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提升粮食仓储管理研究*
2021-12-02贺克军
贺克军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20)
1 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储粮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凸显,而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是粮食管理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工作,仓储工作好不好决定了“压舱石”作用稳不稳的问题。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文件要求,要求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对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仓储管理现状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调研,基层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监督检查多,每年与仓储有关的各级检查数量多、频率高、时间长,各级部门考核监督检查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二是仓储人手紧,保管岗位骨干人员流失,仓储管理队伍不稳定,高素质人员招不进,或招进来又留不住,仓储人员数量紧张加剧。三是管理痕迹多,需要填写的帐卡簿资料过多,每个表格又有填写规范和要求,填写工作量大,容易出现未及时填写或错漏,检查考核又要进行扣分和整改,占用仓储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2.2 解决的总体思路
急需对仓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提高仓储管理效率。笔者通过与基层仓储管理人员充分交流,对仓储工作业务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对广大仓储工作人员有所帮助。仓储管理工作可以大概分为四个方面:基础管理、科技储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每个方面又有具体的工作分类,合并起来大概38项主要工作。在基层承储企业,这些工作均需要仓储保管科具体承担,这对部门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必须对整体业务具有系统性思维,按照时间先后、轻重缓急,逐项安排部署,监督到位,安全运行。
3 仓储工作系统分类
3.1 基础管理
3.1.1 数量管理 储粮数量管理主要围绕粮食的收购入库、销售出库开展,按照内控流程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一般以司磅数据为入库计算依据,再进行杂质、水分扣量,得出入库准确数量,并以此打印原始凭据,据实记录实物账本,制作堆位专卡,然后每月核对月报表,层层上报形成汇总数据,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数据。为了确保数据准确,需要定期校准地磅等计量系统,管理相关现场防止出现错漏,最终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账实相符,专仓储存、专账记载、专人保管,品种落实、质量落实、数量落实、地点落实)。
3.1.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主要围绕入库检验质量把关、库存检验质量跟踪、出库检验确保食品安全开展。同时需要管理维护检化验室仪器设备、不断提升检验人员业务技能,探索粮食品质变化规律,为粮食保管提供参考依据。
3.1.3 出入库管理 出入库管理主要围绕出入库仓房、输送清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外包工人、检验仪器、配套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作业前做好计划和培训、作业中做好旁站和巡查、作业后做好整理和检查,确保出入库作业过程生产安全、数量准确、质量达标、仓容应用合理。
3.1.4 仓房设施 仓房设施主要指储粮仓房的管理。目前一般应用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作为储备仓房,日常需要对仓房进行安全检查,包括防潮、隔热、渗漏情况等,在出入库和库存管理期间需要对通风系统(地上笼、地槽、排气扇、通风口)、粮情检测系统(电子测温、气体浓度检测)、控温系统(空调控温、粮面压盖、薄膜密闭)、用电设施(照明、配电箱)进行管理和维护。
3.1.5 仓储队伍 仓储队伍主要围绕粮食保管员、检验员、电工、机修等仓储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开展管理,相关岗位必须持有对应的资格证书,特种作业证书还需要定期培训和年审。按照要求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三级培训”,定期对劳务外包人员开展安全培训等。启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也必须开展业务培训。
3.1.6 粮情检查 粮情检查主要是检查记录气温、仓温、粮温、气湿、仓湿。储粮害虫,检查记录有无害虫活动以及虫种、虫期、虫口密度和部位。鼠雀危害,检查有无鼠雀活动危害痕迹。粮食品质,检查记录粮食的色泽、气味、水分等指标。检查记录仓房密闭、隔热、防虫情况。检查记录仓墙有无返潮,屋顶、门窗、排气扇口及仓内空调是否堵塞漏水等。检查仓内外卫生情况。检查粮面有无结露、结块,墙体有无挂壁。检查粮堆有无发热、霉变。检查堆垛是否发生爆包、倾斜、变形等。
3.1.7 库房管理 仓储类库房一般包括:司磅房、器材库、机械库、机修车间、消防泵房、防汛物资房、药品库、配电房、机修车间、发电机房、制氮机房等具有一定仓储管理功能的库房。要求建立物资器材管理台账、收发领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需要明确管理责任人,定期进行数量盘点。
3.1.8 管理制度 仓储管理制度需要将日常仓储业务工作要求形成制度,并汇编成册,定期进行修订完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签发,开展培训。一般需包括粮食数量、质量、出入库等系列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业务流程等方面。
3.1.9 设备器材 设备器材管理需要结合各库的实际,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仓型决定了粮食出入仓机械设备差异较大。平房仓出入库设备一般包括移动式输送机、除杂机、散粮接收机、补仓机等,浅圆仓则使用固定式设备,如斗提机、除尘器、气垫输送机、刮板机等设备。但其他设备基本一致,如通风机、谷物冷却机。主要管理是采购、收发、维修、保养、报废、盘点等工作需要完成。
3.1.10 档案管理 仓储档案涵盖内容比较广泛,一般泛指仓储各类资料汇总,包括仓储管理、科技储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都需要定期将资料进行存档。一般由单仓档案、质量档案、储备粮专卡、实物账本、原始出入库单据;安全生产资料档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粮库文件和制度、作业审批、培训教育、职业健康、应急演练、隐患整改、事故管理等记录台账等材料;粮情检查记录簿、技术应用簿,各类检查表格、总结报告,培训记录、粮情分析报告等资料,需要分门别类规范整理存放。
3.2 科技储粮
3.2.1 机械通风 使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通风设备,达到降温、散热、降水、调质等功能。机械通风需要准备通风设备、布设通风管道、连接线路,通风过程中需要实时跟踪粮食温度、水分变化,实现安全储粮。
3.2.2 害虫防治 粮食在入库、出库和采取防治措施前,均须检查害虫。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粮食入仓前和出仓后,要及时清扫仓房和输送设备,并使用空仓杀虫剂进行消毒,必要时使用防护剂进行防护,适时使用熏蒸或气调等方式进行除治。
3.2.3 空调控温 空调控温技术就是利用空调控制粮仓空间温度的方式,解决因外部气温较高,屋顶热量传导而导致的仓内空间温度升高,影响粮堆表层温度普遍较高的问题。空调控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控温参数,既达到控温目标,又节约电费,同时需要做好空调设施的管理维护。
3.2.4 谷物冷却 谷物冷却降温技术是在外界气温达不到通风条件情况下,采用谷物冷却机(大型降温设备)对粮堆进行快速降低粮温的技术。在粮堆发热时,谷物冷却是最有效的措施。
3.2.5 充氮气调 充氮气调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和成功的技术,围绕充氮气调,需要升级改造仓房的气密性,提前有效降低粮温、均衡水分,充气前检查维护制氮设备设施,确保充入的氮气浓度达到要求。按照充气、环流、排气等相关工艺,确保粮堆氮气浓度均衡并在98%以上保持一个月,之后长期维持95%左右,从而实现对粮堆的杀虫、防虫、控霉。
3.2.6 内环流 内环流技术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广泛,主要利用冬季降温形成的粮堆冷心通过环流控制仓温的技术。应用时需要根据冷心情况灵活把握,可有效降低粮食水分散失,减小损耗。
3.2.7 粮面压盖 粮面压盖就是使用保温被、薄膜、隔热板材、大糠、麻袋等在粮面进行铺设,阻隔仓温对表层粮温的影响,延缓表层粮温上升,最终达到延缓整仓平均粮温上升的方法。
3.2.8 环流熏蒸 环流熏蒸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害虫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环流熏蒸解决了高粮层、大粮堆熏蒸杀虫不彻底的问题。熏蒸前需要对仓房进行密闭检查,熏蒸方案要向地方粮食部门报备,认真做好呼吸器的维护,提前检查环流管道、环流风机的完好性,具有保管员上岗资格才能参加作业,科学计算投药数量,按规范处理药渣,并注意及时布设警示标识。
3.3 安全生产
3.3.1 防火防爆 防火工作是安全生产排在首位的工作,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泵、消防沙、消防水池等器材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定期检测维护,应急消防队员管理、微型消防站建设、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工作均需定期完成。进入防爆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并有效控制粉尘浓度。仓房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3.3.2 防汛防台 南方和沿海地区需要防汛、防台,靠江近河、内陆地区需要防内涝,汛期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检查仓房渗漏,台风来临及时固定移动式设备等,平时需常备抽水机、发电机、沙袋、应急照明灯等防汛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3.3.3 用电安全 库区生产、生活均需安全用电,粮油仓库应采用防尘防爆电气设备,严禁私拉乱接,严禁超负荷用电,机械设备必须配备应急保护,配电箱必须规范接线,落实防触电措施。
3.3.4 作业安全 登高、动火、吊装、临时用电、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必须落实审批制度。
3.3.5 安全防护 粮库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制度,给相关作业人员配备劳保鞋、手套、工作服、防尘口罩等物资,定期开展职业病检查,工作现场必须开展危险因素排查等。
3.3.6 安全责任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安全责任体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落实全员责任制,法人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
3.3.7 持证上岗 电工、焊工、叉车驾驶等特殊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年审。
3.3.8 隐患排查 粮库需要定期开展各项隐患排查,通过排查,杜绝事故发生。粮库实行领导小组月检查、科室周检查、责任人日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3.3.9 外包管理 粮库有外包作业的,要与外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和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协调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外包单位为外包人员购买意外保险,粮库要履行安全告知和培训义务。
3.3.10 事故管理 凡发生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发单位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凡发生人员死亡和火灾事故的,事发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事发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置和善后工作。
3.4 监督检查
3.4.1 专项检查 国家有关部门或上级每年会对粮库开展定期检查,如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局每年对中储粮进行考核,审计部门也会开展年度审计,仓储工作是检查的重点内容。
3.4.2 “四不两直” “四不两直”检查一般为分公司层面对粮库开展“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检查,包括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
3.4.3 规范管理 中储粮近年来通过“标准仓、规范库”等方式的仓储规范管理来提升仓储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水平,一般由分公司组织。
3.4.4 仓储考核 每年仓储部门均会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对粮库开展年度考核,作为业绩考核或评先评优的依据,每年考核内容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3.4.5 远程监控 分公司、集团公司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对粮库开展日常监管,重点在储粮粮情、安全生产、规范管理方面,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具有一定及时性。
3.4.6 问题整改 监督检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问题整改,检查发现问题不是主要目的,问题隐患及时得到纠正,并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最终提升水平。
3.4.7 库外储粮 为弥补库区仓容不足问题,通过租仓或委托方式存放政策性粮食,来完成国家收储任务,在一定时期内依然会存在。需要对库外储粮进行规范管理,安排驻库人员,并定期巡查,确保储粮安全。
3.4.8 监督执纪 近年来,党的巡视、专项巡查,粮库本身的监督执纪小组日常监督陆续成为常态,这些监督检查的手段需要仓储管理部门经常性的配合,是一种新的监督检查形式。
4 仓储管理要求
4.1 政策执行要求
国家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粮食行政管理单位、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由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垂管局负责对中储粮的政策执行进行监管,每年开展相关考核,确保国家相关要求得到落实。
4.2 库存管理要求
1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国粮仓规〔2021〕18号),对粮食管理提出了标准。要求政府储备粮在仓储环节达到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规范政府储备的仓储管理及相关业务。配备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仓储管理、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持特种作业证书上岗。具备粮食常规质量、储存品质及主要食品安全指标检验能力。仓房隔热和气密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配备粮情测控、机械通风、制冷控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条件,不得超限装粮。粮食收购要准确计量并制作凭证,及时整理并达到储存安全的要求,验收储存品质为宜存,食品安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收购相关的信息存档备查。悬挂或者喷涂规范的储粮性质标牌。准确记录、及时更新货位卡和建立专门的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做好粮情检查和分析,落实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要求。采取有效科技储粮措施、控制损耗,并及时按规范核销。不断提升政府储备仓储管理效能、科学储粮、信息化管理水平。
4.3 质量管理要求
2月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了《政府储备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国粮发规〔2021〕30号)。在入库质量管控上,采购的储备粮源和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其储存品质指标应符合宜存标准,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规定。粮食入库平仓后验收检验合格的可作为政府储备粮食。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依职责对验收检验结果进行抽查。在储存和出库质量管控上,严格储存和出库环节的质量管控,每年应开展不少于2次的逐货位检验,要建立逐货位质量安全档案,出库检验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粮食检验机构,检验结果作为出库质量依据,承储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在检验机构要求上,检验应现场扦样,扦样方法、程序和扦样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扦样采取录像或拍照等有效方式,确保扦样过程规范、公正、真实。
5 系统思维方法
5.1 系统思维方法定义
系统思维方法是指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但同时它不排斥重视局部,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使局部问题得到解决,以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5.2 仓储系统思维方法
5.2.1 要有全局意识 粮库仓储工作中主要目标就是“两个安全”,即储粮安全、生产安全。将日常工作分成基础管理、科技储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四方面,基础管理就是解决“收得进、出得了”,包括粮食的入库、出库,围绕出入库相关配套工作;科技储粮就是解决“保得住、质量好”,包括日常库存管理的措施,即科技储粮手段,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安全生产就是解决“不出事、稳得住”,包括日常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监督检查就是解决“管得了、看得住”,通过各类监督检查,确保政策和要求落实到位。
5.2.2 要相互协调 在粮库的仓储日常业务均有相对固定流程,但流程之间又是相关的,因此对仓储管理要有全局意识,还要注重互相协同。如熏蒸杀虫是科技储粮管理的内容,但是需要在基础管理中进行粮情检查,发现害虫后,根据害虫虫种、密度,造成的危害、可能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后,确定是否开展熏蒸。但熏蒸作业又牵涉到安全管理的要求,如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现场监管要求,警示标识要求等。
5.2.3 要同步推进 要有总体目标,也要有具体的任务分解,避免零敲碎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工作进行了分类,但是各项工作又是同步推进的,不是说先做哪个,再做哪个。需要进行熏蒸杀虫,那么就必须同时开展仓房气密处理、购置熏蒸药剂、维护空气呼吸器、熏蒸方案报备、作业人员培训、警示标识准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才能开展熏蒸作业。因此要同步推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5.2.4 要保持定力 对仓储工作要求必须保持一定的定力。如安全生产工作都有固定的要求,规范的流程,不能因为时间紧,就贪图方便。如出库作业中,开启挡粮门板时,必须按照先停止出仓、挂好安全绳、两人同时操作才能安全拆除挡粮板,如果违规作业,就有可能发生人员被埋事故。
6 结论与建议
在更高要求、更高效率、更高标准的前提下,提高仓储工作水平,需要仓储工作者重复吸收系统性思维的工作方法,整体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6.1 强化政策制度落实
严格落实粮食管理的相关政策,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千万粮食工作者,特别是一线仓储人员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论述。
6.2 强化业务基础学习
仓储工作者需要认真学习各项基础业务,一是认真学习国家、上级有关政策制度,对相关要求熟悉理解到位,知道工作要达到的标准和目标。二是认真学习仓储基础知识,围绕仓储各项业务环节了解透彻,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处理,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什么地方。仓储管理人员需要对36项工作内容融会贯通,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没有遗漏。
6.3 强化仓储队伍建设
注重仓储队伍培养,所有仓储工作均需各岗位人员的认真落实,因此需要将培训贯穿仓储管理的始终。岗位技能的提升,是业务安全、高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如充氮气调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仓储保管人员对气密性处理的方法、充氮流程的了解、浓度变化的规律、异常粮情的处置、入仓安全的把控都需要通过及时地培训向前推进。
6.4 强化部门沟通协同
仓储管理工作需要购销、财务等部门的共同协同,才能保障工作的落实。如采购合格的粮食,需要仓储部门向购销部门提出质量把关标准,提前做好产前调查和摸排,对粮源进行提前把关,确保入库质量合格。仓房设施、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新设备的采购均需提前与财务部门沟通好预算,保障资金到位等等。
6.5 强化监督检查意识
各项检查工作是国家有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对我们工作监督的有效方式,是确保国家有关政策要求落到实处的手段,需要充分认识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落实整改,不得假整改、未改报改。通过监督检查不断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隐患和不足,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