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021-12-02江苏省丰县华山镇苇子坑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正数负数小数

江苏省丰县华山镇苇子坑小学 王 琪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在课堂内外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很多教师希望了解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阅读一些文本,有些学生表示,他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去阅读文本,却觉得学习收获不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学习“小数的性质”为例,首先,学生需要对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下指标进行评估:知识与教材的内容结合紧密、重点及难点知识、对知识熟悉的程度、符合自己的学习兴趣、难度评价。学生应用这样的指标来对知识进行评估,就能够迅速了解哪一部分知识是自己需要立即去学习的;哪些知识可以暂时搁置,留待日后学习。其次,学生需要把握阅读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学习中,有四种知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即概念、公式、定理、例题。而在“小数的性质”这一章节中,以讲述数学概念为主,并且以例题来展示概念的应用方法,于是,概念与例题就是学生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分析对重点内容做好标记,并且依序阅读。学生可以定期更改标记,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动态的,比如过去有一些知识可能不适合学习,而现在,学生则需要重点学习相关知识。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来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思维能力,才能读得懂文本中的内容,进而高效地吸收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阅读文本、自主吸收知识的能力。

以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20、+8844.4”中归纳正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大于0 的数就是正数”,正数前的“+”可以去掉,即人们默认一个非零的数前没有正负号即为正数。待学生应用归纳思维理解了正数的概念以后,可以应用类比思维来学习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过去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从而让学习的过程事半功倍。待学生学习了正数和负数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分类思维来分析以往学过的数,让学生思考:“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都能应用正数和负数来概括吗?”此时学生问:“‘0’是正数还是负数?”在探索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应用分类思维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分类思维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确定探究的范围。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在学过的数都可以统称为有理数。在确定了分类范围以后,学生才能开始分类。接下来,学生要确定分类标准。学生可以思考:把一个数分为正数、负数,其分类标准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别与类别之间的关系,应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思考:“0”是属于正数这一类,还是负数这一类?或者它自己就可以分为一类?当学生能够应用科学的思维学习知识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就能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就难以实现持续学习。学生如果不能做到持续学习,那么也就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做好学习的相关记录、反省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三个方面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学习“小数加法与减法”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做以下习题:“小马虎用竖式计算6.3 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到6.25,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线段图,让学生从线段图中理解文本描述的意思。结合线段图,学生找到了应用设元、列方程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学生设这个两位小数为x,列出方程:6.3-x=6.25,解得x=0.05,所以正确的结果是6.3+0.05=6.35。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题记入经典题库,学生需要记录下该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用到的技巧等。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便能加深记忆,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翻阅自己的习题记录本,根据需求拓展学习,也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继续思考能否应用更多的方法来解题。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以后,他们便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正数负数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绝对值的作用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