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02甘肃省庄浪县大庄中学贾晓光
甘肃省庄浪县大庄中学 贾晓光
一、利用数学史实,提升教学趣味性
虽然大部分贫困山区学校不具备信息化教学条件,但是有很多其他的事物同样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各种有趣的数学历史故事。在数学悠久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故事,既能引人会心一笑,细细琢磨一番后,又能从中提炼出耐人寻味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多寻找一些数学历史故事或者数学名人事迹,根据这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又能为课堂带来满满的欢声笑语,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增加其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
比如,在讲解“比例”的相关知识时,我就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找到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就可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只见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影子的长度,这样影子的高度就等于金字塔的高度。学生顿时被泰勒斯的智慧所折服,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期待。
二、利用问题教学法,提升教学互动性
山区的孩子性格相当质朴,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相当强烈,因此,总会特别配合我的教学。基于此,我常常采用“问题-互动式”这一需要较高师生配合度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问题-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以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在互动中综合多方观点,提取出精华内容,充分发挥初中生创造力强、思维活跃的优点。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身份,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提供引导,及时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在课堂开始先为学生明确今天的教学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并且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会和理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指明方向,让他们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接下来以网格拼图求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让他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带网格的硬纸板,跟随教师的思路一步步利用拼图求面积法得出勾股定理,根据证明过程自主归纳勾股定理的内容。利用“问题-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减少学习中的无用功,通过系统性和技巧性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重要知识点,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生活化作业,提升知识掌握程度
教师为学生讲解完数学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就到此为止了,相反,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很快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很多学生在课上一学就会,然而第二天在教师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时,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了很多,如果不及时在课下开展复习活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便会一点点流逝。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让他们能在生活中有机会练习这些知识。教师在这一环节切忌布置模式化的习题练习,因为初中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很快就会感到身心俱疲,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应该布置一些趣味性十足的生活实践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虽然山区的教学条件还有待提高,但是这里的孩子求知欲强烈,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学到知识的机会,给他们上课总是很专心。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能用自己的所学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帮助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