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常用麻醉药物新进展

2021-12-02邓逢云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甲磺酸氯胺酮吗啡

邓逢云

(田东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531505)

剖宫产以及无痛分娩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类药物对母体子宫收缩以及胎儿呼吸系统的影响,合理调控麻醉深度促使产妇机体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可为新生儿提供较为安全的生产环境[1]。由于产妇与新生儿均属于家庭重点关注对象,因此在无痛分娩以及剖宫产过程中所应用的麻醉方式也成为产妇及家属关心的热点问题。

1.局部麻醉药物

1.1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主要通过阻断神经纤维的信号传导,发挥镇痛与肌松作用,麻醉效果可靠,局麻效能与其他酰胺类局麻药物(如普鲁卡因等)更强[2],但是本药品麻醉效果容易受产妇个体及生理状态等多方面影响,部分患者可出现镇痛、肌松不足等情况,为提升麻醉效果,需要探索药效较为持久的局麻药物。

1.2 布比卡因

0.15%布比卡因具有分离麻醉的效果,其仅对感觉神经形成阻滞而不对运动神经形成阻滞,因而产妇子宫收缩及肌肉运动均不会受到影响,应用安全性较高。

1.3 盐酸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属于一种酰胺类长效局麻药物,具有起效更快、见效快、且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强等特点,其可以有效阻滞感觉神经同时避免对运动神经形成干扰,并且对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显著毒性,不会对产程进展以及新生儿呼吸情况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改变产妇子宫胎盘血流情况,从而可以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最大程度上给予母婴生命安全保障[3]。本药品药效发挥作用维持时间较久,可以令产妇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发生分离,从而达到优质麻醉成效。

1.4 甲磺酸罗哌卡因

甲磺酸罗哌卡因属于长效局麻药物,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较为轻微,也不会影响产妇术后下肢功能运动。张鑫[4]等人研究中,采用盐酸氢吗啡酮与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麻醉的研究组患者术后4h、8h、12h以及24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使用盐酸氢吗啡酮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且产妇安全性高。

2.静脉麻醉药物

2.1 丙泊酚

丙泊酚属于临床广泛应用的短效快速类麻醉药物,产妇在给药后40s即可进入睡眠状态,本药品主要优点为诱导迅速、镇静效果佳、术后患者苏醒快等。但是这类药物极易通过胎盘屏障,抑制胎儿呼吸,因此一般不适用于产科麻醉,而近些年有临床学者提出将其纳入全身麻醉的诱导药物中(常规剂量为2~2.5mg/kg)具有良好效果。

2.2 氯胺酮

氯胺酮属于分离麻醉剂,其直接作用于NMDA受体形成阻滞,镇痛效果强,可于亚麻醉剂量即发挥镇痛作用,且药效持续时间长。本药品对机体代谢,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均无不良影响。葛建林[5]等人研究表明,镇痛泵中使用氯胺酮后产妇术后8h、12h、24h、48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未使用氯胺酮)。

3.麻醉镇痛药物

临床剖宫产产妇不仅具有手术切口引起的创伤性疼痛,且同时还会因子宫收缩而出现内脏疼痛,从而加剧产妇术后痛苦,因此通常在术后采用镇痛类药物达到止痛目的。

3.1 氢吗啡酮

氢吗啡酮属于强效镇痛药物,主要对阿片μ受体发挥作用,其镇痛效果为吗啡5~10倍,且起效快,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以及内脏急性疼痛。江秀清[6]等学者提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A组产妇(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氢吗啡酮麻醉)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产程用时、分娩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阴道分娩构成比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均优于B组(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3.2 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为芬太尼衍生物,也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和阿片受体有着很强的亲和力,镇痛效果不错,应用中能够推动血浆蛋白与血脑屏障相结合,镇痛效果增强4倍左右,还能延长持续的时间[7]。其与传统阿片类镇痛药相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且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影响减少,从而发挥理想镇痛效果;且半衰期更短、机体可快速代谢、具有较高安全性。本药品给药途径分为静脉与椎管内,但由于舒芬太尼经静脉给药能够迅速通过胎盘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通常选择椎管内给药方式,其属于硬膜外麻醉复合用药中常用药物(通常与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吕新瑞[8]等人选择10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复合组(舒芬太尼+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组,结果发现,复合组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评分、镇痛持续时间、产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40%)均优于利多卡因组(13.20%)。

3.3 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是以芬太尼为基础研发出的一种新型药物,本药品相比传统芬太尼具有起效作用快(服用后仅需1min左右就会使血-脑快速达到平衡)、镇痛效果强、药效维持时间较短(能够在血液与组织中快速发生水解,清除快、不易在体内发生累积且不经过肝肾进行代谢)、剂量调节便捷等优势。王吉彬[9]等人报道中,采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全身麻醉的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在手术时及麻醉后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心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氯胺酮全身麻醉)。

4.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产科常用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盐酸罗哌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等)、静脉麻醉药物(氯胺酮)及麻醉镇痛类药物(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均具有显著效果,临床运用时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猜你喜欢

甲磺酸氯胺酮吗啡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勘误: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