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2021-12-02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陈奕陶

数学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设数字情境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陈奕陶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想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探究与实践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保证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教师在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对学生学情的分析,遵循新课标要求,把握教学规律,保证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意义

对于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情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深受小学生欢迎。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和抽象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多数比较复杂,如果能够将单一的知识点融于生动的情境中,数学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把情境创设教学法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会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就要注意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带给学生更多有趣味和生动的学习要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很高的专注度,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学习动力更足。二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知识融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要在教学中积极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的操作性情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当中形成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把握抽象性的数学思考和解题方法,顺利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顺利解决复杂的学习难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提高数学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游戏,这和他们的年龄以及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引导学生发挥天性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能够把乏味枯燥的数学课堂装点得丰富而又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可以把游戏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突破口,以此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情境的设计环节,教师要加入大量的童真童趣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要体现出游戏在数学教学当中的积极作用,注意在游戏当中加入数学知识要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20 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字,知道怎样进行数字之间的比较,教师就可以设置下面的游戏情境:“老师手里有若干张卡片,卡片上的数字是1 ~20,我在说出比10 小的数字之后,手上拿有比10 小的数字卡片的学生要立即站出来,并说一说自己拿到的卡片比10 小多少。”当然,教师还可以发出其他指令,比如“比15 大的数字”“介于9~16之间的数字”等。这样,学生就能踊跃地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并在游戏中正确认识数字,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2.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应用能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所以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作为突破口,选择学生关注的生活事例或是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和数学相关的事件,促使学生能够把新知识内化到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当中,真正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在营造生活情境时,要注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同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时间,让学生深度考量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生活化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吨和千克”时,为了让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更加准确深入的认识,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背一背身边同伴的生活化情境:请大家找一个伙伴,询问一下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用抱或者是背的方式感受一下同伴的重量,然后计算一下要多少个这样重量的伙伴才能够得到1 吨。比如:伙伴的体重是25 千克,那么40 个伙伴的重量就有1 吨,如果伙伴的体重是30 千克,那么至少需要34 个伙伴的重量才能凑成1 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在生活当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正确把握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

3.创设操作情境,引领实践创新

实践操作是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营造实践操作情境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数学学科当中的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有趣的实践操作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操作工具,或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主选择工具进行操作,在实践当中体验数学规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掌握更加熟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工具,测量一下课桌、课本、黑板等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它们的面积。在实践活动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与数字进行有效互动,感受数学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

4.创设合作情境,训练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要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就要积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用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思考,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手段,因为学生可以在合作当中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在思维互动当中找到思考问题的不同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小组合作情境,并为学生设置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思路,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已知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是18 厘米,宽要比长短2 厘米,与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设计合作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情境创设是小学教育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活跃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由于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在不断寻求更加丰富和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增加情境的新颖性和多样性,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当中要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有充分的把握,同时找寻更加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顺利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创设数字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答数字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