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1-12-02江苏省盐城外国语学校黄莹莹

数学大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具课本教材

江苏省盐城外国语学校 黄莹莹

小学数学阅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与语文阅读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数学阅读与其他学科的阅读有本质的区别。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就在于抓住关键信息,每句话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上下文联系性、逻辑性较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不能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并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有效解决问题。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材没有充分利用

小学数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可以说,数学教材是教学的主体,它同学生一样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小学数学课本较为简单,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本没有多少文字,因此,教师也忽略了学生的课本阅读。而实际上,不光是文字,教材中的图片、符号都包含着一定量的信息,也是阅读的重点。有的教师不但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不带课本上课,甚至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没有翻动课本,这种无视课本的现象导致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2.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低下

在一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学生的错误多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如没有看懂题目或者没有仔细审题,遗漏或误解的现象时常发生。在对统计图的阅读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看不懂统计图,所以后面的题目也无法解决。这说明了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对数学学习造成了障碍。

3.教师的阅读指导不到位

与对语文的阅读指导相比,数学阅读指导更有难度。教师与学生的主观因素占有重要作用,教师不重视阅读指导,学生不重视阅读训练。由于数学语言更加专业,上下文的逻辑性强,表述要准确、正确、严谨,数学阅读更强调读写结合,阅读、思考、写同时进行,这种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指导,但是教师的指导在目前看来做得不足。

二、小学数学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的知识都是从课本中来,每人一本教材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方便阅读、充分利用。教材是经过国家、省教育部门审核通过的,内容丰富、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反映了国家教育的方针。教师要重视教材的重要性,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要做到:第一,阅读目录。目录代表了学习顺序,其间有严密的联系,看到目录既可以了解学习了什么,又了解将要学习什么,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时目标更为明确。第二,熟记概念。课本反映了知识的基础性,更多地对概念、定理、公式等进行表述,在阅读中充分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利于打好基础。

2.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而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课外的知识带到课堂内。教师选择有价值的课外阅读资料,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外资料,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之后才会有能力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资源较为广泛,所涉及的材料较为丰富,数学游戏、故事中的数学、趣味数学等应有尽有。再比如,数学家的故事的课外阅读虽然对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帮助,但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可以让他们学习到数学家们勇于挑战数学的精神、对数学的无限热爱、对数学真理的不懈追求等,激发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为数学而努力的信念。

3.自制学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文字、图表的阅读是将文字与图表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取数学信息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对一些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把这些文字与图表转化成直观性的材料,从而更容易地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学具材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引导他们在阅读时主动探索。但是,我们在运用学具的时候也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多、过细地运用学具,更不能教师代替学生运用学具,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问题。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并运用在实际的阅读学习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有利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从而形成积极应对数学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学具课本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