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造林的问题与应对分析

2021-12-02史云兵

广东蚕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造林树木林业

史云兵

(甘肃省庄浪县桃木山林场 甘肃平凉 744612)

林业健康发展是林业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未来林业发展中,加强植树造林不仅能促进林区发展,也能修复生态环境。为促进生态平衡的稳步发展,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生态造林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长期坚持的工程,重视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是首要任务。

1 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战略的全面深化实施,全国各地都开展了生态造林工作,但是生态造林规划缺乏合理性,未能种植适宜用地的树木,导致物种多样性不显著,不利于林业发展。还有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的生态造林违反了相关法律,导致树种栽植在荒山荒地、瘠薄土壤、岩石与陡坡等区域,阻碍了树木生长,造成树木叶短、叶黄、树干弯曲等,使得生态造林的树木大多容易染病[1]。此外,生态造林过程存在严重的“只造不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生态森林经营技术和方法,导致林业发展周期延长、效果减慢;且国家近年来引进粮食补贴政策,如直接补贴、提高粮食价格和减少农业税等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却忽视了对新建生态林的保护与管理,个别退耕还林的地区甚至出现再耕现象,造成生态森林植被被砍伐,从而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国的林业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部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影响林业生产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生态造林质量不高。此外,地方林业部门所管理的林业资源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未能根据本地区林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影响了生态造林工程的发展,不利于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加之未能在制度层面上对非法管理的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导致大量的森林资源被浪费,十分不利于生态造林的顺利发展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造林和保护技术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林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林业生态资源分布在较偏远的山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与知识更新缓慢,一定程度制约了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且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导致林业管理不善,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无法及时提高。林业部门缺乏完善的人员更新机制和健全的林业技术培训机制,导致林业生态建设人员不能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从而阻碍了林业的发展。

树木的种类相对较多,每种树木对其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的树木栽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有必要跟踪工作的进展情况。然而,在实践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可能是因为造林工程师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或者缺乏这种意识等。

2 解决途径与措施

2.1 造林规划

造林规划这一环节在造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造林规划主要是对造林的工作进度、规模等作出具体的目标指导,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2.2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也是实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范优先开展工作,并根据这些要求开展相关调查分析。例如,考察当地环境或林业水平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以帮助实践发展。

2.3 施工设计

林业生产活动不能通过简单的设计直接进行,具体的施工设计必须细致准确,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项目也能真正发挥作用。施工的设计内容通常是指必须对施工时间进行一定的管理,要明确指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具体场所,明确设计植树造林的面积和植树造林所需的条件,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生态造林的解决措施

3.1 合理规划

我国林业发展由于经历解放初期的乱砍滥伐和工业炼钢时期大规模砍伐,导致森林资源受到极大破坏。到改革开放之后,经过几个阶段的保护发展,使森林覆盖率从负增长到基本稳定增长,山地被破坏再到恢复,可以看出生态造林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2]。基于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客观的需要,在当下,造林规划和建设以生态造林为主要方向,按照适宜土地、适宜树木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造林计划,进一步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步恢复整个生态系统,这是做好生态造林,维护生态平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进行生态造林树种选择时,应规划和采用混交林模式,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种植本地树种为主,不但能提高生态林的抗病性,而且生态林生长更稳定,从而提高造林树木成活率,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造林质量。

3.2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法是指根据生态林的地貌、地形等环境条件,决定适宜的生态造林技术的一种方法。一个地区的阔叶林自然更新需要8~10年时间,因此,封山造林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生态绿化方法。在目前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植树造林任务艰巨,封山造林能有效降低造林成本,解决资金问题,所以,各地可将封山造林列入生态造林工作议程,结合合理用地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性,从而提升生态造林效果。

3.3 注重管理

科技造林需要充分调动造林户对生态林木管理和保护的主动性和热情,扭转光照管理和改造的局面。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基层林业部门要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加强技术指令对造林户的植树管理,加强生态造林资金、管护资金落实;将管理和保护纳入资金清单,保证造林后管理和保护的资金来源;引入有效、灵活的生态造林管理和保护模式。招收林业保护局专职人员践行新生态林管护责任,及时审查生态造林项目活动,加大责任,保护主观动员林,使生态造林作业能够取得实效。生态林的造林技术应根据林地条件和需求采用不同的造林技术。例如对于生态林中林的抚育技术,中林管理分为透明采伐和卫生采伐。前者是生态林受到影响或受阻的时候。后者是在生态林中砍伐杂草、枯树、灌木等不利于树木生长的植物。对于阻碍目标树木生长的树木和树种,通过透光采伐和卫生采伐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有效净化林地。

3.4 统筹协调

开展生态造林工作,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规划,在保护林业发展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具体实施生态造林需根据形势制定短期与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全面贯彻科学合理的方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造林理念,提升生态造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首先,完善补偿机制,使公益建设和森林面积最大化与个人利益之间达到平衡。其次,完善生态造林的相关政策法规。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实施生态造林工程和区域生态造林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执行林业政策和条例的有效性[4]。再次,立足生态发展,实现生态造林工作的科学发展。在造林过程中,广泛应用和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落实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和其他提高生态绿化质量的措施。同时,要完善林业管理制度、预警和预防机制,进一步加强火灾防治,处理好生态造林过程中的隐患。建立生态造林信息上报机制,及时解决生态造林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5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生态造林建设,必须落实相关政策,依法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工作。首先,必须增强林业相关部门生态造林和保护生态森林的意识,加大生态造林的宣传力度和传播力量,让群众更全面地认识生态造林,对生态造林的重要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落实林业保护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职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开展生态绿化建设,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3 结语

生态造林是我国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林业系统的发展,应对生态造林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保证生态造林工程的顺利展开,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在过去的森林保护过程中,缺乏生态保护的研究,使一些森林资源失去其宝贵价值,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资源大幅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林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5]。当务之急是在工作实践中保证生态造林物种的多样性,同时保持适当的土地利用。坚持依法治林的原则,注重生态林的管理,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保证适宜林木健康生长的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提高生态绿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维护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造林树木林业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树木之最
数字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