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2王自鹏曾晓丹张其圣牟锦毅朱永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食品饮料四川省加工

王自鹏,曾晓丹,张其圣,牟锦毅,张 鸿,朱永清*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3.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1 引言

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发展意见推动下,四川省围绕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优势,大力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培育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了川粮、川油、川猪、川菜、川竹、川果等“川字号”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和创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建设、崛起。食品饮料加工业已成为带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2 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现状

2.1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成效显著,全省规模以上食品饮料加工企业总数由2015年的2258户[1]增加为2384户[2],主营业务收入也由6217亿[1]元增加到6977亿元[2]。传统优势产业四川白酒继续领跑全国,2019年产量为366.8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46.7%,产量及销售收入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1。四川省茶叶加工、肉类初加工继续在第一梯队发展,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39万hm2,茶叶产量31.5万t,毛茶产值279亿元,综合产值800亿元,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第2;全省20余家大型屠宰企业屠宰量约占全国14%,2019年,四川生猪出栏量近5000万头,川牛羊出栏近2000万头。四川省高度重视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的发酵蔬菜产业,逐步形成了东坡泡菜、郫县豆瓣、传统名腌菜等一批知名区域品牌,调味品产业种类齐全,知名度高,产业增速快,花椒、川辣椒等特色资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等川味调味品产值年增长速度接近20%。粮油加工方面,四川省菜籽油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优势,油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天府菜油”标准已发布实施。省内以29家乳制品精深加工企业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产业,2019年度实现全省乳品产量104.2万t,销售额达到483亿元。在包装饮用水行业,四川省已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2个。而四川省休闲食品产业和水果深加工产业发展具有地域、生态、品牌和产业配套等多方面的优势,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2 四川省食品饮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四川省农业依然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农业规模化不足、标准化不够、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为1.9∶1,低于全国2.2∶1的平均水平。

2.2.1 加工专用原料基地亟待拓展 四川省依托农业优势资源打造的川粮、川油、川猪、川菜、川竹、川果等“川字号”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兴起。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四川农业在相应产业中主推的品种并不都适合于加工。在川粮加工方面,优质中筋小麦品种、优质川稻品种数量较少,双低菜籽油品种推广面积还有待拓展。在川酒酿造方面,四川的酿酒专用粮生产面积仅10.67万hm2,酿酒专用粮总量、品质不能满足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存在优质高产抗逆的酿酒专用粮品种匮乏、酿酒专用粮标准化种植配套栽培技术欠缺、基地规模和基地布局上还不能满足发展优质白酒产业需要等问题。相应的果蔬种植产业,主要品种应对的是鲜销市场,对适合四川气候特点加工专用品种的培育力度和种植规模,目前还远未达到支撑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2.2.2 加工工艺和设备亟待提档升级 四川省食品饮料加工企业除头部企业外,整体实力偏弱。加工过程中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绝大多数企业的加工工艺与现代科技跨界融合度不高,与数字化、网络化的制造要求差距较大。一些传统食品制造业,如白酒、调味品、发酵奶制品行业还存在工艺原理不清、重要风味调控菌种作用机理不明的情况。加工科技水平发展滞后使得产业面临产业总体加工利用率低、精深加工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问题,以及随之带来的产品结构不协调、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开发不足、营养健康食品加工制品发展缓慢、产品附加值低、川味特色小吃和方便菜肴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等行业问题。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迫切需要在科技上取得突破:一是从全产业链角度,综合考虑加工过程中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设备和工艺技术创新,做到全资源化利用;二是传统工艺传承与技术标准化建设,以及在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改造技术中取得突破;三是实现智能装备集成、应用与绿色制造。

2.2.3 农产品流通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亟待增加 四川省是全国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已形成晚熟柑橘、优质猕猴桃、枇杷、晚熟芒果、石榴、水蜜桃、梨等特色水果优势区域,但水果的产后冷藏运输率约为25%,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产业损耗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产后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3]。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和食品饮料加工行业的高产量高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与四川冷链物流行业缺乏食品饮料供应链集成技术、缺乏数据化、网络化、敏捷化、柔性化和最优供应链一体集成化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模式的现状不匹配。

2.2.4 企业规模和品牌效益不明显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省食品饮料行业已出现了一批产业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如驰名中外的白酒“五朵金花”,以及总体规模达全国第三的调味品行业。但产业龙头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小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加工工艺及设备较落后,半机械化程度仍占较大比重,带动种、养殖行业发展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白酒、肉、奶、茶叶加工方面,很多企业成为最终产品品牌商的原料供应商,自身无品牌或无品牌知名度[4]。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政策扶持

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创造价值链”的思路,针对食品饮料产业中关键环节的技术需求,设立省级科技创新专项,组织开展科技联合攻关。鼓励科研单位、高校围绕优质白酒、精制川茶、肉奶制品、川菜(果)制品、粮油制品、休闲食品及软饮料制品六个方面以及食品饮料与冷链物流技术装备两个配套技术方面的生产企业对原料品质、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需求开展攻关,积极向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3.2 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开展食品饮料科技攻关、建立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设立食品饮料加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工商资本兴办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其投融资渠道。

3.3 壮大人才队伍

依托食品饮料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培养、引进和用好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交流方式,引导科研单位采用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育力度,鼓励企业派出科技人才到科研机构和大学深造,培养一批食品饮料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大学和高等专职院校入手,培养高素质的食品饮料专业人才。

3.4 营造良好氛围

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筛选一批依靠科技发展壮大的农产品加工典型企业,组织观摩交流活动,推介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营造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成立地区性产业合作协会,共同打造、打响集体品牌,逐步减少部分行业中以贴牌代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

3.5 加强国际合作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食品饮料科技创新要素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跨境流动,鼓励食品饮料研发单位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掌握国际食品饮料发展前沿。加强引智基地建设,支持有基础、有实力的研发单位与国外科研机构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引进国际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进行转化、吸收、再创新。

猜你喜欢

食品饮料四川省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偿债能力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
中国食品饮料品牌的国际化策略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