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探究
2021-12-02熊刚华付木水周莉芬汤小恩
熊刚华 付木水 周莉芬 汤小恩
(江西省抚州市地区畜牧良种场 344000)
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也是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养猪历史悠久,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地方猪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养猪行业面临的巨大环保压力,以及非洲猪瘟的影响,一些地方猪种已找不到公猪了,一些地方猪种的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一些品种处于濒危和濒临灭绝状态。影响部分遗传资源的安全性和使用,加强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
1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价值
与产仔数较多,可用年限长,公猪初情期与性成熟也较早,睾丸发育速度快;一些地方品种猪在耐粗饲、抗寒、抗病等方面表现良好,适应性强;地方猪具备骨细、皮薄、肉嫩的优点。地方猪种在地方乃至国家的养猪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保护好地方优良猪种不仅是保护不可多得的猪种遗传资源宝库,还是为体现地方猪种在养猪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打下基础[1]。
国家早在1995 年就启动了特殊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专门对这些项目提供财政拨款,保护急需保护的家养动物遗传资源,专项畜禽品种保护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畜禽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制度,把地方猪种品种资源作为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改革开放以来,消费者对精瘦猪肉的需求不断增加,品种改良逐渐深入,很多地方大力推行杂交模式,生产更多瘦肉型商品猪,造成地方猪种数量越来越少,优秀基因从猪基因库消失,长此以往优良地方猪种可能会逐步灭绝。2008 年农业农村部第二次全国加强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价值和紧迫性也越来越突出。
2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2.1 建立健全猪种资源保护体系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计划,明确保种的期限和指标,例如产仔数、体长、体质量、瘦肉率、屠宰率等[2]。与此同时,围绕原产地保护和活体保种,构建以保护区和保种场为主、以基因库保种为辅的保护体系,利用活体保种、遗传物质保存等技术手段将已知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收集入库,尽可能节省保种资金,提升保种效率,确保遗传资源安全。加强保护区管理,鼓励地方猪种纯种繁育,不饲养杂种母猪,从而开拓地方销售市场,实现猪的优质与优价;维持一定量的公猪血统数,有效保持品种内遗传的多样性,通过增加公猪血统数量,根据血统进行轮回交配,实现对地方母猪群体结构的合理调整,延长世代间隔。除此以外,组织落实地方猪种登记工作,根据地方猪的种质特性建立登记规则,为与标准相符的品种猪颁发证书;建立猪种保护档案,完善育种资料和系谱档案、生产资料,进而优化对档案资源的整理、分析。
建立分级保种制度,在完善国家级、省级保种场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临时性保种场和保种备份场,以应对突然疫情等风险。
2.2 加强现代生物保种技术应用
动物的遗传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如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显微受精、克隆、转基因等,这些都和生物技术联系密切。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生物保种成为保存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活体的重要补充形式,地域、疫病、生态环境等条件不会对其有限制,可显著提升资源保护效率和安全性[3]。常用生物保种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基因操作技术,即对地方猪种的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进行人为操作,让其发生改变和修饰,包括转基因、基因克隆、遗传标记等,能保护地方猪种种质资源,做好鉴定与遗传育种等工作;二是基因工程,基于细胞器水平或细胞整体水平,根据细胞遗传与生理活动规律进行细胞的融合、核移植、染色体操作或者细胞器移植等,形成杂种细胞,然后发育为个体,如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胚胎工程、染色体工程等,生产有用的地方猪种基因或培养有价值的品种、品系。
因此,在研发及推广地方猪活体保种技术时要积极研究并推广猪精液冷冻技术、胚胎及体细胞超低温贮存技术、建立DNA 库等现代化生物保种技术。如地方相关保种单位主动参与建设国家地方猪种精液冷冻保存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精液采集工作,进行冷冻保存;和地方农业相关大学合作,研究猪种精液冷冻技术,制定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规程,同时建立地方猪种遗传资源DNA 库,收集组织样本和血液样本,从中提取地方猪种DNA,完善遗传资源基因库,通过实施独特性能的基因定位或基因关联分析,分析DNA 序列,依托基因克隆实现对DNA 文库的长期保存,为未来建立完善的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基因库奠定坚实基础。在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种工作中还要坚持加强保护与引进改良两手抓、两手硬,兼顾短期利益、长期利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杜绝为了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而损害今后育种要依赖的大量猪种遗传资源。
2.3 改善遗传资源产业开发方式
从改变地方猪种产业开发中的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弊端出发,努力推动构建同一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开发产业链,引进并扶持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借此带动地方专业合作组织,创建地方猪种优良品牌,提升其影响力、知名度。如根据“地方猪种+产业龙头+科研团队+发展规划+运行机制”的产业化开发模式,打造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开发优势品牌,促使资源优势快速转变为经济优势。而且为了体现地方猪优质有价的特性,让地方猪种养殖户、生产企业等受益,近年来,地方猪种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行自繁、自养、自宰、自销,形成从地方猪种的种苗到饲养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对于地方猪种的产业化开发还需要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程度,使优质猪生产效率更高,节省生产成本;促进优质猪的屠宰加工业发展,打造品牌,利用专营、专卖、连锁等营销形式体现地方猪种的优质和优价,扩大养殖户、企业的受益面,进而提升受益程度,推动地方猪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地方猪种龙头企业使用“公司+基地”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公司在地方猪种生产基地进行统一饲养,统一管控安全和质量,并统一收购,最后统一加工和销售,加入这一运营模式的猪养殖户越来越多。一些种场还利用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构建专门的遗传资源保种场、扩繁场、育肥基地、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厂、猪肉专卖店及饭店等,实现一体化发展[4]。
3 结束语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属于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与开发是一项极具价值、意义深远的工作。随着地方猪保种模式在经济社会的进步中越来越完善,地方要在保持现有性状的保种原则下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挖掘遗传资源优势,致力于开发优质猪肉生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使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下去,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