者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见,信息技术的介入对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周梦瑜提出[20],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苏小芬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在线文档编辑工具的使用进行了研究[21],结论证实在线编辑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及策略的形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在线编辑工具功能的不断丰富,还是有积极的意义和前景可以继续探索。金炜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22],详细论证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信息技术是小学生英语写作教学走向科技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有力抓手,是展现教师教学意图、实施教学行为的有力武器,不仅能够直观展示出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能有效调整小学生的认知状态,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效率,改变小学生写作的交流方式和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杨华利、郭盈、黄涛、赵媛[23]对人机协同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小学英语写作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教学模型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精准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彭肖月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根据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整合性和可视化特点,通过实际课例论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24]
三、问题梳理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研究多从当前小学阶段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出发,以多个维度、多个视角为起点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有困惑,如如何使英语写作教学使学生感兴趣、如何在小学生词汇、语法知识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展写作教学、如何面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疑问等。
(一)问题梳理
1.融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写作教学有待深入
文献中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写作教学研究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未来的教育教学也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下的个性化教育的样态。这些研究来源于研究者平日对教学实践的探索,但是现实教学中,毕竟这样的信息技术设备不够完善。配齐设备是前提,教师大范围的使用是关键。教师只有在真正使用的过程中,才可能有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2.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研究有待加强
写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知识运用的学习过程,是词汇、语法、结构以及写作习惯、写作意识、思维方式等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节写作课就可以完全解决的。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将焦点聚焦在某一节写作教学的设计,或是某一节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多从教师的角度审视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忽视,这样的研究会导致课堂教学中心偏离,教学过程不符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3.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
多篇文献中,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的。多篇文献提倡合作型写作学习的方式,如冉保霞探讨了如何在小组合作形式下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林战峰提倡互动式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等。然而写作毕竟更多关注个体的思想和思维表达,如何处理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具体怎样合作、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合作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表达、如何处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学习进度、怎样评价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论证。
(二)未来展望
1.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写作资源
拓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关部门要为学校提供充足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做好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实证研究,探寻信息技术手段在写作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真正的价值所在。如学校可以组织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比赛、教案书写、说课、教研报告等活动,助推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课例的开发、研讨与交流;促进教师加大力度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AI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推动写作手段的多元化,促进人机交互下现代信息技术课堂的探索。
2.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写作过程
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围绕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断探索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和价值,充分关注学生写作学习的渐进性。对学生写作学习过程研究,首先需要加强对小学学段目标的研究,如厘清小学学段的关于听、说、读、写的要求,根据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学生的学情和课时安排等从学段的角度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再按照年段特点设计年段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才能在学段、年段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设计写作课时的教学目标。如有的研究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关于“写”的梯度。这样的设计关注了学生英语写作的渐进性特征,能逐步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在写作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孙玲、徐文彬单元开发的视角下关注写作教学的设计,通过词汇、语法、主题的前期铺垫,提倡研究者加强对情境创设的研究,通过学生具身体验,关注教学情境的设计,尽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语言、体验情感,生成真实的写作素材。[19]
3.协调多种学习方式,推动个性表达
多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写作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适切的合作学习和适切的个体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处理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系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加强对跨学段文献的研究
初中学段、高中学段或大学学段的文献梳理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如朱岩岩(2011)对1980—2010年间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进行的综合性评述[25]、常畅和常海潮(2020)对2011—2019年间国内二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回顾等相关文献综述[26],能够使研究者了解近20年来其他学段写作教学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对小学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教学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有关二语写作教学文献的研究以及其他学段的相关研究也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四、结语
笔者通过以上对英语写作教学文献的回顾,梳理了当前各学段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现状。为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是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进一步深入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纽带,有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