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2-02江苏省启东市东海小学张燕美

数学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数平行四边形导图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小学 张燕美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问题驱动,激发思维

问题驱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促进师生深度交流,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学习意识,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可以优化问题策略,以此来推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设计教学时,我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细致规划问题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导学作用。例如,“位置”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并探究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来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你在班级里的位置?”一些学生表述了自己在哪一组第几个。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描述在你左边和右边同学的位置呢?”学生在冲突和困惑中,明白了刚才表示位置的说法不准确。我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位置才能区分你左边和右边的同学呢?”有学生说,可以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表示位置,比如从右往左第几列等。我进一步激疑:“单单用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第几列就能准确表示自己的位置吗?”学生在否定中明白了还要结合前后方向,这样才能准确表示一个同学的具体位置。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行”和“列”的数学概念,以及它们对于确定位置的重要意义。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由浅入深地内化了本课的重要学习内容。科学合理的问题驱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自主学习,思考探究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指导他们经过思考和重组知识提升数学思维。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其一,聚焦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图与方格图,考虑如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二,借助数方格的学习策略计算图形的面积;其三,通过其他的计算方法来验证计算的面积是不是准确的,可以借助转化的数学思想,用移、拼和剪等操作方法来验证;其四,自己尝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其五,自主总结学习体验。在我设计的自学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我在小组间巡视,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自学任务清单为学生自学探究指明了方向,学习的步骤一目了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在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我引导学生在班级内交流展示每个学习任务的学习成果,集中反馈自学情况。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效果显著。

三、借助导图,建构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数学思维可视化,引导学生整体建构数学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工具。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思维导图来组织学习。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以后,我精心绘制了“小数”系列思维导图,并通过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刚开始,课件上只显示“小数”标题,点击之后才显示下一级内容:回忆小数的分类时,点击“小数”则会显示“小数分类”的内容;回忆“小数除法”时,学生回顾了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小数的扩大与缩小等知识……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框架,助力学生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数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思维发展,通过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和思维导图等教学策略来优化教学,助力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小数平行四边形导图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