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2021-12-02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校师生校训师生

徐 诚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开放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1]。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蕴含着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认识校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寻求和探索发挥校训育人功能的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校训是一个从日本引进的舶来词,最初是指学校为了教诲抚育学生,选择一些核心的道德要求悬挂在学校显而易见的位置,使全体师生能够随时注意并践行这些道德规范。2009 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当代汉语词典》将校训概括为“学校规定的对全校师生员工有道德教育作用,能代表学校精神,并用来劝勉学生奉行的训词”。2016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校训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2]。由此可见,校训是学校为了教育引导师生而制定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方面的训诫。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和培养目标的高度概括,是这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它内在地规定着学校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校训的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度契合。各个学校校训尽管不同,但制定校训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校训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中的价值理念、传统文化、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很多大学校训中都包含“明德”“厚德”“德能并进”“诚”“信”等体现道德要求的词语,彰显了大学对立德树人的追求。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校训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道德人格,其效果是无形的、长期的、难以替代的。

二、大学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校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隐性资源,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校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能够取得其他教育途径无法达到的育人实效。大学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

(一)校训的导向功能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又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更是引领全校师生奋斗前行的精神航标,其蕴含的价值通过感染力和号召力对全体师生产生导向作用,指引着师生努力的方向。校训不仅引导教师养成严谨治学、敬业爱生的教风,而且促进大学生养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认真求实的学风。校训对全校师生的精神追求具有引导作用,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如辽宁大学的校训“明德精学,笃行致强”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德能并进,勇毅翔远”,都从不同角度引领着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

(二)校训的激励功能

校训作为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的集中表达,对全校师生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校训中蕴含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无声地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强大的驱动力,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4]。校训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座精神航标,激发并引导学生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东北大学的“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和沈阳建筑大学的“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等校训,都从态度、道德、学识等不同角度鞭策莘莘学子养成拼搏超越、刻苦努力的个人品格。

(三)校训的约束功能

校训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全校师生都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校训往往设置在校门、教学楼、图书馆等醒目的地方,全校师生能经常看到它,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进而逐渐内化为师生的内在价值尺度,成为他们衡量和规范自己言行的标准。对于师生来说,校训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隐性规范全体师生的思想、行为,引导他们认同并践行校训的要求。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校训“忠诚、求是、团结、奋进”,首都医科大学的校训“扶伤济世、敬德修业”,都对学生道德和行为提出要求,引导师生正确地做人做事。

三、实现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校训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全校师生的自觉践行。只有将校训的精神要求转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作用。为此,大学应加强校训诠释与宣传,将校训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育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校训内涵,认同校训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校训要求。

(一)加强校训诠释与宣传

准确理解校训的内涵是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大学可以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校训的内容,从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育人理念、校训来源等方面对校训的内涵加以准确而详细的阐释,使全校师生都能理解校训的深刻含义。只有全校师生准确理解了校训的来源与内涵,才能更好地发掘其内蕴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校训精神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结合。学校可以将校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门、教学楼、图书馆等显著位置设置校训石、校训墙等校训标识,或以校训内容来命名校内的楼堂馆所、道路。学校还应加大校训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校园广播、校园报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校史、校训;利用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校内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传播校训,使全体师生都能理解校训的准确含义,增强对校训的认同感。

(二)将校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践行校训是发挥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大学应将校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思想共识、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校训的育人功能,将其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感受到校训精神的力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带头践行校训精神,用校训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有意识地将校训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校训的来源、内涵结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中,增强学生对校训的认同感及践行校训的自觉性;外语课可以组织学生翻译本校校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校训的深刻内涵;专业课教师可在充分理解校训内涵的前提下,将“自强”“笃行”“求实”等校训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校训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三)将校训融入学生实践活动

校训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必须通过多种方式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解校训的深刻内涵,进而认同校训的价值理念并内化为自身行为指南。学校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杰出校友开展校史校训专题讲座,用光荣的校史、校友事迹和校训背后的故事等载体,引导学生铭记校训、践行校训。学校也可将校训渗透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或校庆等重大活动中,以活动为依托宣传校训内涵,传承校训精神。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加深校训对全体师生的影响[5]。如开展“我的校训故事”主题演讲比赛、“我心中的校训”主题征文大赛、校训书法大赛、校史校训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校训的内涵,加深对校训的理解。

猜你喜欢

全校师生校训师生
校训展示墙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勇敢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钟祥市莫愁小学:交通辅导员进校园
口语交际班(十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