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

2021-12-02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于晓红

家长 2021年23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认同感班规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 于晓红

“校园环境的认同感”的培养不能空转,不能在纯理论灌注的旋涡里“打转转”,不能在直面批评和单向灌注的泥沼里裹足不前。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着一些沉甸甸的“家国情怀”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化整为零”,将其分解为更小的诸如对“班级”、对“校园”、对“社区”等自己周边集体的认同感,进而再拓展为“对国家的认同感”。

一、注重过程,合作共创,强化“认同感”

悉心研读教材不难发现,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总是聚焦一个主题:为公共生活奠基。这里的“公共”的实质就是引领学生从“自我中心”中跳脱出来,转而关注“公共”、关注集体、关注民族、政府和国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对校园认同感的基本路径。引领学生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或有“在路上”的幸福与体验,或有“在终点”的满足与喜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有意识地引入人文素养教育,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化中、从“单挑”的“合作”的共创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道德认知,也是浓浓的对“班级、学校、国家”的“认同感”。

例如二年级的《装扮我们的教室》,一定不能满足于最后“花花绿绿”的教室装扮的一个结果,而在于参观、谈论、分辨、设想、实施、反馈、改进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过程,从中体味到“整体与全局、团结与责任、共建与共享”等沉甸甸的多种意蕴,更重要的突破“自我的圈子”,走向公共(校园和班级环境)生活。比如走访其他班级,尤其是看看高年级的教室是怎么设计的,好在哪里?然后组织学生对班级进行分区域设想——先把设计写在任务单上,然后投到“建议箱”中,筛选出一些有意义的设想进行讨论:教室里为什么要有下雨天放伞的地方,图书角中为什么要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1)有问题,要协商;求大同,存小异。(2)要分工,巧配合;皆尽力,齐分享……

可以针对合作中学生的真实心态,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克服合作共创中常出现的“唯我”弊端,这其中有观念的形成,也有原则与技能的把握。如“我的‘金点子’被他用了,我就没了”,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与技能的分享不是零和游戏,反而是增值的过程,这样的引领多了,从中学生就能意识到在公共生活中,分享愈多,集体愈美好,生活在这个场域中的个体也就愈快乐。可见,从“自我”到“共同体”,对班级、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日益强化。而这,不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学校内涵发展三者融为一体所追求的理性境界吗?

二、重组教材,立足当下,强化“认同感”

“学校认同感”应该具体到学生对班级的认同上。尽管每一个班级(教室)都是校园环境最基层、最小的单位,但意义重大。教室里的每一个细微处,既是本班良好班风、学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折射和彰显。在学校大环境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应该注重班级特色教育的开展与深入。以班风、学风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原则,以整洁优美为目标,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悉心研究“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可以发现一年级的《我爱我家》、二年级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三年级的《家庭、亲情与群体》、四年级《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等无不是对家庭、对家乡、对集体以“认同感”为出发点的。教材编排上的这些特点,恰恰为班级文化的特色创建提供了极好的路径,恰恰为培育学生的“学校认同感”以及“国家认同感”搭建了极好的平台。

例如,《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中的《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恰恰是渗透学生“班级认同感”的典范教材。对此,我们的做法是重组教材,立足当下,结合最新时政进行创新,如针对流行性公共安全,引领学生制定与时俱进的班规:必须戴口罩,必须有安全社交距离,必须勤洗手,不能随时随地打喷嚏……重要的不是制定什么班规,而是如何遵守的问题,违规者怎么办?做不到怎么办?如罚值日,必须写一封检查,如扣罚整个小组的分数,引起别的小组成员的警惕并互相监督等。

这样的新班规紧扣热点,立足当下,真正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些“互联网+”技术平台,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如班级事务、成长话题、“认同感”话题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得以沟通,都可以传递牵挂、激励和关注。如我校的四五班的钉钉群中,经常被这样的美文刷屏:《校园环境认同感不可或缺》《让每一个孩子们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校园是我家,你我来共建》……显然,这样的资料推送直指校园文化建设,直指“认同感”的强化,直指“共有与共享”,直指“精神世界的重构”。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依托道德与法治借助“互联网+”推送的美文而打开的精神版图愈广阔,其“学校认同感”就愈强烈,当然,“国家认同感”的强化也就指日可待。

三、拓展延伸,动手实践,强化“认同感”

“实践创新”是强化学生“认同感”中最重要的一点。的确,学富五车也罢、满腹学问也罢,如果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如果不能变成货真价实的行动,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过日子”,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遗憾、教学就是短视、教育就有缺陷、道德成长就有漏洞、精神大厦就禁不起“推敲”。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学生真正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应该成为强化学生对校园、对国家“认同感”的一个最重要的视点。

如在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论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认识到废弃物可以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要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有的学生利用废旧纸盒做出了工艺品、笔筒,有的学生把饮料瓶做成了烟灰缸、花瓶,有的学生把废旧轮胎做成了花盆,有的学生把商品包装废旧塑料泡沫做成象棋或围棋棋盘,有的学生利用废报纸写毛笔字、擦玻璃等等。之后,乱扔废纸的现象减少了,教室更干净了,校园更整洁了,“我爱我家”“我爱校园”“我爱祖国”等意识更加浓厚了。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实践证明,正是在身体力行的“学中做”中,正是在广阔天地中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之芽悄然萌生,创造之光悄然闪烁,“校园环境认同感”一点一滴地落地生根。或许,实践中学会什么操作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实践勇气的提升、发展意识的萌芽、校园环境认同感的强化等,才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学校内涵发展中更加迷人的风景。

实践一再证明,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是写到墙上,不是“躺”在文件中,而是可以凭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得以“扎扎实实”落实。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巧妙渗透的问题。如何精心筛选资料、如何调整介入时长、如何利用最新技术、如何高效介入,都有适宜的分寸,都有合理的取舍,都是“巨大”的问题。但愿,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巧借教材,强化学生的“校园环境认同感”,打造生机盎然、厚重多姿、精彩高效的“为公共生活奠基”的理想思政课堂。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认同感班规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My New Year Wishes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神奇的班规
迎接新学期
班规“七问”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