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相互角逐相依为伴
——浅谈魔术与电影的结缘
2021-12-02广东省杂技家协会
文︱(广东省杂技家协会)
1962年,电影《魔术师的奇遇》上映。它是一部立体彩色宽屏魔术题材故事片,魔术与电影相得益彰,光与影的叙事妙趣横生,首次呈现在国内银幕上即大放异彩,在海内外也涌起一场空前的观影热潮。
其实,魔术与电影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结缘。1888年,法国魔术师乔治·梅里爱买下了罗贝尔·乌丹剧院,把魔术节目与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编织在一起表演。1895年12月底,当他第一次看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机时,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电影梦的种子,他决定用这种新的手段来表演魔术和经营剧院,并把激情投入其中,不厌其烦地尝试。次年,他建立了第一个电影摄影棚。从此,魔术影片一部接一部地诞生,后来他干脆把魔术剧院改成了电影院。
乔治·梅里爱受《魔术》一书的启发,摒弃了传统的拍摄实地外景片和记录自然现象科学片的做法,运用了光学、美工、布景、特效、魔术、舞台机关设置、模型等手段,丰富电影的画面感。一次意外,还让他发现了新的拍摄方式:拍摄《巴黎歌剧院广场》时,画面里原本是一辆公共汽车,由于机器故障,胶片被卡住了,重新开机拍摄时,一辆运灵车正好出现在原来的位置上,等影片拍完放映时,梅里爱才发现汽车变成了运灵车。这个偶然的发现,就是“停机再拍”。从此,他一鼓作气,创作了许多令人咋舌的画面:如《贵妇失踪》(1896年)中,一个美艳的贵妇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浮士德与玛格丽特》(1897年)中,贵妇变成花瓶和花束;《灰姑娘》(1899年)中,南瓜变为马车、灰姑娘的破旧衣服变为华丽的晚礼服;《月球旅行记》(1902年)中,人类用雨伞敲打土著,土著顿时化作一缕青烟……于是,“惊喜”接踵而至,“意外”接二连三。1898年,梅里爱用叠印法拍摄了《皮克马利翁与葛拉迭》《魔窟》《多头人》等影片,在《战舰梅茵号》中,首次透过鱼缸拍摄了水下鱼群游动、海藻漂浮的景象;1902年,在《印度橡皮头》中尝试分裂银幕工艺,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个画面中拍摄了他自己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视觉效果;1903年,出现了用多达七次的曝光手法拍摄的《管弦乐队队员》和《音乐狂》……梅里爱还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变形等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效”,电影从此告别了魔术表演中的“黑布”时代。
梅里爱的电影作品中,画面越来越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日益多元,故事冲突逐渐饱满;梅里爱的摄影场里,有玻璃制作的摄影棚顶,有各种精密的机械装置,有厂房式的作业流程。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梅里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停机再拍”是电影剪辑技术的首次尝试;为自己的电影设计海报、办首映式,是最早的电影宣发形式;使用绳索悬挂演员、模拟仙女空中飞行的场面,是“威亚”的雏形。这位兼制片人、编剧、导演、布景家、特技专家、服装设计家和演员于一身的魔术师,是电影特效的缔造者,他为电影画面美颜,使电影实现了“技术”向“艺术”的质的飞越。
魔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以包容的姿态,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地进行视觉传达;它用奇特的艺术构思,精心设计出无数叹为观止的瞬间;它的完美呈现,要求魔术师必备高超的技巧和精准的心理控制力,从而营造出“恰到好处的错觉”,不露痕迹地“消失”“出现”“移动”“交换”“复原”“穿透”等。电影是独特的“魔术”,它用镜头捕捉存在,用剪辑表达情感,用“蒙太奇”呈现惊艳,这种充满新鲜创意和未知诱惑的“魔法”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给魔术表演带来了一定冲击。压力之下,魔术师不断思考、吸收、借鉴,把舞台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将各种表演元素重新组合,设计出了令观众视觉、听觉、触觉及心理上产生多重震撼的作品。如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表演正是借鉴了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视觉艺术(大卫曾在自传中提及),他精心设计情节、用心创造道具,将魔术手法与光影、舞美、自然景观融合得天衣无缝。他创作的节目,已经不仅仅是舞台视觉艺术的呈现,更是具有“蒙太奇”表现意识的一个个夺目又难忘的故事:1981年,众目睽睽之下,他让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消失;1983年,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及5000万电视观众,他让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突然无影无踪;1986年,他穿越我国的万里长城;1987年,他从防范森严的美国阿尔卡特拉联邦监狱逃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逃出此监狱的人;1991年,他使一辆长85英尺、70吨的东方快车瞬间消失;2001年,他准确预测了德国国家彩票的中奖号码;2001年至2002年,他多次到中国巡演,在国内掀起前所未有的魔术热潮……他一次次超越人们的想象力,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实。1973年,他在电影《恐怖列车》中本色出演,是20世纪第一个参演电影的魔术师;1995年,他成为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获闪亮之星荣誉的唯一一位当代魔术师。如果说乔治·梅里爱发现了电影的魔术气质,那么大卫·科波菲尔便将电影的魔术气质反哺于魔术创作和表演,并使其大放光彩。正如他自传中所言:“我能够通过自己现在创作的东西来表白自己,我希望靠它们来打动观众。”
魔术自诞生时起就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娱乐性、欣赏性强的舞台艺术,又是带有梦工厂特质的错觉艺术,同时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而源自于宗教信仰的图腾崇拜及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也赋予了其心理学的属性。电影作为工业进步的产物的出现,竟恰好与“魔术”结缘。2011年,电影《雨果》(马丁·斯科西斯导演)让观众再次认识了那位不凡的魔术师乔治·梅里爱,重温了电影发展史上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瞬间。影片讲述了小男孩雨果与梅里爱之间的奇妙故事,马丁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梅里爱这位“电影特效的开拓者”致敬,向那个充满机遇和探索的时代致敬。偶然和遇见,魔术与电影,光与影之间,相互角逐相互追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寻梦者的美好理想。
光与影的一次次交错都是惊喜,光与影的每一处融合皆有创新,“魔术”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叙事题材:有的讲述魔术师的故事(《大魔法师》)、有的运用魔术表演的场景(《妖猫传》),还有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型魔术秀(《惊天魔盗团》)。《惊天魔盗团》系列影片(第一部2013年10月在中国上映,第二部2016年6月在中国上映)就是巧妙运用了障眼法、催眠术、逃脱术等传统魔术,讲述了一群高智商窃贼运用尖端的技术和华丽的舞台作为掩护,于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盗窃的故事。该片在中国票房约7.79亿元,是目前票房最高的魔术题材电影,丰富多样的魔术元素增强了电影的故事性,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让电影更好玩、更好看。
然而,科技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争议:2011年,法国魔术师YIF拍摄了《YIF》纪录片,自2012年9月1日起,分别在YouTube、优酷上推出,数日内点阅率破2万,引起媒体关注;同年9月26日与土豆网合作再次推出《YIF魔幻》,首季纪录片总点阅率近一亿次;2013年他应邀成为北京电影节的魔术表演嘉宾;2014年他在央视春晚上大放光彩。尽管他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他的表演方式却遭到同行质疑,亚洲魔术联盟秘书长谭永铨称,特效技术的过分应用“会带给观众一个假象”,如果特效在魔术界进一步普及的话,这个世界还需要魔术师吗?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为“视频魔术”的表演形式引人注目。“魔术师”或运用摄影机机位错觉表演,或与想象中的人物合作表演,或使用专业技术手段把助演“P掉”;更有甚者,采用特效“以旧翻新”,赋予一百多年前的老节目现代意识。这类争议留给观众的是猎奇与惊艳,而对于魔术师来说并不能将之简单称作“流量”。
目前的困惑,也许只是暂时的现象级思考,然而魔术这个传统的表演形式,经历了千年的更新蜕变,给予人们的是“技”的传承、“效”的更迭、“艺”的深造。舞台的华美是惊险的,光影的炫丽是惊艳的,艺术之美在于多变的形式,艺术之妙在于莫测的可能。魔术与电影之间,光与影相互角逐,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