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彰显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
2021-12-02周斌高盟
周斌 高盟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7100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为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积攒了家底。1978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我国发展落后的状况,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让我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民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大大提升。但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均衡,国内一些贫困连片区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仍未得到保障,这些欠发达地区始终是党和国家最重视、最关心的地区。
1 我国扶贫工作历程
在我国发展进程中,解决贫困问题是每一代领导集体、每一个发展阶段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大群众因受常年战争影响,导致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这一时期,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着力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社会生产力,助力全国人民从根源上摆脱贫困。这一时期解决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消除了由经济制度不平等所导致的阶层贫困。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虽然未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但为我国扶贫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制度条件、物质基础和经验保障[1]。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党和国家也将解决贫困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目标提上了日程。以1986年国务院正式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也称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标志,进入了改革开放后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成立到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阶段提出“贫困县”的概念,并在1986年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150元的标准确立了331个贫困县。通过8年时间的努力,扶贫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从1.25亿人减少至7 500万人,年均减贫625万人。第二阶段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之年,我国1994年以人均年收入低于400元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592个贫困县,并采用贴息贷款、以工代赈、财政发展资金等方式,通过区域瞄准扶贫对象开展扶贫工作。第三阶段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期间,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在区域扶贫层面上,把扶贫范围从认定贫困县精确为认定贫困村,促使扶贫政策更有针对性,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在这一时期的努力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9 029万人减少至2010年的2 588万人,年均减贫644万人左右。
2011年至今,我国扶贫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党中央对我国国情精准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良策。精准扶贫的提出,吹响了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冲锋号,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至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0%降至0.60%,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万人以上[2]。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开展的不同阶段,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的扶贫政策不同,但扶贫成果显而易见,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提升。这充分说明党的扶贫政策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探索的推进,目前我国贫困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贫困人数和发生概率仍偏高。改革开放至今,贫困治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解决困扰我国几千年的贫困问题之良方,在几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下,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显著减少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及成功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也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我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彰显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制度为议题的一次全体大会。这次全会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2]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工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方方面面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1 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解决我国主要矛盾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人们生活的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向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在不断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精准扶贫事业的开展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贡献。精准扶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人们的长远幸福、为国家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精准脱贫的丰硕成果论证了党的领导效力
党的领导效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不断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3—2019年我国农村减贫人数分别为1 650万人、1 232万人、1 442万人、1 240万人、1 289万人、1 386万人、1 109万人,7年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至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 348万人,年均减贫1 335万人,7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94.40%,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年末的10.20%下降至2019年年末的0.60%。截至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5]。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始终坚持按照党的指导思想前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是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3 精准扶贫过程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主体地位在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得到深刻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完全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的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政策。同时,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成效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2.4 制度保障深化精准扶贫的全社会参与
精准脱贫事业始终面向全社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论十大关系》中讲到“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7]这一指导方针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少走很多弯路,也充分说明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秉持着与各界合作的态度,充分尊重人们意愿,充分调动人们对创建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8]。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促使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让其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对精准脱贫这个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3 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十三五”规划实施阶段,“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说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亿万人民的不懈奋斗下,我国解决了几千年来的贫困问题,人们生活水平整体得到提升,社会发展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同时也让制度优势在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回顾我国扶贫工作历程,制度优势让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也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