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菇的培育与发展

2021-12-02温英萍刘婷

园艺与种苗 2021年9期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

温英萍,刘婷

(安福县林业局调查设计队,江西安福 360830)

松菇是一种天然食用菌,市场价值高。江西省安福县作为松菇产地之一,有着近30 年的经营历史,仅竹江乡平均年产松菇就有10 万kg,丰产年可达25 万kg,年产值近2 000 万元。安福县现有天然马尾松林1.33 万hm2,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松菇产业,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收到利国利民双赢效果。

受人工繁育制约,松菇产业一直未得到发展。笔者通过对松菇近10 年的观察总结,认为松菇产业是一项具有利国利民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生态产业,完全可以采取人工培育措施,开辟一条“林菌模式”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1 松菇的特征特性

松菇,全称红汁乳菇,又称松蘑、寒菌(湖南)、菌子(赣州)、松茸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

1.1 理化特性

松菇风味极佳,香味诱人,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据分析,松菇中含蛋白质17%、脂肪5.8%、粗纤维8.6%,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等,蛋白质含量高,是草菇、金针菇、香菇、茶菇、木耳等菌菇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1.2 感官特点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5~20 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纤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红色,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长6~14 cm,粗2.0~2.6 cm;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彭大。菌环生一丝膜状菌柄,上部白色,下部与菌柄同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至近球形,大小(6.5~7.7)mm×(4.5~6.2)mm。

1.3 保健价值

中医认为,松菇可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强身健体,具有抗癌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健肤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证明,松菇中含有多元醇及多糖物质,因此其在健胃、防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

1.4 生长环境

1.4.1 地理环境。松菇着生在海拔100~200 m 的低丘,山谷、山冲、山脚低洼阴湿的地带,近年人工栽植的湿地松林也有松菇分布。

1.4.2 气候特点。清明或立冬前后1 个月,气温回升或下降明显,起伏较大,平均气温15℃,空气湿度大,非常适宜松菇的生长。

1.4.3 土壤特点。红色沙壤土,土层厚度不一,一般在40~80 cm,土壤含水量高,腐植质层较厚。

1.5 生产技术规范

1.5.1 收获。人工野外采摘——浸洗——分拣——装箱(装袋、装篓)。

1.5.2 卫生条件。要求做到白天采摘,晚上装运,次日清晨市场出售。以编篓散装,不挤压,通风透气。保鲜期气温高时为1 d,气温低可保鲜2 d。

2 培育难度和发展前景

2.1 培育难度

松菇是红乳菌与马尾松活体共生的子实体,至今科研人员未攻破其培植繁育技术,无法在室内用红乳菌接种死亡的植物体培植繁育。目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技术就是将人工授有红乳菌的马尾松苗栽植到山上,在马尾松长大的同时,林冠下的地表层萌发出松菇。

2.2 发展前景

松菇是原生态产品,品质安全、无污染,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受季节、雨水、温度等自然因素干扰,其产量难以稳定上升,形成不了规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松菇市场呈现出越销越旺,且价格不断飙升的局面,尽管松菇鲜菇的价格从20世纪的1 kg 10 多元涨至如今近百元,但仍远远供不应求。

3 安福县松菇的生产与发展情况

3.1 产地

安福县的松菇主要产于114°25′19"~114°45′6" E,27°12′48"~27°22′42" N 之间,着生天然马尾松,平均海拔150 m,土壤为红壤的低丘、岗地。树龄10~30 年、郁闭度0.4~0.6 的马尾松林分产量更高。安福县松菇中心产区为竹江乡焦溪村(自然村)、矮屋村、沙溪村以及枫田镇的石岗村。另在枫田镇的桐源村、寮塘乡的小江边村、平都镇的鲁洋田村、洲湖镇的花门村、洋门乡的沛溪村也有块状分布,面积约700 hm2。

3.2 产量

据调查,20 世纪80、90 年代,安福县竹江乡松菇平均年产量10 万kg 左右,年景好时高达25 万kg 以上。进入21 世纪,竹江松菇产量逐年减少,年产量最低时不到5 万kg。作为本地特产,松菇已面临枫田辣椒相同的困境,极有逐惭消失的可能。

3.3 流通

近年来,通过竹江乡农产品流通协会的物流等渠道,安福松菇销往湖南、安徽、深圳、苏州等多地农贸市场,销售价格约100 元/kg,其中仅湖南省每年销量就达15 万~20 万kg。

目前在安福县也实现了松菇网上交易,加之方便快捷的物流运输,使林农采摘的新鲜松菇通过当地农产品流通协会收购、运输、销售,不仅能在24 h 内到达周边省市的批发市场,并充分保证了松菇的新鲜和品质安全,从而有力促进了松菇交易市场的繁荣。

4 安福县松菇发展历史

安福县民间经营贩卖松菇历史有近30 年,食用历史无法考证。产自天然马尾松林内的松菇历来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近年来,松菇产量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①上世纪80、90 年代人工造林力度加大,湿地松林增加,松菇共生的植物马尾松林骤减;②近十年的封山育林,林下杂灌植物密度加大,杂菌增多,红乳菌繁殖困难;③全球大环境遭到破坏,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干旱增多;④近年人工施用白僵菌治理马尾松毛虫害,影响了松菇的生长环境;⑤采摘技术不过关,林农为了产量,采摘时挖蔸带土,减少了菌源。其中①、②为主要原因。

近年来,安福县林业局对发展松菇产业,促进林农增收的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资金、技术支撑不足的情况下,作出了“先保护现有马尾松天然林和原生菌种,结合引种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等待时机开发利用”的决策。2007 年将竹江2 000 hm2天然马尾林作为松菇原产地列入了省级公益林,停止林木采伐,禁止商业性开发,加强了原生松菇菌种资源的保护。10 年期间,除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竹江乡天然马尾松从未进行过商品性采伐,已成为安福县连片面积最大的马尾松天然林。为探索人工繁育松菇的新途径,2008 年春,县林业局在平都镇十里村建立了0.2 hm2的松菇繁育试验地,从湖南引进根部带有人工授受红乳菌的一年生马尾松苗进行栽植,经过培育试验,目前马尾松已长大成林,人工繁育松菇也获得成功。

5 发展松菇产业的有利条件

5.1 政策可行

当前国家把生态建设摆上了各项建设的优先位置,并出台了全面禁伐天然林,引导林业产业转型,扶持林下经济发展,促进林农脱贫致富的一系列政策。加大松菇产业发展力度,壮大“林菌模式”的林下经济,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下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5.2 项目扶持

竹江乡现有天然马尾松林2 000 hm2。目前,国家已启动实施公益林中幼林抚育项目,对符合规定并实施了抚育的山场给予1 350~1 500 元/hm2的补助。利用该项目对竹江乡封育的低效马尾松林进行抚育改造,可以有效促进松菇繁育,提高松菇产量。

5.3 技术可靠

十里村人工繁育松菇获得成功的试验表明,安福县己完全掌握人工繁育松菇的关键技术。今后,可充分利用低丘、岗地的荒山、采伐迹地,采取人工授受红乳菌的1 年生马尾松苗进行栽植,稳妥有序地不断扩大马尾松林面积和松菇产能。

5.4 销售畅通

竹江乡农产品流通协会经过多年销售松菇,已在多省、市建立了网点,因安福县松菇产量有限,年年供不应求。

6 松菇产业的发展方向

6.1 取得政府支持

发展松菇产业,既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又助推农民脱贫致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希望产业,需要政府制订产业规划予以大力支持。

发展松菇产业,前期由于新造马尾松和改造低产低效马尾松林,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在林农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通过对新造、改造马尾松林给予无偿提供苗木和荒山造林补助、割灌抚育补助,并结合一些国家工程项目,做好示范引导等政策和措施,不断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推动松菇产业的发展。

6.2 确定目标任务

力争在5~10 年内,使安福县松菇产量恢复到20 世纪80—90 年代的水平,达到年产松菇10 万kg 以上,产值800 万元以上。

6.3 搞好长远规划

以原产地竹江乡为中心,涵盖枫田镇桐源、社布、红园等村,规划建设1 个0.33 万hm2的松菇生产基地和保护区。

6.4 抓好培育改造

坚持在规划区范围内大力营造马尾松林,并逐步完成低产低效马尾松林改造,主要落实好5 项措施:①抚育。每隔2~3 年,在9—10 月,对现有马尾松林进行林下割灌,清除林下的杨桐、柃木、白栎、金樱子等带杂菌的草本、灌木,促进11 月和次年5、6 月红乳菌的萌发;②林地清理。控制牲畜进入林里,收集林中马勃菌实体,移至林外较远处火烧深埋,以防马勃菌孢子随气流传播,造成污染;③补植。春季在林中空地中补种带有红乳菌的马尾松小苗;④重造。规划区的采伐迹地及时更新营造马尾松林;⑤间伐。对于郁闭度大于0.8 的林分进行人工间伐,间伐后的郁闭度控制在0.4~0.6 之间。

6.5 进行科学试验

现实情况说明,提高松菇产量的唯一有效途径,是通过建立大型温室,开展室内栽植矮化马尾松。应进一步开展科学试验,深入探索利用大棚繁育松菇,实现一年四季可产松菇的新技术。

猜你喜欢

马尾松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人工“美颜”
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
香樟树之恋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他们用5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人工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