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技剧迭代”到“云创排开启”
——试论后疫情时期杂技发展的新变化
2021-12-02上海广播电视台
文︱(上海广播电视台)
图︱作者提供
2021年2月26日,在上海杂技团杂技剧《战上海》尾声“丰碑”基础上改编的杂技节目《丰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元宵晚会》中惊艳亮相,因其立意、形象、技巧难度形成的整体质感,被众多网友誉为当晚“最佳节目”,微博平台#杂技丰碑向英雄致敬#话题浏览量近550万人次。
几天后的3月5日,当代杂技剧《化·蝶》在广州大剧院首演。作品将家喻户晓的“梁祝”爱情与杂技、舞蹈、戏剧等艺术元素创新融合,从而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化蝶故事”。这种借助当代舞台表演形式化“技”为“剧”的努力,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这仅仅是杂技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调整创作方法,持续追求与观众需求更紧密联结的成果缩影。从夺取战“疫”阶段性胜利到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作为传统舞台表演的杂技在后疫情时代顺势而为,以变求进——充分立足于对杂技本体的传承创新,借鉴互联网技术作为关键力量,一个个聚焦于创作、排练的最佳解决方案得以落地,随之而来的是杂技内涵变得更为丰厚,同时也嵌入到更多观众的生活场景中。本文试对此过程中衍生的“杂技剧迭代”及“云创排开启”等新现象展开案例解读,研讨其对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希冀从中梳理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改变观众旧印象
2020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杂技艺术:博采众长 续写辉煌》的文章,文中边发吉认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近年来,杂技节目以及杂技剧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在‘技’与‘情节’中寻找融合点,借鉴舞蹈、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通过音乐、舞美等多种舞台元素配合,实现艺术的综合创新。”①
在新冠疫情突至的这一年中,尽管意想不到的巨变令整个演出行业摁下了暂停键,但杂技人并未就此放缓节奏,反而进一步在速度和深度上提速加码,希望牢牢抓住短暂窗口期,加紧展开对新创作品的优化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多支杂技团队牢牢瞄准杂技剧概念中的多元属性叠加,不约而同地在手法、定位、理念的刷新迭代和出圈延伸上做起了文章。当抗疫在国内取得阶段胜利、日常生活得以全面重启,由这些促新举措带来的显性变化在2020年下半年集中呈现,一系列作品接续上新,引发一次次现场爆棚效果。如由江苏省杂技团创作的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2020年12月首演),就是一次旨在突破杂技剧概念的全新尝试——通过运河船夫的日记,融入报告文学性,用基于杂技本体技艺的新创语汇讲述故事,呈现一台既传统又现代、既精彩又深刻、既通俗又高尚,融严肃主题于观众喜闻乐见形式中的创新剧目。中国文化观察网记录下了演出情景:舞台上,运河船夫的朗诵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该剧将战友情、鱼水情、生死情融糅在一起,既有青春少女的纯真与梦想,也有革命战土的执著与无畏;既有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的水乡美景,也有如花青春徒遭摧残的真实悲壮。战火中的青春与梦想、执著与坚强,在舞台上一幕幕生动呈现。
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文风会指向一部杂技作品。也可以说,主创团队付出的一切努力,正是以“改变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固有印象”作为初心——从花式杆技、球技、高椅、舞中幡,到草帽、高车、小鞭空竹、绳技、高台摇臂倒立、纤盘蹬鼓,再到地圈、绸吊、滚环、晃梯、抖杠等,有专家细数了剧中出现的杂技技巧,林林总总达十几种之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杂技元素在剧中出现并非简单化的线形平铺,而是在努力追求与报告文学性、叙事戏剧性、服化道审美性充分互嵌,进而实现彼此赋能。
一个生动细节印证:第一幕“我怀念的日子——百炼成钢”聚焦于呈现鲁艺学生的日常和学习状态,因此有多达七种技巧在“旗杆下”“水井旁”“树”等关联场景里交替亮相,观众也借此在一种“呼之欲出”的氛围中感受到革命青年身上溢出的朝气和乐观。进入第三幕“我刻骨铭心的日子——抗敌转移”,当九位女学生中弹投河,叙事基调也由活泼轻快转向低沉悲壮。此刻,舞台上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九人绸吊”——当那些年轻的身姿在空中飘荡时,除了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外,还形成一种有力的“无声隐喻”与主题形成呼应——芦苇象征着文艺战士青春勃发的革命理想和宁折不屈的革命精神,油菜花象征苏北里下河大地处处扎根开花的中国革命的蓬勃生命力。
因此,在专家眼里,这部作品除让观众看到《战上海》《渡江侦察记》之外革命历史题材的杂技剧创作还有其他的言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传统的剧的形式,注入了杂技的实质内核,大胆地将传统的杂技形式,几乎不加修饰地与现代剧场拉到了一个舞台上,既开掘了传统的现代潜力,又丰富了现代杂技剧场的表现样式,以后现代主义的杂技实验性为当下中国杂技剧场艺术注入了新的观念和形式。”②
突破传统边界桎梏
综观近期上演的杂技剧,不难看出一个共同特征,在对“杂技讲故事”的优化和深耕上,各团队充分借助多维度思考,不断在实践中突破传统边界桎梏,目标是打造烙有鲜明风格标签的舞台佳作。如由南京市杂技团创排、2021年3月首演的《桥·家》,追求开辟红色叙事新空间,选择杂技剧领域中较少触及的工业选题,全剧由七幕组成,从一个“桥三代”的视角出发,充分还原从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初建到1968年正式通车的重要场景,借此带领观众重温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建设历史。
一直以来,工业题材创作难处在于切入角度的选择,以及相关人物、事件乃至与时代的联结。面对如何搬上杂技舞台这道难题,杂技人给出的破解方案是牢牢聚焦“造桥”这个核心,在结构上精心选取造桥过程中若干关键转折节点作为背景,叙事上不仅有“大开大合”,同时兼具“烛微洞幽”。在此过程中,多种技艺兼容并包,与剧情融会贯通。用编剧董争臻的话来概括:“在大事件中抓小突破口,把这一群人的喜怒哀乐浓缩到90分钟的杂技剧《桥·家》中。”
演出过程中,“杂”+“技”+“戏”要素贯通,形成别具一格的多层次话语体系让观众耳目一新。专家为之称赞:“一是旁白、说唱和字幕构成的文学化的话语体系;二是演员的肢体语言,靠肢体语言、动作、表情和一系列的精彩表演;三是大胆使用了影像语言系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③
与之相比,当代杂技剧《化·蝶》(2021年3月首演)体现了杂技剧另一种创作方向的边界拓展——坐标定位于变得“更美”,作品想方设法将“形象”转化为“意象”。
充满诗化的叙事,灵动轻快的音乐,雅致深远的舞美,在这些元素的加持作用下,32项杂技技艺几乎每一个都承载了不同表达功能——“抖空竹”因其灵动和自由的特质,被赋予了“蝴蝶”的象征符号,多次出现在表达“梁祝情缘”的相关场景中;“肩上芭蕾”更是画龙点睛,成功烘托“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及“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艺术效果。梁祝故事的情节跟蝴蝶生命的韵律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这种融合让我们的杂技剧更具想象力和浪漫性,赋予这个剧更为深刻的内涵,非常好地解决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总导演赵明这样阐释了创作团队的坐标定位及其路径选择。
横向上要打通既有瓶颈,纵向上须拓展行业边界,这条创新路径未必好走,但坚持下去必然收获累累硕果。随着“杂技融入剧情,杂技解构故事,杂技说好故事”的理念深入杂技人的心里,越来越多的创作团队正全力以赴为杂技剧赋予更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文学意味,努力实现由“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的深度转变。
构建创作新生态
在疫情防控中,最直接影响莫过于原本顺畅的国际实地交流受限。创作团队尝试借助科技手段构建联结新模式,确保特殊时期的海内外艺术交流依然摁下提速键。一个生动例证来自《时空之旅Ⅱ》。该剧原计划在2020年初开展创排工作,并且前期已通过全球招标,遴选出享有丰富实操经验的法国凤凰马戏公司编创团队,但因疫情防控推迟了外籍专家来沪行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时空之旅Ⅱ》能够早日与观众见面,上海杂技团与法国团队在前期针对节目、服装、道具、视频、音乐、舞美等环节进行高频网络沟通的基础上,最终商议决定先期采取“云创排”形式对新剧目进行打造。这也创下了上海艺术院团开启跨国线上创排的首次。
从2020年11月中旬至今,这场特殊的跨国“云创排”每周一至两次如期在网络进行。“只见国内技导和演员聚集在一块电视屏幕前,仔细研究法国编导的动作,同步跟练。凭着镜头带来的有限视野,让双方都不断地调整切换镜头景深,试图克服困难寻找最佳的沟通和呈现方式。”《文汇报》这样记录了排练场景。
以“隔屏相见”的形式排练杂技,与以往身处同一物理空间、面对面、手把手直接交流毕竟有着太多不同,而且需要不断克服地域、时差、语言、效果等一连串困难。但考虑到这种倒逼思维下展开的创作新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为锻造一支能够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的高层次主创团队埋下有力伏笔。
一个细节印证,开排至今,时不时会出现两支团队在线上灵感碰撞的情况。而在下一次“云排练”开启之前,相关问题总能拿出最佳解决方案,这来源于中方技术指导和演员们体力上的加倍付出及能力上的互助协作,大家一边梳理屏前要点,一边加紧实践摸索,由此自觉构建起了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创作生态。
3月12日,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文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表述,为杂技艺术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对于杂技人来说,在新征程中要以更具包容性的艺术作为底色,更具创新的技术作为引擎,加速发展。
注释:
①边发吉、柴莹:《杂技艺术:博采众长 续写辉煌》,人民日报,2020年10月5日。
②柴莹:《以破为立——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的“实验”艺术》,中国杂技网。
③姚依依:《如何激发长江故事中的红色基因——专家热议南京杂技剧〈桥·家〉》,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