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2021-12-02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中心小学周玉婷

数学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彩旗省略号灯笼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中心小学 周玉婷

教学课题:“重复”的奥妙。

教学目标:

1.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重复”规律。

2.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来表示“重复”的规律。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能用合适的方法来表示“重复”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方法来表示“重复”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重复”的规律

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有重复节奏的音乐,老师跟着音乐做动作:拍手、拍手、放下,重复两遍。

师:你能接着往下做吗?

学生表示“可以”后,教师故作惊奇地问:你们怎么学得这么快呀?生:因为这些动作有规律。

揭示课题—“重复”的奥妙。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介绍那达慕节日,引出主题图(课件呈现)。

师:仔细看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物品?

生:灯笼、彩旗、小朋友、气球、花、蒙古包。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完整,但是让人感觉有点(师故作停顿)—

生:乱。

师:是的,怎么调整呢?

生:按照顺序说。

师:是的,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看,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表示规律

(1)语言描述规律

师:再仔细看图,先看这些小朋友,是乱站的吗?

生:不是,是有规律地站的。

师追问:什么规律?

生:一男一女重复排列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呀!图上还有哪些物品的摆放也是有规律的?有什么样的规律?

生1:彩旗的摆放也是有规律的,是红红蓝、红红蓝重复排列的。

生2:灯笼的摆放也是有规律的,是按一大一小、一大一小顺序重复排列的。

生3:气球的摆放也是有规律的,是按两圈黄一圈红、两圈黄一圈红顺序重复排列的。

……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规律。

(2)表示规律

①灯笼的排列规律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规律,那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吗?

学生尝试,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表示方式并进行板书展示。

师:同学们真棒,竟然想出了那么多的表示方法,想知道淘气是怎么表示的吗?

课件出示:大小大小……

师:你能看懂他是怎么想的吗?和咱们表示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他是用大表示大灯笼,小表示小灯笼,然后后面用了省略号。教师肯定学生的说法,介绍省略号的作用和写法。

师接着问:淘气在省略号前写了几组重复的规律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我们在表示规律的时候,只要写出两组重复的规律就行了,后面的就用省略号代替。

②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

师:图上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我们就分组来表示吧!第一组:彩旗,第二组:小朋友 ……

师巡视指导,交流时,提醒学生表达清楚自己是用( )代表( )来表示规律的。

(3)规律的运用

师:同学们,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它们都是重复出现的。

师:我们发现这样重复的规律有什么用呢?

按照这些规律再继续说一说。

①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

②接着插一些小旗,下一个应该插什么样的旗?第24 面旗是什么颜色的?

③如果再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什么样的花?第34 盆是什么颜色的?

(4)寻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同时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所举的例子是如何重复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成功:

首先,活动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一段有重复节奏的音乐,老师跟着音乐做动作:拍手、拍手、放下,然后让学生一起跟着做动作,学生很快发现这些动作是有规律的。让学生亲身感受重复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其次,过程清晰,有条理。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示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设计了“描述规律——表示规律——运用规律——寻找规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

最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出示主题图后,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渗透了有序观察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用语言描述规律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规律特点的环节,引导学生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猜你喜欢

彩旗省略号灯笼
省略号来了
省略号
糊灯笼
鸟与灯笼
插彩旗
挂灯笼
挂灯笼
自报家门的省略号
学问旅游两不误
正确使用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