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研究①

2021-12-02覃清华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攻坚民族农村

覃清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在脱贫攻坚完成后,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发展脆弱性问题,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工作的重点。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人口特征、文化特性等,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发展的核心资本方面均十分匮乏。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不断更新制度和政策、培育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农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这不仅是五年过渡期的工作重点,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1 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现状

1.1 脱贫攻坚胜利,基础生活保障取得跨越式进展

中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在长达8年的持续努力下,经过精准筛查、精准扶贫,2020年如期完成所有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在关乎民生的基础医疗、住房、教育等基础生活保障方面得到切实保障。针对贫困户的各种医疗减免、先治病后缴费等政策使人民群众有病可医,通过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等手段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居住问题,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民族地区所有孩子接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切实关注和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在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各民族地区坚持外部帮扶与自身建设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在无数驻村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干部的接续努力下,使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央不断给予政策和扶贫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坚持东西部对口支援,为民族地区提供资金、人才、就业岗位等全面的支援,重点突出,保证脱贫路上一家不落,人人脱贫。

1.2 振兴发展的脆弱性问题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

虽然绝对贫困问题在我国民族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但在民族地区农村向乡村振兴这一更高目标迈进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脆弱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已脱贫群体中存在的脱贫不稳定问题。虽然在已有贫困标准下,民族地区人口已经达到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准,但是仍然存在因病、因重大事故、因外部资源供给中断而返贫的可能性。其次,处在贫困线边缘群体存在致贫的可能性。在原有贫困标准线边缘的非贫困群体,他们因一些标准未达到而被排除在扶贫对象的行列中,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条件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也可能因为重大事故或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贫困问题的产生。并且在已脱贫群体中,脱贫质量较低的个体户直接扩大了该群体的数量。最后,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仍然处在发展末梢。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受发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发展难度明显高于更高发展水平地区,而其发展速度却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对于我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挑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贫困标准动态上升,相对贫困等多样性的贫困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民族地区这种向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脆弱性问题,核心在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族地区发展后劲不足,在整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2 阻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因素分析

2.1 民族地区贫困的地理学因素分析

萨克斯在《贫困的终结》一书中提到,地理就是命运,如果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不易达到,环境上易于遭受疾病和极端天气的侵袭,而且土地贫瘠脆弱,那么就会陷入贫困[3]。我国民族地区的分布也具有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的特征,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分布在山区的人口封闭性较高,流动性较低,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环境恶劣,发展农业条件艰苦。这种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的客观环境问题直接导致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限和差异,这种界限表现在非民族地区人口向民族地区流动以及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资源流动可能性小。地理环境客观上阻碍了民族地区交通发展、不同地区资源要素相互交换,也隔离了更多的投资、发展机会。“人”、“地”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和根本载体,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闭塞,民族地区人口普遍接受高素质教育的可能性更低,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小、成本高等。在脱贫攻坚完成后,地理环境仍然是导致民族地区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

2.2 核心农产品难以培育产业优势

产业是支撑地区发展的根基,农村地区培育产业优势,是其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产业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农村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更是能够直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民摆脱“原材料生产者”身份,获得更高收益,提高生活水平。但是我国很多民族地区,仍然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阶段,一个村甚至一个镇都没有支柱性产业,土地无法有效盘活,个体农户在有限的土地上致富的可能性极小;资源要素有效使用率低,农产品培育知识不足,科学性和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创造的平均价值低,很多农民“工具化”特征明显。脱贫攻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在一些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在肯创新、肯实践的干部有效领导下,抓住乡镇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方式,为很多乡镇树立了发展典型,但并没有在民族地区普遍实现。民族地区很多农户仍然是以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主要劳动力外流,常住人口劳动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低,其产业化实现难度依然很大。

2.3 农民持续发展能力获得度低

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政策支持、有效的领导和创新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缺少了农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乡村振兴就无法实现。农民作为农业发展的实践者,不断丰富农产品培育知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我国民族地区人口素质随着教育条件提升在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过程中也有向农村选派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的措施,但是依然存在农户配合度低、主动性弱的现象,且技术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更加专业和常态化的指导。脱贫攻坚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和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但是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农民获得持续增加收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将脱贫攻坚专项帮扶排除在外的竞争能力,不仅包括能够使自己获得持续收入增长的工作技能,还包括与其他行业和产业进行竞争的工作能力。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投入产出率水平较低,主要依靠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年轻人回流率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发展条件的农民主体人数远远不够。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的能力、将农业培育成为有竞争力能够持续增收的行业;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知识水平,吸引更多知识分子、农业发展研究者等人才队伍扎根基层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效性的根本条件。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3.1 突破民族地区封闭性,加速资源要素流动

要使民族地区获得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就要加速农村地区资本、人口流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要主动“走出来”,向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典型示范村学习先进经验,主动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这不仅需要为民族地区农民提供“走出来”的物质和机会条件,更需要在民族地区营造一种乡村振兴的奋发风气,在各级干部和先进党员带领下,提高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同时,要加强民族地区与外部交流,不仅要加快农村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同等享有发展机会的平台,防止因客观条件造成的农产品价值转换困难和信息传递不畅带来的发展机会阻断,还要不断予以政策支持,使更多社会主体和优秀企业植入民族地区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帮扶力量和发展机会。最后,要以民族地区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民族地区产业为核心、以培植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为手段,吸引并留住外部资本和优质人力资源,获得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

3.2 协调各类产业,培育产业优势

民族地区农村要不断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民族地区产业链,培育产业优势。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成为农村地区创收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式。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开发,使很多资源投资回报率低;旅游资源集群效应低,景区分散且通勤不畅、旅游品牌宣传和吸引力不足;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民族地区人文历史文化民俗展示度不足等,乡村旅游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实现乡村振兴,要凸显乡村旅游的竞争优势,从提高旅游资源观赏性与教育性、为游客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旅游路线规划和通畅的交通支持、弘扬特色民族文化和风俗等入手,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农产品存在产品生产检验不规范现象,很多农产品质量优,但却没有注册商标、未经过食品卫生部门检验,无法进入正规平台销售。要不断规范民族地区农产品生产检验流程,大力培育农村企业,普及相关知识,理顺发展渠道。总之,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乡村发展内生能力,是实现资本积累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3.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个体竞争力

优秀青年人才和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将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从政策和就业收入保障等方面入手,让其看到乡村振兴的前景,吸引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对于乡村人口,要不断优化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兼顾义务教育对象和具有学习能力的成年劳动者,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要不断筛选农村有能力的劳动人口进行专业化培训,为其提供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了解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则和行业发展要求,充分掌握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关知识。同时,要发挥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口的积极性,让该群体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教育者、传播者,不仅能够提高其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还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传递、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防止优秀文化习俗的隔断,同时促进民族乡村品牌和口碑建设,获得文化和经济双重效应。总之,只有农村人口提高发展能力和参与性,乡村振兴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攻坚民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MINORITY REPORT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