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书法创作“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2021-12-02张登超

艺术品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书法家观念书法

张登超

一、引言

提及书法,人们总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铸就了异彩纷呈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的书法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成果,书法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书法艺术也在不断丰富的进程中转型,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观念。当代书法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不断前进中摸索新的道路,在文化碰撞中开拓新的方向。研究当代书法创作观念的发展,要求我们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树立清晰明确的研究目标。在下文中,我们就具体对于当代书法创作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当代书法创作的发展脉络,了解艺术领域的发展形态,促进以中国书法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第一阶段:注重模仿,风格复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们仍然将书法定位为传统艺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以交响乐、油画、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许多西方文化甚至开始逐步替代中国传统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书法在这一过程中所散发的光彩从未被掩盖。由此可见,书法创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感,也能够将中国的风采展现在世界面前。另外,由于西方文化中已有的文化内容与中国书法并无相互替代之处,因此,即便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中国书法也不会产生排他性。许多书法家研究书法,并不是将书法当做一门艺术来看待,而是真正源于对书法的热爱,希望能够书写优美的文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书法中也逐渐衍生出了硬笔书法,在20世纪末,书法创作领域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化的特征。

1980年~1999年,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进步,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其他领域的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许多书法爱好者们开始积极创作,虽然产生的艺术影响力较小,但书法领域的发展已然赢得了蓬勃的生机。1981年我国正式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这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为后来数十年中国书法领域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同为书法提供了一张国内“身份证”。国内的许多地区开始举办以书法为主题的展览会,书法爱好者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相互沟通和交流。当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普遍倾向于模仿先人的技法,一位位书法家共同在空白的书法领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书法领域对于书法创作评定的标准往往也侧重于临摹的相似度,要求书法创作能够做到规范、美观,以传统的写作方式和比法特征展现中华书法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在进行书法学习时,首先,在入门阶段,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风格是同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们在模仿了古代书法的写作方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仙人较为相近的写作风格。书法家们不断的练习、不断的临摹,以写出与古代书法家相似的好字为练习书法的目标。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书法创作领域的发展定位为“经典的传承阶段”,这一阶段书法的风格较为固化,是对已有技能的不断巩固,书法家内部也形成了一种以自立评判能力的错误观念,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创新速率较差。

三、第二阶段:创新形式,形成艺术

步入21世纪以后,书法家们开始认识到一味的传承传统的书法形式,不知创新,反而使书法创作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窘境。从书法展览的实际情况上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倾向已经初步形成,而去观看书法展览的人已经不在局限于书法家和艺术创作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艺术。但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同时也带动了书法家们创作观念的创新,人们的书法创作不再局限于临摹古人的作品这一单一的方面,而是开始自主进行创作,这种约束的打破也使得书法创作被分为了多个等级,以评选的形式为创作的开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2000年~2015年,是中国书法蓬勃发展的阶段。人们注重提升书法创作的观赏性,希望自己的书法作品能够被社会各界所喜爱。但书法艺术本身就不属于一类变动较为频繁的艺术,已经形成的艺术风格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改变,于是许多书法创作者们开始另辟蹊径,运用不同颜色的纸张、不同类型的印章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效果。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书法家发挥着主体作用,如果书法家的名望高,那么其所创作的作品也必然会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而在步入新的世纪之后,作品则成为书法家独有的一张名片,象征着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家必须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才能够真正的有所成就,书法创作不再论资历,而是开始关注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新人书法家有了更多的展现自己的空间,书法领域的创作也越来越花团锦簇。但许多书法家并未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因此,在万花丛中也不乏许多质量较差的作品。

总体来说,人们的创作意识被唤醒,书法创作领域原有的桎梏被突破,无论是写作形式、写作方法还是写作环境都不再固化,书法创作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艺术追求,形成了一种时代风貌,许多书法家努力创作,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挂在展厅中被大家欣赏、受人们喜爱。

四、第三阶段:与时俱进,内涵丰富

在2015年以后,至今已有五年的时间,书法领域的创作观念又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将书法作为一种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来看待,无论是在艺术创作领域,还是在现代教育领域当中,书法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一段时间,许多书法创作者走入了创作的误区,认为书法创作只是一种技巧的呈现,将过多的写作技巧体现在书法作品当中,难以展现书法的个性化特征,也使书法创作成为一种技术的融合。部分书法家对于书写的内涵并无关心,甚至在其作品当中出现了许多错别字,书写的内容也多半以古文、古诗为主。

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书法领域已经形成了书法学院派,国家和教育部门鼓励新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书法,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中华文化内核。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许多高校当中都已经开展了专门的书法教育课程,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传统文化,人们对于书法的主题、书法创作的意义、书法创作的价值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人们更加关注书法创作的内涵,及时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头脑中构建更加完备的创作体系,促进了书法创作的与时俱进发展。

总体来看,新时代的书法创作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文化倾向性,中国优秀书法家们积极承担起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开设了专门的书法主题培训班,国内也创办了具有代表性的兰亭奖用以激励新一代的创作者们。在不断的批评与创作的过程中,当今的书法领域已经取得了以往无法比拟的成果,人们不再沉缅于在书法创作中展现自身的写作技能,而是更加希望能够创作出富有内涵、供新一代创作者学习的优秀作品。书法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当中,随着民族的强大而不断进步,书法创作也开始积极主动的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书法与绘画领域的融合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水墨画作品、书法与舞蹈领域的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表演类型、书法与戏剧的融合丰富了戏剧舞台的创作形式、书法与音乐领域的融合带动了音乐领域的创新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书法,积极主动的参与书法有关的文化活动,开办书法等级考试,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本质上来看,书法创作不仅仅是对于汉字的重新诠释,更是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给予传统文化发展足够的重视,立足于当代书法家的角度上来看,不能只创作不创新。以当代书法家范曾为例,作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的院长和讲席教授,他鼓励当代书法创作者将书画、文史哲以及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我们能够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其创作内核已经不再局限于古人的诗词,也包括现代化的创作。书法成为新诗文的一种誊写形式,也成为千家万户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中的装饰点缀。灵活多变的创作形式、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完备的艺术创作体系都为当代书法创作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和政府鼓励书法创作,书法家们也开始以灵活的笔法记录人间百态,诠释大事小情,书法俨然已经成为展现当代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书法创作而言同样如此。不同于古代书法创作,当代书法开始逐步呈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征,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为当代书法的创作开拓了新的路径,书法创作领域开始积极主动的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发展成果。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将当代书法创作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探寻书法创作领域观念和思维的转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前提下,做到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新的书法创作征程的推进,为书法创作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猜你喜欢

书法家观念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维生素的新观念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
坚持系统观念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